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越  吴阿娜  杨凯 《中国软科学》2007,(4):84-93,108
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区域发展与水源保护的冲突,系统梳理了这一自然地理区域协调区域发展与水源保护的规划、控制、辅助技术手段,初步设计了以资料收集及框架设定、现状调查及评估、管理目标设定、管理策略制定、适应性管理为架构的基本程序,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协调区域发展与水源保护的关键方法,即:基于多目标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水源地系统综合评估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调控与水源保护区设置的水源地双相圈层保护方法,基于分权型管理思路与全过程利益方参与的水源地合作保护方法,最后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研究区域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而从水源地利益相关群体进行分析,建立水源地利益均衡机制作为一种保护水源地的经济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更好的保护水源。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保护饮用水安全,关键在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文章对崇左市8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环境现状调查,评估水质安全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的对策措施,为类似水源地的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锦凌水库的环境质量现状,包括水环境质量和周围污染源的现状。在加强水源地安全环境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强水源地水环境质量预警;加强环境应急系统建设;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繁荣稳定。文章分析了柴河水库水源地保护中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水土保持、补齐水源地理短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围场县县城水源地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围场水源地保护,必须有明确的思路、系统的规划和具体的措施,确保人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对乌鲁木齐市集中武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状况、污染源状况等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地表水水源地污染因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永济市水源地的现状及其水质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肇东市肇东水库水质和水量的分析论证,水库具备水源地的基本条件。为了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饮用水水源,保障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必须划定水源地的保护范围,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蓝旗上都镇2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实际情况调查及水质监测,了解上都镇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源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2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到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现场监察中,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有效提升了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效率。因此,本文将从卫星数据水源地风险源信息提取与水源地生态监察系统两方面分析与研究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现场监察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刘晨 《中国科技纵横》2010,(9):396-396,90
针对胜利油田水源地建设时间早、数量多,分布广,受油气生产和城镇建设的影响大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着多方面的安全隐患,提出油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对策,保障油田的供水安全,促进油田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通过对吉林省58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污染源及管理状况的调查,总结出了吉林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水源地保护对策及建议,为吉林省乡镇饮用水源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是饮用水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是保护区划分的重要环节,从而可以判断水源地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为保障水质安全饮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是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资源,所以,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程应受到广泛关注。但就目前而言,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因管理手段不完善、立法不清及水源地自身问题等,致使湖库型饮用水源地保护不善,急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及合理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基于湖库型饮用水水源的现存问题,浅析其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徐义萍 《科技风》2011,(20):148
2011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使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渝西地区绝大部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河流和山平塘库等地表水源,易受环境污染影响,本文着重介绍渝西地区河道型水源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典型城市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下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资源,是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供水特点及历年出现的供水危机,提出了建设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保证城市供水的措施,对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的条件进行了分析。以北京市怀柔应急水源地为实例,介绍了应急水源地论证、勘探、建设过程,分析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情况及供水保证程度,提出了停采后增加地下水入渗补给能力的恢复措施,对应急备用水源地的保护提出了5点措施。北京市建设的5个应急备用水源地可提供(90×93)×104m3/d左右的开采量,保障了连续9年持续干旱条件下的首都供水安全,其建设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莲湖区域是上海市的核心水源地,面积14.6km2,由湖区、养殖池塘、水森林、河网、沼泽地、村落等组成。近年来,随着该区域污染加重,其水源地功能逐步丧失,并发展成为新的污染源。为配合大莲湖水源地开展生态修复,2008年7月-8月对大莲湖水源地进行了本底调查,并用污染生物学指标分析了大莲湖水源地不同区域的污染状况,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建议。调查显示,7月、8月份大莲湖水源地有藻类86种,隶属于7门48属;有浮游动物24种,隶属于15属;浮游动植物的优势种为席藻(Phormidium sp.),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等,均为耐污染种类。污染生物学分析显示,大莲湖水源地浮游植物的Shannon Wiener指数(H’)范围为1.60~1.99,藻类现存量范围为(29~3120)×104cell/L,叶绿素a浓度变动范围为(7.63~246.91)ug/L,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范围为51.8~84.6,Margalef多样性指数1.0~10.4,所有生物学指数均显示大莲湖水源地呈污染状态,但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水森林、养殖池塘和内河网的污染程度较重,湖区和外河的污染程度稍轻,大莲湖水源地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大莲湖水源地生态修复宜采取布局重建、沟通水系、恢复湖泊生态功能的修复方法。本研究表明大莲湖水源地已丧失水源涵养净化功能,对大莲湖水源地实施生态修复对于保护上海市民的饮用水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划定水源保护区是保护水源地水质、防治污染的有效手段。V-M数值模拟法在客观反映实际含水层结构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可以用于各种背景条件下的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本文以成都平原某水源地为例,采用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地下水渗流场,利用示踪粒子反向追踪技术,根据水源地划分原则确定了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在不影响水源地水质安全前提下,以硝酸盐(NO3-)作为典型污染离子,探讨了二级保护区边界处污染物浓度排放阀值(80mg/l、670mg/l),为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保护区内污染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既是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众民所盼的大事。本文就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在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