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学生经过有氧训练,能使其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肺功能得到显着改善。12min跑是身体机能检查项目,是测试血管水平和心肺功能的一种方法。经过对开展和未开展这一项目测试学校的对比分析表明,将12min跑列入高校体育必修课考试项目,既适合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又可以促进大学生参加有氧代谢运动。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法,研究太极拳对大学生有氧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教学前后学生的肺活量和1000米(男)、800米(女)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论认为练习太极拳可明显改善大学生的有氧代谢及运动能力。建议高校将太极拳作为必修运动项目进行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对女大学生肺通气机能的影响,为有氧健身操运动提高肺通气机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山西师范大学大二学生中24名普通女大学生,对其进行12周的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所有测试者均采用功率Custo-Med 3000型自行车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测试运动干预前后肺通气量(VE)、潮气量(VT)、摄氧量(VO2)、二氧化碳输出量(VCO2)、呼吸商(RQ).结果: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后,递增负荷下女大学生肺通气量(VE)、潮气量(VT)、摄氧量(VO2)、二氧化碳输出量(VCO2)和呼吸商(RQ)各指标都升高,且与干预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氧健身操可对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产生良性影响,能够提高女大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有效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和运输氧的能力,以及组织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增大肺活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舞龙队员身体机能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舞龙运动对人体身体机能的影响,促进舞龙运动的发展,对18名舞龙男大学生、15名一般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和11名普通男大学生安静时的心率、血压和运动后即刻心率及运动后肺活量进行测定,计算布兰奇心功指数、PWC170和VO2max,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舞龙大学生和一般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血管功能、身体做功能力,最大耗氧量和肺活量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P<0.05),舞龙大学生比一般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更优的趋向,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舞龙运动对身体机能和心肺功能的增强有促进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是实现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系统,它们不但能保证机体的血液循环,氧气供给,而且在消除疲劳,促进机体恢复和调节物质代谢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心肺机能的好差,不仅能反映体内物质代谢能力,而且能间接反映人体的运动能力。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导致人体心肺机能发生适应性变化,各种活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体育专业学生心肺机能指数的测试分析,来探讨体育教学和训练对体育专业学生心肺机能的影响和作用,为改进体育教学和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动心肺功能状况的良好程度与健康密切相关,并且能够反映人体机能储备和运动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的体质状况的重要生理机能指标。近几年,许多体育科研工作者对大学生体质状况及动态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不同层次和方面阐述了研究的结果。对改善大学生的体质现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作为培养体育师资队伍的特殊群体,同样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专业思想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研究却非常少。故本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时候进行运动心肺功能的追踪测试,揭示太原理工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23名男性大学生的心血管功能指标:Ps(收缩压),PD(舒张压),Dp(压差),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V(每博输出量),Co(每分输出量),TPR(外周阻力),AC(血管顺应性),V(血液粘滞性),K(动脉波形修正等数)的测量,和反映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Vo_2max测定.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练(每天一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和体育系学生的心血管机能和有氧工作能力明显较不锻练或少锻练的学生好,在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练者中,以长跑或其它耐力活动为主的学生中所反映的体能情况表现更为突出一些.因此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机能为主的有氧耐力锻练是大学生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施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教学实验和体质机能评定对在大学生中实施健身运动处方及其效果的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实施及其效果的评定,应以提高柔韧性、力量、速度等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主,所述的女子实验组(2年级)的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施即达到了上述效果。进而认为,改革体育教学大纲,实施健身运动处方进行体育课教学及课外活动,以发展大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心肺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舞狮运动对提高身体机能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舞狮运动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对16名舞狮男学生(实验组,训练周期3个月)、16名普通体育男学生(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组进行舞狮规定套路的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体育课;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试两组的心肺功能、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机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舞狮组学生的肺活量以及速度、爆发力和下肢力量明显优于普通体育大学生。本研究认为舞狮运动可有效的增强身体机能和心肺功能,是一种极具表演性的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坚持有氧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24名女大学生进行为期18周的健美操锻炼,并于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其安静心率、血压、肺活量、呼吸频率、哈佛台阶试验指数、布兰奇心功指数等心肺指标.结果:健美操锻炼后女大学生的肺活量、哈佛台阶试验指数均有明显增加,安静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收缩压和布兰奇心功指数均有明显降低.结论:经常参加有氧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健美操是一项适合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1.
论12min跑测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问题,普通高校体育应以大众健身运动为主要工作,以开展有氧代谢运动为主要方式,以增强心脑血管系统机能为主要目标。提出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12min 跑测验的生理学价值、测量学价值和心理学价值,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并根据5 年的教学实践,制定了大学生12min 跑测验的评价标准,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温州大学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100名女大学生为实验组,同一年龄段无锻炼基础的100名女大学生为对照组,研究不同锻炼方式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体脂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女大学生,在身体形态上发生变化,胸围增大、腰臀比缩小;瘦体重增加,体重指数(BMI)和体脂%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经常参加有氧锻炼,有助于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体脂成分,塑造更加完美的身材。  相似文献   

13.
赵丽斌 《体育科研》2006,27(5):89-91
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3个项目的动作和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相对合理的课程内容的组合和安排顺序,为学校体育教学中3个项目的课程内容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承受力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消费作为高校学生的一种时尚追求,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加入到体育消费的行列中去,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有偿的体育锻炼或纯粹的体育消费。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承受力的调查表明,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①男性学生的体育消费承受力高于女性;②城市、城镇和农村生源的学生的体育消费承受力呈递减下降趋势;③本科生的体育消费承受力水平为最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健美操和太极拳作为不同锻炼方式,对湘西吉首大学部分大学生就不同锻炼方式对心境的不同影响进行了15周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5周健美操锻炼和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身体心境及各维度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健美操锻炼对大学生心境的影响效应不如太极拳效果好,不同锻炼方式对湘西地区大学生的心境产生不同的效益,均可促进心境不同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对机体补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标:研究有氧健美操对女大学生机体免疫分子补体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健美操运动提供医学免疫学实验依据。研究对象: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3级30名女生。研究内容:分别利用单向免疫扩散试验与50%溶血法(CH50)测定系统锻炼前后血清中C3、C4含量与补体活性。研究结果:每周参加3次锻炼者,从第8周起可提高机体总补体活性,并维持较高水平。研究结论:坚持运动量适中的有氧运动,能提高机体合成补体的能力,并增强补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教学试验法对高校体育英语和外贸英语两个非体育类专业本科女生习得排球和大众健美操项目的运动技能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领会式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两个项目的运动技能及其基本战术意识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林晓辉 《体育科技》2006,27(1):72-74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是喜欢或非常喜欢、并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的时段以清晨为主;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场所进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轮滑运动已经成为高校体育选修课内容之一.但是在轮滑课教学中发现,影响轮滑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轮滑运动兴趣不高.本文结合教学对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更多的轮滑爱好者选课学习,为促进高校开展轮滑运动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以下问题:现阶段大学公体课实施目的和目标在契合度上不够合理、高校公体课实施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搭配不尽合理、公体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滞后等。进而提出在目标定位上,高校理应把公体教育纳入整个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学习内容上,紧扣时尚体育激发学生主动锻炼;在组织形式上,尝试以俱乐部和社团制体育课引导学生自主锻炼;在教育手段上,运用现代科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热情;在环境营造上,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将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