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篆刻兴趣,不仅能够磨炼学生顽强的毅力,持久以恒的精神,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带着主人翁的责任感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17,(5):46-50
梁潮的制篆艺术基于篆刻的"道与器"这种二元相对结构,形成了"心手工作"的二元分布观念和辩证思想。他善于学习与借鉴历代篆刻的名家名作,深入领悟篆刻文化的渊博内涵,传承和弘扬篆刻艺术的优良传统;谙悉制篆的门道与目标,善于把握篆刻艺术的形式构成及形式意味的特征,对其他艺术要素所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及风格。通过游刃于印材(主要是印面)的方寸之间,他不断拓展其独特的篆刻艺术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3.
徽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徽派篆刻是徽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独特传统魅力的徽派篆刻艺术,其确立了文人篆刻艺术的历史地位,实现了向篆刻造型欣赏艺术的重大迈进。笔者通过把传统古典的篆刻文字图形艺术加以提炼演变,拿出其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精髓部分并加入徽派元素,从而构成新图形的多种创意方式及作品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艺术课程内容要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立足知识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开发篆刻校本课程,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丰富的篆刻知识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篆刻艺术之美,不断提升篆刻艺术专业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形式丰富、主题创新的篆刻艺术活动树立和展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开拓篆刻艺术的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篆刻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深厚,寓哲理、情感、审美于一体,形式美感独特,民族风格强烈,艺术魅力突出,开拓篆刻艺术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6.
篆刻流派大约形成于明代中期,使印章升华为篆刻艺术,揭开了文人流派印的帷幕。明代文彭即是篆刻艺术流派的鼻祖,从此形成了明清灿烂的流派篆刻艺术,涌现了风格各异、成就卓著的一代代篆刻大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谢紫妮 《甘肃教育》2008,(13):33-33
篆刻是“方寸”的艺术。篆刻虽小,却囊括了中国汉字发展的全部转折点。走进篆刻艺术,就等于走进了“汉字进化史”。篆刻艺术又是汉字的“活化石”,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融诗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炉,方寸之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蕴,并以极强的民族性立足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本文从赏析视角对其独特样式语言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赵宇 《考试周刊》2014,(59):170-170
书法篆刻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一门古老的民族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审美习惯,最早起源于商朝,先后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成了一门集实用和欣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通过篆刻艺术在高中的开展,利用图片展示、动手实践、总结分析等教学方法对篆刻艺术在高中美术教育的研究及实践进行探索,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2.
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即书法艺术通过刀刻以后再现的中国传统艺术.它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三法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篆刻艺术在先秦、汉时期就已成熟,隋唐篆刻艺术至明清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现当代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篆刻艺术蕴藏着中国阴阳学说的深刻原理,具有很高的审美内涵和艺术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3.
篆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含蓄多意、余味无穷,是一门以美寓意、以美养心的高雅艺术。在"志美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校自2001年起创建学生篆刻社团,并将篆刻发展为全校普及的校本课程,至今已坚守了近20年。本文将从物态环境、内在体系、支持平台三方面例谈"志美"篆刻文化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篆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以书法字体结合镌刻制作印章的一种艺术,于方寸之中、红白之间创造各种美的结构和形式。篆刻练习对人的个性、气质、情绪的影响很大。普及篆刻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化品位和内在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玩":随心——快乐"玩"是本课题研究的初级阶段,我们抓住爱玩、好玩是学生的天性,开拓篆刻教学的  相似文献   

15.
篆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伴随着中国文字及文化进程,经过了几千年漫长实践道路.由实用的信物逐渐衍化成独立一门的造型艺术。它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底蕴.与传统书画艺术并驾齐驱。篆刻通过独特的线条及平面构成构筑空间结构等创作意识,与20世纪西方抽象绘画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在当今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篆刻课程是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系列模块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篆刻是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是在方寸之间展示汉字的形态之美、布局之美、结构之美的小众艺术,也是用一节课时间可以承载的艺术形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创生出的各种书法篆刻的App,如果稍加组合,运用到书法篆刻课堂中会怎样呢?在篆刻教学中有趣的尝试会给我们的书法、篆刻教学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段雪峰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其篆刻艺术在业内享有盛誉,其书法工篆书,婀娜中尽显苍劲之趣,在篆刻创作上宗法秦汉,涉猎诸家,不拘一格,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其篆刻作品布局严谨、气息高古、用刀挺拔,作品风格多样,各具新意,可谓引领了云南篆刻界的印学风尚。  相似文献   

18.
寻玉珍 《广西教育》2012,(26):12-13
篆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迄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篆刻艺术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无论是自篆自用、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人们都可以从篆刻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为让篆刻艺术之花在校园里怒放,  相似文献   

19.
篆刻是为大众普遍熟知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文化符号,它是贯穿于不同时代并融入不同时代精神和审美范式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文化元素。篆刻对今天平面设计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源于将其作为民族符号而具有的标志性特征,如第29届奥运会标志——"中国印";另一方面在于篆刻艺术本身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和艺术魅力,这种文化与艺术的积淀对平面设计实为一大贡献,不论是方寸之间的形式本身还是其内部结构关系的丰富变化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我们在理解篆刻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它的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施锋 《现代教学》2014,(7):89-90
篆刻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果能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篆刻艺术教学,对于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技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