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追星热”的问题,同学们莫衷一是。我以为,我们首先应当承认明星身上闪烁着时代的光彩。他们的个性特征、事业成就、生活情趣及人生理想,让人心悦诚服,向他们表示敬慕与爱戴,作为自我人生的榜样,又有什么不可取? 纵观“追星”者,只是将明星作为理想的化身,根本没有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其等同起来。所以“追星”者也往往并不是幻想自己成为某明星第何况,明星可作为我们奋斗的动力,他们的成功能使平凡的我们不甘人后。明星们从渺小变伟大的辉煌历程,使“追星”者们热血沸腾,自觉不自觉地去攀登生活之路;同时,明星也可作为我们生  相似文献   

2.
其实“追星”不单单只有中学生,还有小学生、大学生等等,他们有一些“追星”疯狂的行为出现。“追星”是不分年龄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追星”的行为不要过于疯狂。什么才能称得上“疯狂追星”呢?就是每天为了见自己喜欢的明星,在明星的家外面等着,然后找他们帮自己签名、拍照,做这一类无聊的事情!有时候明星因为工作或者是某些原因要等到天亮才能回家,而你因为要见到他向他拿签名和拍照就等到天亮,到时候不单单没有精神上课,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这样真的好吗?其实我觉得喜欢一个明星不需要这样做,而我们也不是为了跟他们拍照、拿签名而喜…  相似文献   

3.
追星,在老师、家长们的口中永远永远得不到好评。 当我们想要为明星呐喊尖叫时,父母和老师会阻挡在我们的面前,苦口婆心地说:“追星耽误学习!”“追星不是学生该做的,学习最重要。”  相似文献   

4.
“追星”这一热门话题在我们学生中可谓是焦点中的焦点。自然,我也非常关注。在学生这个大群体中,明星占据了我们的一大半生活,谁要是不追星就会被称为“老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学生们口中是星们的名字、性格,喜好……比英语单词、语文课文背得都熟练。什么动力火车,什么S.H.E……数都数不过来。  相似文献   

5.
“我爱‘超女’,周杰伦;潘玮伯、SHE是我的偶像……”现代社会,明星已成为社会流行时尚文化的代言人。无论是其着装、配饰,还是性格、气质,明星都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形象代表,明星效应亦渗入了大众文化,并构成了大众文化的主体之一。追星,似乎已成为现代中学生们关注时尚和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当他们把时间大量地花在如何关注明星上时,学业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父母的沟通开始疏远,关系也变得紧张了,甚至有中学生们对明星产生了依赖的心理。追星,是好,是坏?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呢?本期,我们将一起走近“追星”之影响大观,是喜,是忧,如下分晓。  相似文献   

6.
行阳 《家教指南》2005,(8):30-31,40,41
父亲董广瑜(中学副校长):前面有位同学的发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追星”,父母该怎么办?据一项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调查显示,看着孩子成天沉迷于“追星”,大多数的父母都束手无策。于是,便整天提心吊胆,总是担心孩子因为“追星”会影响学业,甚至误入歧途。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谈星色变”,只需尝试着这样做:第一,要正视明星。就是要正视明星的长处和短处,目前,有不少父母总带着歧视的眼光看待演艺明星,甚至认为他们唱唱歌演演戏,没什么了不起。因而,看见自己孩子对这些人如此崇拜,实在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还有的父母会在孩子面前故意贬低明星。两代间的隔阂因而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王小兵 《班主任》2009,(12):49-51
如今,很多学生都是追星族:床头上贴着明星的照片,本子上写着明星的生日、爱好,更有甚者,模仿明星的发型、语气,穿和明星一样的衣服……在明星效应之下,孩子们不分对错,不辨美丑,追星到了盲目的地步。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明星,我组织召开了《我们怎样来追星》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到既追星,又不影响学习呢?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追星不好,其实追星可以让人变得特别开朗等,但是追星过了火就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小孩子喜欢明星、歌星、球星虽然好,但是追星方法错误,就会导致成绩下降等,如何能够做到既追星,又不影响学习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明星当成一个娱乐的“朋友”,要不就把明星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就行了。不要那么过于盲目地崇拜他们。追星好,学习更重要!$内蒙呼和浩特市光华小学@王宇鹏  相似文献   

9.
郝廷增 《班主任》2023,(1):51-52
<正>青少年追星大多是因为明星取得的某方面成就值得学习,这正是青少年积极向上发展的天性。初中三年,我和学生一起“追星”,我们一起看电视、搜集新闻、读书、写作、演讲。通过一个个学习任务,一步步利用明星身上的光和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0.
知心小屋     
《小读者》2006,(5)
点将征答台如何才能做到既追星又不影响学习?河北廊坊市管道局中学郭士琪来信说:我认为追星其实没什么不好。因为追星说明了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追求。就拿我来说,从上初一起,也开始追星了。我喜欢的明星是一个能自己写歌词的创作型歌手,他为人自立自强,我不仅喜欢他的歌,更敬佩他的为人。当然,对我们学生来说,追星也得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毫无目的脱离实际的去追星,那是不对的。无论是球星、歌星,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优点等,比如自立、自强。我们欣赏他们不是为了自己也非要变成歌星或球星不可,而是可以把唱歌或玩球等当作一种业余爱…  相似文献   

11.
本刊驻江苏如皋小记者熊凯悦表情严肃地报道:“偶像”的意思是:“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如今,不少人把明星当做偶像,追星追得有些疯狂。可我要提醒大家:千万别让偶像误了事!目前,不少小学生将明星当做偶像。歌星唱歌跳舞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可过多关注这些娱乐节目对我们学生来说能有多大的帮助呢?难道这流行歌曲还能帮助我们学习,帮助我们考试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盲目追星不仅好处少,甚至还会产生反  相似文献   

12.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狗和人一样喜欢“追星”。狗“追星“的对象是那些在“娱乐性”比赛中获胜的“明星”,或许它们认为胜者更有可  相似文献   

13.
我是追星族     
万老师:您好!我写信给您是想问问您,追星是不是错误的,要不怎么爸爸妈妈和老师那么反对我追星?还有,如果可以追星,我应该怎么追,追哪些"星星"?现在的明星很多,关于他们的新闻也很多,我都不知道哪些明星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了。请帮帮我吧,万老师!您的学生胡灵  相似文献   

14.
目前,“追星”现象在中小学仍屡见不鲜。有些学生文具盒里摆的、床头挂的全是明星照,桌上摆满明星们的磁带,甚至服饰、发式也学明星的打扮,谈起“星”来津津乐道,欲罢不能。更有甚者,为了买到四大天王之一的演出票,不惜割脉相挟,血流如注……无疑,这种“追星”热是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分析研究,正确进行引导。“追星”现象不是偶然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①来自境外文化的影响。当前,世界上有一股明星热,主要是一些年轻人掀起对文体明星崇拜的热潮。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国外以及港台歌星、影星…  相似文献   

15.
刘若瀑 《家长》2010,(1):10-10
我喜欢明星,也喜欢追星,在我看来,追星是我前进的动力。可我的父母却不允许我这样做,在他们看来,追星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因此,我和他们没少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16.
<正>青春如期:偶像,也不一定是始于颜值,可以为之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榜样都可以成为偶像。在我大约六年级那年,古装穿越电视剧霸占了荧屏,追星之势风起云涌,一大批当红偶像随之涌现。当时我们班许多同学纷纷沦为各路明星不同级别的粉丝,并且大家根据段位等因素自动分为不同阵营。  相似文献   

17.
唐金龙 《师道》2005,(4):32-32
现在的学生大多有追星的爱好,但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喜欢明星时,他们都说“就是喜欢呗”,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们只知道明星成功的花环,却很少知道明星为了此刻的成功而付出的努力。怎么办?我决定将计就计,利用班会时间和他们一同公开来讨论有关明星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知道现在的好些明星都在出书,一本接一本的,只是我从来没有买过。我喜欢看他们在屏幕上的精彩,对于他们的书,我早已过了追星的年龄。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追星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因而也应被列为青春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很多中学生都为那些明星偶像着迷,他们盲目地“随大流”,疯狂地收集各种与偶像有关的资料,如相片和唱片。这样既花钱,又耗费时间和精力。更有甚者,个别学生追星已经到不能自拔的地步。例如大连一个16岁的少女因母亲没有买到偶像张国荣的CD而自杀。为什么这个中学生会如此狂热地崇拜自己的偶像?造成悲剧的原因和根源是什么?从这个悲剧中,也折射出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青春期教育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学生的“追星情结”?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追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明星日新月异,而青少年追星的狂热从来没有变过。讲到青少年追星,家长教师的反应往往是摇头叹息,誓把追星现象除之而后快。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确实已经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明星。即使欣赏某个明星,也不会像很多青少年一样狂热。但是理性的前提是我们已经不在青少年时期了。我们不能要求青少年和我们一样理性。他们有他们自己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把成年人的心理强加给他们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行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习惯用一种成年人的视线去看待未成年人的行为,然后对之指指点点,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