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谁更应该获得春兰杯?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话题。中国棋界如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等待多年后终于迎来了春兰杯世界围棋锦标赛,说中国棋手不想夺取冠军是空话,说中国棋手没有“责任”不夺取冠军也不是一句玩笑话,连常昊都说,我要力争把春兰杯“溜”在中国。竞技与民族情感间的密切关系不知何时生,更不知何时了,既可以说是自然而然,也可说是不明不白。自从竞技与民族情感结缘,两者共生共长,真不知演绎出了多少故事,多少话题。围棋很大程度上属于一门竞技,不可避免地,民族情感也不会不光顾这一领域,中日围棋擂台赛如火如荼那阵,多…  相似文献   

2.
象棋是一种智力游戏,但不是单纯的游戏,不妨喻之为待开采的文化之“矿”。著名棋手许银川2009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象棋里面有很多文化的东西,需要去挖掘、整理,这样象棋就不会仅仅限于竞技。他认为这一工作棋手虽然也可做一些,但主要还得靠学者来做,其重要意义在于能使象棋提升一个新的“更高的高度”……可能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一些(1)。  相似文献   

3.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把一个较为平衡的即时战略游戏比喻成围棋,围棋中,棋手们一般喜欢先占角,以角为基础,战斗慢慢像向中间发展,而魔兽中的大部分对战也是如此,我们需要从角落的一个起始点开始,慢慢的扩张我们的领土,最终将战火燃烧到对手领地。然而在围棋中,却有一种全然不同的开局,那就是“初手天元”,也就是不占角为先,而是抢先占领棋  相似文献   

4.
李星 《围棋天地》2013,(12):68-71
职业棋手李星六段现任西安体育学院棋牌教研室主任,应聘兼职西安曲江职业围棋俱乐部主教练。在陕西执教二十余载,积极推动陕西职业围棋竞技的发展,填补了陕西省没有本土职业棋手的空白。调入西安体院后,李星六段更加注重高等院校智力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成立了全国首家围棋教研室,先后开设了选修、专修以及必修的围棋课程。以下将由李星六段讲解围甲联赛第7轮的一场重量级对决。  相似文献   

5.
陈潇楠 《围棋天地》2014,(23):55-64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而围棋这项原本需要“慢工出细活”的智力运动,也逐渐加快了节奏。快棋比赛越来越多,赛程越来越紧密,甚至棋手们下棋的速度也普遍越来越快。在追求快节奏的同时,现在的职业棋手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崇尚“暴力围棋”,可以说现在的围棋已经进入了一个速力时代。  相似文献   

6.
一、围棋的起源和传播围棋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关于围棋的起源有如下说法 :其一“尧舜说” ,此说尚未可信。其二“春秋以前说” ,由于围棋最早见于春秋文献《左传》中“弈”的记载 ,认为迟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围棋。一般认为 ,围棋诞生于西周。公元前7世纪前后 ,作为游戏的围棋出现了。春秋晚期 ,孔子第一次指出了围棋有益于人的修养和智力。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位知名的围棋手弈秋。汉魏之际 ,出现了最早的围棋专著。东汉班固的《弈旨》是目前流传下来最古老的一部围棋专著。围棋的最后定型是在南北朝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围…  相似文献   

7.
虽说女子棋手的竞技水平要比男子棋手差一个档次,但是在赛场中,她们的一颦一笑还是勾画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说她们是围棋比赛里的形象大使也不为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围棋界里几位公认的围棋美女。  相似文献   

8.
棋迷观点     
《围棋天地》2005,(17):21-21
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董彦护照事件说到底还是个体制问题。中国竞技体育与西方相比最根本的区别之一是运动员从小由国家培养,地方队培养出一名一流棋手不容易,董彦说走就走,河北队自然从感情上难以接受。但围棋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职业化是必经之路。围棋作为最高级的智力竞技项目,更应该打破地域限制等条条框框。因此,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周结凝 《围棋天地》2007,(24):62-63
古老的围棋现在又成为一项具有国际地位的现代智力竞技运动。各种围棋赛事吸引了世界各国众多的棋迷。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从1999年创办至今,经过8年的积累,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围棋赛事之一。参加围甲联赛的除了国内顶尖职业棋手外,还吸引了世界棋坛上的超一流棋手李昌镐、曹薰铉、李世石、林海峰、王立诚等人,  相似文献   

10.
谈谈围棋     
作为一种有特色的艺术,围棋 本身具有两重特性,其一是它的娱 乐性。 从娱乐角度来看,围棋起着陶冶性灵、启迪智慧、修身养性、适意延年等作用,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尤其在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人士多半视弈棋为一种益智的消遣。 围棋的另一特性无疑是它的竞技性。随着棋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了现代,国际、国内各种围棋大赛蓬勃兴起,竞技性就显得高于一切了。在我国,围棋被列为体育项目;在日本,优秀棋手被赞为“胜负师”,都说明围棋竞技的重要。 凡遇上围棋大赛,人们首先关注的总是谁胜谁负。一个国家围棋事业的兴旺与衰微,也主…  相似文献   

11.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5,(23):95-95
围棋的社会定位 看完《韩国围棋的忧思》一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韩国作为围棋强国,能居安思危,放眼未来,让人震撼。振兴中国围棋,应该是政府、社会、棋手共同的责任,就目前而言,首先应该明确围棋的社会定位:围棋应该是一项群众性的智力运动,而不仅仅是职业棋手谋生的手段。实现这一定位,就需要围棋运动主管部门发挥作用,在更多的普通城市甚至是乡镇开展围棋普及活动;要发挥二、三线棋手的作用,大力培养围棋教师,使他们成为基层地区围棋普及的主力军;制作围棋入门类电视教学片,  相似文献   

12.
名与实     
《围棋天地》2014,(18):17-17
百度百科“围棋”条目开篇就说,“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维基百科的“围棋”条目则日,“围棋是一种策略性棋类”,而继续点进去,则会发现“棋”、“棋类”和“棋类游戏”被列为同意项。总之,围棋是游戏无疑。  相似文献   

13.
谢伟 《围棋天地》2007,(4):92-93
何云波先生以围棋作博士论文,探讨围棋与中国文学、艺术的关系。他的导师、四川大学的曹顺庆先生说,这是从形而下的角度,开辟一条进入中国文化的新的入径。而全书竭力想要回答的一个问题,也就是作为竞技性游戏的围棋,在中国古代是如何成为艺术,如何被赋予“道”的意义的,到20世纪,它为什么又会重新回归为竞技。  相似文献   

14.
周中全 《围棋天地》2000,(9):1-1,11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围棋黑白分明,交替落子,应该是最自然、最有序的一种智力竞技。然而在围棋空前繁荣的今天,各种围棋比赛尤其是世界性比赛的无序却使人产生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15.
日本围棋一直有一种唯美的文化色彩,注重构形,注重步调。“形”的美丑是许多棋手在思考下一手时的极其重要的标准,有宁愿输棋也不下恶形的实例。同时,由于海岛文化的特殊性,日本围棋有时也体现一种悲壮的“殉”之美。在这一点上,吴清源、林海峰、赵治勋以及后来的王立诚等人都不是其代表,真正能代表日本围棋的应该是大竹英雄、武官正树,应该是坂田荣男、藤泽秀行、依田纪基。  相似文献   

16.
战斗的力学     
题目图1(黑先)战斗中的身份仔细分析力量对比关系为了提高战斗的力量,仅仅练习进攻方法以及提高算路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准确地判断出在何处该进攻,在何处该防守。因为,围棋并非单纯“取地”的游戏,而是“进攻与防守的力学”。本讲座一直在研究战斗中的力量对比关系。所谓力量对比关系简单地讲就是要看是否有眼,如果一旦感觉到眼形不足,就要忍耐,先把自己的棋形走好,积蓄力量,为今后瞬间爆发做准备。这也堪称就是战斗的技巧。取材于两位业余四段棋手的对局。本讲座将检验诸位爱好者是否已经掌握了战斗的技巧。战斗中,最…  相似文献   

17.
围棋与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去年初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为棋类运动大举进学校拉开帷幕。围棋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相传有五千年的历史。杨振宁博士称围棋是:“人类最佳的智力游戏。”陈毅元帅曾题词:“纹秤对坐,从容谈兵……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在日本棋院更是把围棋“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列为围棋的教育大纲,日本的围棋五得也深受中国棋界的推崇。一、围棋在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围棋能陶冶情操,广交朋友,改善人际关系。下围棋需要静、…  相似文献   

18.
挑战智运会     
《围棋天地》2008,(19):102-103
最近看了一部不老不新的电影,艾尔·帕西诺的《挑战星期天》(Any Given Day,1999),是关于橄榄球的。帕西诺扮演的教练,在重要比赛前的一段四分钟演讲尤其精彩,虽然说的是橄榄球,但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围棋。橄榄球是“为每一英寸而战斗”,而围棋是“为每一目而战斗”。  相似文献   

19.
帮帮象棋     
在中国,谈到流行的智力竞技运动,人们都会提及“三棋一牌”,即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和桥牌。作为智力竞技的主管部门,中国棋院也是把工作重点放在这四项上,设有四个独立的业务部,而其它所有的智力竞技(游戏)都被统一归属到新组建的“综合开发部”进行管理。尽管如此,象棋在三棋中的地位却有点奇特,远不如它的两个兄弟围棋和国际象棋来得风光。在中国棋院,围棋和国际象棋都有长设的国家队,每年国内外的重大比赛络绎不绝。但象棋不然,代表象棋最高水平的特级大师都散落在各地棋院或体工队,只在有重大比赛时,他们才能见面。在象棋领导层中,也少有象棋界的代表,中国象棋协会主席由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兼任,而谁都知道王是围棋棋手出身,对象棋并不在行。没有国家队,没有自己的“代言人”,大赛又不多,象棋受到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任何竞技运动要想谋求自身发展,在纷繁迷乱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身的魅力,还要靠媒体的传播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进而得到企业的青睐和“输血”,象棋不过才开始介入这个循环的初级阶段。不久前曾有人问特级大师许银川,象棋与围棋的主要差别在哪?这位当今弈林第一高手的回答是:象棋缺少国际比赛。可以说这正是中国象棋特别是专业象棋难以解开的死结。  相似文献   

20.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6,(11):95-95
《LG虎之卷》一文的引语中称,古力和陈耀烨“在围棋强国韩国面前展现一个围棋大国的尊严”,说得太好了!看着韩国人在世界大赛上斩金夺银甚至包揽四强,即使作为最普通的棋迷,恐怕也能感受到最深刻的耻辱。好在年轻一代的中国棋手正在收复失地。打着锦绣的棋谱,读着铁血的文字,快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