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第二册图6-31所示的“导线越长电能损失越多”的演示实验存在如下问题。当E、F远离A、C端而接近B、D端的时候,小灯泡由亮变暗到最后不再发光,表明流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强度已小到小灯泡不能发光的程度,这时单位时间内从A、C端输入的电能(P=IU)也减少了许多。例如,“2.5v、0.3A”规格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流过灯丝的电流约为0.3安培,实验中,随着E、F向B、D端移动,灯丝中电流减小  相似文献   

2.
物理课本中关于自感现象的两个实验(见图1、图3),一般说来演示效果不好.演示通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1亮度延迟时间太短.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时,灯泡A 2的延迟时间更短,几乎是断电即灭,而且演示重复性差.学生从演示中不能获得比较鲜明直观的"自感阻碍电流变化"这一物理过程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电路学习中,解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煅炼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初学者往往会感到解题难,有时甚至无从下手.要突破这道难关就要多练,并通过多做习题,从中总结归纳,吸取经验.本文举一道习题为例,从几个角度进行剖析解答,希望能对初学电路者提供一点邦助.例题:一个10A的电流源加于一双口无源电阻性网络的输入端,其对应的输入电压为20V,同时流经输出端钮的短路电流为4A、如果输出端串入1Ω电阻,则电流为2A.现于输出端用一个5A的电流源激励,输入端改接1Ω电阻,求流过1Ω电阻的电流.题图见图a,图b,图c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1.关于电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摇摇)A.通电时间越长,电流所做的功越多B.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流所做的功越多C.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电流所做的功越多D.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一个家用电熨斗工作时的电流是1.5A,电压为220V,则5S通过电熨斗的电荷量Q和电流做的功W为( 摇摇)A.Q=7.5CW=330VB.Q=330C W=1650J C.Q=7.5C W=1560J D.Q=7.5C W=1650kW·h 3.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2kW,则它可能是(摇摇)A.电风扇摇B.电视机摇C.电冰箱摇D.空调器4.电路中正在发光的两小灯…  相似文献   

5.
1.132000 440 110 1.8 19245.6 2.火地零3.180 60 4.(1)电流(2)根据焦耳定律Q=I~2Rt,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多(3)大功率的用电器交叉使用;根据用电器功率换较粗的输电线;做好电路的散热工作等5.C 6.D 7.B 8.D 9.A  相似文献   

6.
1 填空题 (1)理想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0d=~,差模输入电阻R。d=——,输出电阻R。,=——,共模抑制比KcMR=——一。(2)完成下列数制的变换:(235)10=(_ )2=( (3)二极管导通时,PN结处于态下,电流由——区流向——电压约为 。 )16 偏置状区,硅管导通 (4)电路如图1所示,判断各电路对于正弦信号有无电压放大作用,并说明无放大的原因:图(a)电路——,图(b)电路 ,图(c)电路,图(d)电路 (c) (d)图l 交流放大器示意图选择题(1)图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的工作情况为 )。 图2 直流电路图 A.D1、D2均截止 B.I)1、D2均导通 C.D1截止、D2导通 D.Dl…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248页图11—5保险丝作用的演示实验,由于接线板上的保险丝及接线柱裸露,使用220伏电源有触电危险;而且这个实验设计只能演示短路时的保护作用。鉴此,我们对其做了如下改进。用一只220V/36V的隔离变压器做电源,(要求次级能输出5A电流)装置如图。其中L_1、L_2均为“36V40W”灯泡,两灯装在45cm×25cm,厚5mm的有机玻璃板上,其A、B、C、D、E、F为六个接线柱。实验时,先将L_2去掉,分别在A、C和B、D之间接上額定电流为1.1A  相似文献   

8.
分析(A)图演示的是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B)图中电风扇转动,小灯泡发光,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图演示的是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D)图演示的是磁场对通电线圈有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选(D).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因而,这种演示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电路只能出现一种自感现象的错觉,不能准确地表现客观事实。此外,显示器件灯泡的亮度不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因而不能正确反映电流的大小和变化,当然也不能指示电流方向,学生所观察到的不是完整的自感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中,电路知识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一方面与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同时又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由于学生初次学习电路,往往在以下方面感到困难,这是我们在电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教材中说:“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又说“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于是学生问:在图(1)中电灯L1和L2顺次连接后,若把A端和B端用导线连接起来,如图(2)所示,这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这说明学生们是在字面来认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应该向学生指明:分析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必须联系具体电路,抓住电流的走向这个关键,对于图(2)若将A、B两端接入电路,如图(3)。对电流而言显然电灯  相似文献   

11.
实验一 平行通电导线间的相互作用每当讲到电流和电流之间也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时 ,总觉得缺乏相应的演示实验 ,往往只能利用挂图讲解 ,因而不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印象 .如果能自制一个平行通电导线演示器进行演示 ,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下面介绍平行通电导线演示器的结构及制作 .仪器结构 如图 1所示 ,其主要部分是用图 1两条平行悬挂的铝箔作为导体 ,铝箔长约 40~ 50cm,宽约 1 .5cm,可以用电容器中的铝箔剪制而成 .安装铝箔时 ,在其两端来回弯折几次 ,使该处略有弹性 .铝箔不要拉得太紧 ,两条铝箔相距 1 .5~ 2 cm,为了使现象比较明显 ,可在铝箔中部贴一条红纸作标志 ,同时为了防止气流吹动铝箔 ,外面装上一个玻璃罩 .按键开关 S1与铝箔两端接线柱 A、B、C和换向开关 S等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 2所示 .使用方法 按如图 2所示连接好电路 ,断开开关 S,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到 A、B接线柱上 ,当按下按键开关 S1时 ,两条平行铝箔中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 ,于是两条铝箔便互相排斥而远离 ,此时两条铝箔中间的最大距离可达图 25cm左右 .然后把电源的两极分别接到 B、C接线柱...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和“地球磁场的电磁感应演示”2个实验在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上进行了改进,现具体介绍如下.一、“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实验的改进1.电路图和装置结构图.电路如图1所示,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通常用图1、图2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时发生的自感现象.这种演示方法存在如下缺点:用两个电路分别演示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通电自感现象的图1电路对断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的图2电路对通电后出现的自感现象显示不出来.  相似文献   

14.
1 填空题(1)理想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od =,差模输入电阻Rid =,输出电阻Ro =,共模抑制比KCMR =。(2 )二极管导通时 ,PN结处于偏置状态下 ,电流由区流向区 ,硅管导通电压约为。(3)电路如图 1所示 ,判断各电路对于正弦信号有无电压放大作用 ,并说明无放大的原因 :图 (a)电路 ,图 (b)电路 ,图 (c)电路 ,图 (d)电路。图 1 交流放大器示意图2 选择题(1)图 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的工作情况为 (   )。图 2 直流电路图 A D1、D2 均截止     B D1、D2 均导通 C D1截止 ,D2 导通  D D1导通 ,D2 截止(2 )在某放大电路中 ,…  相似文献   

15.
电流化学效应即电流流过导电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 .电流的化学效应按华东版初中物理第二册 16页图 16- 5所示的实验中 (见图 1) ,“烧杯中盛有硫酸铜溶液 ,A、B是两根碳棒 ,闭合开关 ,通电几分钟后 ,仔细观察跟负极相连的碳棒 B,会发现它上面有红色的铜生成 .”采用该装置的实验存在几个不足之处 :( 1)电流较弱 ,实验时间长 ;( 2 )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 3)可见度小 .图 1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有的老师将实验改装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 ,将装置水平放在投影仪的书写台上进行演示 ,学生能从各个方向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气泡…  相似文献   

16.
上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中经多次实验,成功地制作了“演示用晶体管低频振荡器”.它可以演示无阻尼低频等幅振荡电流的产生,并定性说明振荡电流的频率跟电感量和电容量之间的关系,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于后,供同志们参考.一、电路原理与元件选择“晶体管低频振荡器”的电路如图一所示.由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下面对于电流的理解正确的是A.通电时间越短,电流越大B.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C.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通电时间越短,电流越大D.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2.如图1电路图中,能测出通过L,电流的是毅吩龟豁B图一c﹄串盼则(3.如图2所示,通过IJI的电流为I,,通过L:的电流为I:,电路中总电流为I,.+.0.6乙.3 图 A .11=12=1 B.11一I:+I C.几~I十I;D.I一I,+九 4.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中,a、b是两只电表,则 A.a是电流表.公是电压表 B.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C.a、b都是电流表 D.a、b都是…  相似文献   

18.
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长期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把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作为一项关键措施来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 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a.在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大规格尺寸的演示仪器、仪表做实验。这样,学生在座位上看得清楚,形象直观,便于明白其中道理。如用演示温度计测温度,用演示弹簧秤测力,用万用示教电表测电流、电压、电阻,用演示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等。b.改水平放置为竖直悬挂。在讲解串联、并联电路时,用电路示教板上课,…  相似文献   

19.
该教具通过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电通,反向截止来演示断电自感现象,不但可观察断电瞬间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流,而且,可观察自感电流的方向,从而较好地演示断电自感现象。一、电路原理图(图1)二、制作材料直流电压或干电池(2~4V)、单刀开关、普通发光二极管、40W日光灯镇流器。图1LD2D1三、用途1.演示晶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2.演示断电自感现象;3.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四、使用方法1.演示晶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接通电源,发光二极管D1正向导通发光,D2反向截止不发光。调换电压的正负极,重做一次,结果与上次相反。2.演示断电自感现…  相似文献   

20.
1引入(1)演示实验:展示如图1所示T型管(仪器自制)。A端接水源,C端去水槽,D管插入装有色液体的容器E中。实验开始前设问:水从A端流入,流到D管上端B处时会怎么流?让学生讨论后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水不仅不会从D管流出,反而把容器E中的水吸上去,从C管一起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