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念 《教师》2014,(17):16-17
大类招生培养突出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有特长"的素质教育的特点,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大类招生培养中出现的新问题,阐述了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对做好大类招生学生培养的意义和优势,并根据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提出了加强对学生专业分流的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日益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热点之一。2008年,经合组织启动了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价项目——AHELO,这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国际性尝试。该项目的产生有重要的时代背景,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情况下高等教育问责强化的结果,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评价逐渐成为主流范式的表征。在评价内容方面,AHELO设计了"通用技能"和"学科专业技能"的框架,并分别有相应的评价工具。AHELO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价值增值"的理念,体现了问责制,并具有国际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既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有利于最大可能满足学生专业选择,但须弄清"类"的内容;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并不适合所有高校;大类招生有利于平衡"冷"、"热"专业的生源,但须注意专业的分流;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内部资源的优化,但调整不可太过激进。  相似文献   

4.
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下亟须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实施大类招生可以从制度层面打破专业壁垒,满足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对建筑类专业下的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两个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1+1+2"的人才培养方式及八大课程模块,强化线上教学等多种教学...  相似文献   

5.
大类招生培养在国内高校发展迅速,其中蕴含"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符,有助于培养新型人才,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在自主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根据国内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现状,结合西北工业大学大类招生培养的实践,分析大类培养的内涵和目前的现实困境,提出在通识教育改革、管理模式调整、项目牵引的本科生导师制、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解困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文章审视了大类招生两个基本特征的现状,探讨了大类招生涉及的三个主体的评价,提出了在"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下设置大类招生需遵循的五个基本原则,对高校开展大类招生的学科设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存在的经验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这要求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注重探究,边学边探,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时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动手动脑"做科学"。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如何把这一思想落到实处,真正实现让学生"做科学"呢?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给学生创造"做"中学的氛围我们在教学时,在时间、空间方面要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大胆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8.
"大类招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正在探索和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等学校对精英人才的诉求。塔里木大学推行"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大类招生的实践过程、成效等方面探索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哈佛大学校长博克曾提出:"本科生应该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的知识,并且通过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哥伦比亚大学规定理工科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修读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大家的经典著作。欧美国家的一些大学里,学生在入学两年甚至四年的时间内全部学习基础课程,高年级或研究生才进行专业学习,从而实现广泛的通才教育。由此可见,通识教育早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大类招生以同一学科和相近学科专业通识教育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的国际比较,除了PISA,还有IEA(国际教育成就评估),也是一系列的国际比较研究。PISA是离开课程量度学生的能力,IEA则是按照课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效果。在IEA里面,有一项是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译称"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这是对四年级学生的研究,研究的是母语的阅读素养。这个研究,相当全面,涉及阅读的分量、习惯、态度,阅  相似文献   

11.
弹性学习(flexible learning)的实质在于学习的选择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其价值体现在: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它是增强高校活力的"助推器"。弹性学习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二年二月十九日到二十日,教育系举行了首届学生科学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三十篇,分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类。教育学论文十九篇,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幼儿教育、师范教育、比较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如何改革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文章;心理学论文十一篇,包括对心理学家冯特的评论、儿童心理发展和儿童记忆、识字问题、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以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等方面的文章。有四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的构成要素,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则是词汇的掌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专门对学生的词汇量做了明确规定,并明确要求学生需"领会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所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因此,词汇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其词形、词性、词义,还要掌握其派生词、合成词、搭配以及其所构成的习语和谚语等,另外,要注意词汇不合乎规律的一些特殊之处,这样才能全面掌握词汇,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侯志军 《江苏高教》2014,(3):118-122
学生事务的复杂性增加促成了学生事务管理的独立和发展,然而又造成了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的割裂。关注学生学习理应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术事务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和时代内涵。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习问题的复杂性,迫切需要"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教育教学范式的转变。学生事务管理迫切需要在高等教育的核心地带实现转型,主要体现在从教师信条到学生信条的理念转型,从与学术事务的并行发展到立体网络的结构转型,从竞争成才到人人成才的评价转型三个方面。学习范式下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将更加注重基于证据、因材施教和整体育人的建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多元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堪称高等教育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典型模式。从财务管理学角度研究,组织的资金来源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两大类。本文讨论了人们日常关注的作为"自有资金"的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及结构,也试图通过关注另一不为人所熟知的美国高校融资渠道——负债问题,以比较全面地探讨美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为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提供"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学生规模日益扩大,我国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随之带来了人们对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关注和讨论。文章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学习与教学中心"的发展历程与案例研究,掌握高校学习与教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借鉴斯坦福大学建立"学习与教学中心"的成功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内部教学与学习支持体系,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论高校“大类培养”模式实践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亚平  李磊 《文教资料》2011,(4):175-178
实行"大类培养"模式、加强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现实要求,是高教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途径。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符合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及时总结分析实行大类培养模式后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变革的"方向标"和"指挥棒"。基于学习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以"以学评教"为基本理念,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为基本价值追求,以学生学习行为作为基础指标去评价教师的教学,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层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主动学习、前拥理解、核心概念、元认知、迁移能力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玲 《时代教育》2012,(7):13-14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学生的学习评价有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随着高职课改课程的不断深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需要成熟的、目标明确的、操作性强、与之配套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该文阐述了目前高职教育中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在"新四块"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学理念下的学习评价方法,及其该评价方法真实性、可行性、成效性等多方面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大类招生体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的体制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本文分析论证了大类招生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有益之处。认为大类招生是高等学校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革。此外,本文还就大类招生体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复合型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