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游泳竞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竞技游泳比赛奖牌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北京奥运会竞技游泳比赛金(奖)牌呈分流态势,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世界竞技泳坛竞争格局不平衡,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项群地域归属特征;中国能与世界竞技高水平选手竞争的运动员不多,项目发展不平衡,总体竞争实力不强.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布局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布局进行分析,探讨天津市竞技体育发展及备战第12届全运会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中排球、网球、水球、击剑、沙滩排球、武术套路、跳水、柔道、游泳、自行车10个项目为比较优势项目;(2)比较潜优势项目有足球、乒乓球、体操、举重、跆拳道、田径6个项目;(3)保持比较优势项目竞争实力,提升比较潜优势项目竞争实力,结合项目特点,实现男女项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天津市12运会竞赛目标的实现及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在第30届奥运会获得奖牌项目分布的竞争格局和优势项目数量进行分析,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继续保持我国传统优势项目竞争实力,提高田径、游泳等潜优势项目的夺牌能力,完善我国职业体育赛事市场制度的未来竞技体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亚项群和各项目为基本单位,以第8—11届全运会为背景,对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在第8—11届全运会竞技中,体能主导类的速度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传统优势项群,耐力性项群为广东省全运会游泳项目上的弱势项群;广东省竞技实力特征为优势项目单一;提示广东省游泳队应按各项群和项目竞技特征进行合理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5.
探讨我国水上项目的竞技实力,为我国水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运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世界大赛中中国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论:我国水上竞技项目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中跳水项目实力最强,游泳和花样游泳次之,水球和公开水域实力最弱;我国各船类竞技项目的实力均较弱,与欧美强国差距较大。建议:保持跳水项目的垄断优势;加强游泳项目的竞争力;维持和挖掘船类项目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竞技体育竞争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市参加第七届到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成绩进行综合竞争实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相对优势逐渐减小;反映天津市竞技体育的综合竞争实力的项目格局呈现偏态,主要以对抗性项目为主;天津市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实力提升的关键是优化竞技项目格局,在保证优势项目稳定发展的同时,重点开发潜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加的7届夏季奥运会奖牌榜进行竞争实力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进行时间与空间两个雏度的时比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竞争实力的历史演变主要体现在金牌与奖牌数目呈现逐届递增、传统优势项目得到不断巩固与强化、潜优势项目取得突破,但也存在国内区域竞技体育实力非均衡化、男女竞技体育发展不平衡、田径与游泳等基础大项仍然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及其实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女子优势项目各单项进行聚类分析,了解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及其竞技实力的特点,为其它潜优势项目及弱势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通过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5届奥运会女子获奖大项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大项是举重、乒乓球、射击、跆拳道、体操、田径、跳水、游泳8个大项,并形成了以技能主导类为项群的女子项目群优势。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近七届奥运会的竞赛成绩以及新的奥运周期世界竞技体育格局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第31届奥运会的竞技实力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经近7届奥运会我国奥运军团形成了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传统优势项目,游泳、蹦床等新增优势项目,田径、跆拳道、柔道等潜在优势项目的竞技体育发展格局;自第24届奥运会以来我国整体竞技实力不断提升,美国稳居霸主地位,俄罗斯整体实力大幅度下滑,形成了“美中俄”三国鼎立的局面;我国奥运赛场上的优势项目虽保持优势,但整体情况有下滑趋势;游泳、蹦床等项目的整体实力获得重大突破,成为新增优势项目;潜在优势项目和落后项目成绩虽有所突破,但是整体实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第31届奥运会游泳比赛奖牌分布特征及实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在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耐力性项群实力雄厚,其他国家难以超越;中国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中保持较高的竞技实力,其他项目竞技实力存在一定差距;澳大利亚、日本、匈牙利、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奖牌呈现多项目化,在不同项目上各自具有一定的夺金、夺奖实力,整体竞技实力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1.
日本竞技体育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竞技体育发展策略并取得显著成效,基本策略包括运动员训练与比赛补助机制、对举办国际赛事的地方团体资助机制、重视体育指导者的培训和国外进修、构筑运动员培养与选拔的一贯指导系统、发挥科技医学情报信息作用。分析和总结21世纪日本竞技体育发展策略及其优势,对改革转型期的中国竞技体育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竞技体育的崛起与它的国民社会心态和政治诉求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日本竞技体育崛起的过程,把它大致分为3个时期。在这3个时期,日本国民社会心态和政治诉求存在明显的特点。最后,根据日本国民社会心态和政治诉求的特点,得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应考虑不同时期国民社会心态和政治诉求,不同群体间竞技体育认识上的分离与多元,必须要创新"中国模式"的3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许琦  曲明  钟秉枢 《体育学刊》2005,12(3):108-111
以1972~2002年我国女子竞技游泳成绩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女子游泳自70年代以来的发展特征、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女子游泳总体竞技水平的发展表现出阶段性、波浪式发展,整体竞技水平周期性波动、全运会成绩达高峰、短距离技术类有优势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的显现性框架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的显现性在总指数方面呈现稳定提升趋势,已经反超俄罗斯,紧追美国;在获取金牌、奖牌竞争力方面,虽然指数在不断提高,但与美国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产出效率竞争力方面,虽然竞争力指数在不断提升,但排名一直居于底层;在增长竞争力方面,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增长速度迅速,说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成为一个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和重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武术虽然未进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但“北京2008武术比赛”是奥运会的特设项目。要想让武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站稳脚步,就必须推出最具代表而又适合奥运赛事的武术运动形式。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中国武术及竞技太极推手发展现状,研究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国武术的组成部分,进入奥运会的独特优势和意义,并对其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为竞技太极推手作为中华武术的代表,进入奥运会的形式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01-2004年周期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的横向比较,总结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指出竞技体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对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的形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区域竞技体育竞争优势形成的主要因素为管理制度、人口基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合理的项目布局。通过各个要素的有机衔接所产生的连锁效应,是竞技体育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收集1990-2007年间学术期刊中有关国内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研究的文献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析,指出了研究中的优点与不足,旨在使今后的研究能够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以期更好地为竞技武术套路的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综述国外职业联赛竞争平衡基本理论,借鉴其控制竞争平衡的制度与规则及测度联赛竞争平衡的赢球率标准差(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winning percentages)、HHI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及TOP Kranking方法,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竞争平衡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除2003—2004赛季外,其余各赛季处于高位的竞争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呈逐步加剧的态势。俱乐部的性质及人才培养体系的缺陷限制俱乐部间运动员的自由转会,外援的选拔和使用规定限制其作用的完全发挥。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和建立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竞争平衡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河南省、中部和发达地区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现状,提出了河南省竞技体育人才发展战略,旨在为奥运争光战略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改进和完善举国体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有3个优势: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人才年轻化优势;卫生系列的人才优势。河南省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有3个差距:管理人员系列缺少高学历人才;教练员和教师系列缺少高职称人才;教练员系列兼任行政职务比例较大。从人才资源的增量加速、人才资源的存量提升和人才资源的战略性管理等方面对竞技体育人才发展战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