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东汉著名学者应劭以其学识渊博而闻名后世,其著作《风俗通义》、《汉官仪》是我们研究汉代社会制度、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应劭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才、学、识兼而有之的史学家,他与他的史学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章学诚的史学思想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史的最高成就。他的学术思想在整个乾嘉学术时代独树一帜。旧中国的史学体例系统到章学诚而完备,“史学”一名也从章学诚开始。他不仅提倡了“六经皆史”的理论,开拓了史学的新领域,而且继承发扬了史学“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创始人。在对传统史学的激烈批判和对西方史学的热情介绍基础上,他提出“史学革命”主张,倡导“新史学”;他将进化论引入史学并重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着传统史学结束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在理论上的初步确立。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梁启超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元性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中国第一代实业家盛宣怀通过“做事”进而“做官”,通过办大事进而做大官,做了大官再办更大的事的人生之路。着重阐述了常州经世致用学术思想对盛宣怀的影响,以及盛宣怀运用经世致用学术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他办洋务,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近代工矿业及金融、教育、通信事业,走出了一条经世致用、洋务吏治的独特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史学思潮,包括地主阶级改革派史学思潮、资产阶级改良派史学思潮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史学思潮。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注入救亡图存在的民族危机意识,传统的历史变化观点注入近代改良的社会思路,传统史学的朴素的历史观点注入了近化进化论的思想,是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20世纪初,滕固最早引进西方风格学研究方法,至70年代,中国美术史研究者的特殊身份和经世致用的特点致使中国画的发展问题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经过20世纪80年代前后学术思想上的“正本清源”,美术史学者解除了思想禁锢,恢复了实事求是和“史论合一”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代美术史专门人才的成长,美术史学界迎来了研究新潮。  相似文献   

7.
经世致用思想是“宁波商帮”大面积活跃的深层次化基凶。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在明清时期的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下,对宋明理学流弊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提出不仅要提倡学术思想的经世致用,而且还提出“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主张“切于民用”的手工业和商品流通,这种思想源远流长,成为“宁波商帮”创业精神的源头,也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略论《春秋》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在三方面:“立元正始”的正统观作为中国古代史家评判王朝政治的主要价值尺度;开中国史学编年体之先河;“春秋笔法”作了传统史学批评之范式。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创始人。在对传统史学的激烈批判和对西方史学的热情介绍基础上,他提出“史学革命”主张,倡导“新史学”;他将进化论引入史学并重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着传统史学结束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在理论上的初步确立。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梁启超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元性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东汉王朝的“三绝三通”西域,虽然是东汉与北匈奴军事较量的结果,然而其与“羌祸”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由于河西、湟中、陇右的羌族起义,直接影响了东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羌祸”对东汉王朝“三绝三通”西域的影响,深刻揭示了西域与河西、湟中、陇右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平民史学家,郑樵求真务实,敢于求异,善于创新的学术精神足为我辈楷模。我们把郑樵的学术思想与史学成就概括为:进行学术研究的途径、方法以及见识、观点上异于前人与时人的别识心裁;研究历史的旨趣与视野方面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史学的通史家风;作为治史指导原则和评价历代史家史学成就标准的会通思想。“会通史学”是郑樵史学思想的精华.代表了当时史学理论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著名的史学家,刘节不仅在中国上古史、中国史学史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而且其史学思想与同时代其他学者相比亦颇具特色。他一方面追随王国维、梁启超等人的步伐,在结合新时代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史学介于科学与艺术之说,强调治史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同时又在温州乡贤的影响下,积极对浙东史学的宗旨及传统领域加以维护与拓展。  相似文献   

13.
“尊史”思想是晚清时期名思想家和史学家龚自珍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龚氏指出:史官应“善入”与“善出”,又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龚氏的“尊史”思想及强调史学应经世致用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道”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关键字,先秦以来各家学派对“道”都有其不同解释。孔子提出“仁义之道”,开创了为后世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的传统,成为漫长封建社会经世致用的哲学。刘勰、韩愈、章学诚分别著有《原道》一篇,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三者宇宙观、人生观及政治学术思想的影响。把经世致用作为自己原道论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15.
黄宗羲的史学思想是当时社会巨变和学术渊源两者相互激荡的结果。从学术渊源上看.黄宗羲的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阳明蕺山之学、朱子之学和宋代浙东先贤。黄氏是王学传人,他的等经重史的思想.正是受了阳明“经亦史”、“史亦经”思想的启发。他所具有的独立思考、善于怀疑的史学精神.则来源于刘蕺山。黄氏不为王学所围.又吸纳了朱熹学说中“先经后史”、“经本史用”的史学思想,但同时又表现出与朱采史学精神的极大差异。黄氏史学中最有价值的经世致用的一面,则导源于宋代渐东金华、永嘉、永康诸先贤。黄氏吸纳诸家史学思想之长,结合17世纪社会现实,铸成了自身通达明识的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在王朝国家组织及其政治统治思想,还是道德伦理意识,乃至哲学思想认知方面,都可见到与之相符的史学精神内涵,这些成为以史为鉴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心理结构要素的历史文化背景。从历史上的“国可灭,史不可灭”,至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龚自珍的“尊史论”以及可由此推演而出的“史外无学论”,皆可证史学影响于中国古代文化之深,乃至可以说,史学乃中国文化托命之本。  相似文献   

17.
汤用彤先生治学中西兼研,触类旁通。他善于将西方学术思想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运用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之中,他既强调学术研究的民族性特点,国故国粹对外来学术思想的渗透与影响;同时又不抹杀外来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他的“昌明国故,融会新知”的学术思想,为中体西用的学术研究理念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接受外来学术思想如何保持民族学术传统带来有益的启示。他的“就事推论,应有分际”的研究方法,为学术研究中新旧材料的利用,以厦实证研究的学术思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谈谈中国史学经世致用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始终。 春秋末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史学家孔子所著《春秋》便明显地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司马迁评之曰:“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并以鲁国史事,正名分,“拨乱世,反之正”。可见,孔子研究历史并非为历史而历史,而是通过研究历史来宣扬他的思想观点,抨击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现象,企图恢复已经崩溃的西周盛世。尽管这不符合历史潮流,但在史学经世致用的开创方面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史学危机”从几位思想敏感者的惊呼逐渐演绎成多数学人的共识。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享有累世尊严的史学,如今沦为多数青年人不屑的流外“学问”。历史研究者常常自诩自己的研究有助人预见未来的效果,但与医者不自治,卜者难自测一样,历史学家没能预先察知他们今天所处的...  相似文献   

20.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中国史学和社会现实——尤其是现实政治之间的那种如胶似漆、难解难分的关系,是史学经世传统的重要表征。在这种传统的浸染下,“以史为鉴”成了圣君贤相们自我儆戒的规条,“史学所以经世”则被有为史家奉为治史的基本原则。正因为如此,史学的命运总随着政治的沉浮而沉浮。今天,我们通过对中国史学经世传统的寻踪探幽,审视、反思,或可找到社会现实与历史研究的最佳结合点以及走出史学困境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