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心     
王祖远 《大理文化》2014,(11):31-34
1“阿倍,你爸说他不上来了。” 母亲从三楼的廊外探进一头白发,蓦然现出的寥落身影打断了我正指导孩子吟诵李白的《秋浦歌》。那是一个秋日,我在母亲满布皱纹的一脸明镜中,觅见了秋霜。  相似文献   

2.
春风猛烈     
一 认识唐沁之前,我还沉浸在有生以来最大的悲伤中. 96年高考失败后,97年的高考就成了我必须拿下的一役.没日没夜地苦,做梦都在背书刷题,熬得人比黄花瘦,照照镜子,都会心疼镜中人.原以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照我省统测的成绩来看,最差也是本科保底,冲一冲,重点大学也有七八分的胜算.可谁曾想,最后拿到手的还是一张轻飘飘的专科录取通知书.我不禁悲从中来,恨自己无能,而更大的悲痛则是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妈.我妈一个人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最大的希望就是我能用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作为一记耳光狠狠回击我爸一下,以此证明她的苦尽甘来和我爸的卑鄙无耻.我两岁时,他们离婚.从我懂事起,我爸就活在我妈的各种黑化中:道貌岸然,心狠手辣,披着羊皮的狼!要不是我,你早被他送给别人了!我妈说这些话的语气,好像他们从来就没有爱过.知道我和你爸为什么离婚吗?只要我不听话,我妈就会闪着泪光痛心疾首地指着我说,就是因为你!这招杀手锏果然厉害,每次都能够让我瞬间做回听话的孩子.是的,我害怕我妈那些散发着陈腐味道的抱怨,它们包裹着一个病孩子不堪的过去和即将到来的糟糕.那是我的丑陋,是我的赤身裸体和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3.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便爱上了美术,也不知是什么使我陷入了艺术这一美妙的世界里.那是十年前秋日里的一个晚上(时间虽长了,可还记得很清晰).当时我上小学二年级,老师经常布置写小楷.一天,我爸拿出了我的小楷本开始翻阅,我看见他眼里闪现出惊奇的目光,脸上露出平时很难看到的微笑,并开始左一句右一句的夸奖我,说我的字写得特别好,叫我以后好好练字.我兴奋得叫起来,用比他响亮的声音说:"昨天,我们上美术课,我画得最好,得了最高分呢!"爸好像比我还要兴奋,亲切地对我说:"儿子,我为你感到自豪.画画是一种艺术,但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成绩.  相似文献   

4.
夕阳挂在梨树梢望西山岗时发现夕阳挂在了院里的那颗残损干枯的梨树上,如一个无法缝合的圆。我睡在父亲的床前,几天前还在电话里和我谈笑风生的父亲,现在静寂无声地躺着,眼睛半睁半闭地,仿佛看不到儿子正站在他的床前。我喊了几声爸爸,但是他没有理我,他不管我的焦急和不安。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相信缘分。我与台湾著名学者金荣华先生,中间隔着浅浅的海峡。他在那头,我在这头。上帝安排我们成了同道。论年岁,我徒长他三岁,自然是兄长;论学问,他比我优秀得多,不能相提并论,故我一直称他为先生。我与金先生,是名副其实的亦师亦友。人的一生中,有些记忆是无法磨灭的。我与金先生初次见面的情景,时隔30年,至今还清晰地铭记在心。那是1986年夏,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应中  相似文献   

6.
境界(十题)     
痴情 我刚走到滨河公园的凉亭,就听见有人喊我.我举目一望,那儿全是像我一样的老头儿.我正欲往前走,又有人喊我:老兄!我止步一看,喊我的人,是文友老孙.于是,我朝他走去. 好久不见老孙了,半年前,他正在家里伏案写作,突然,头一歪,滑下地.少时,他醒过来,连忙给儿子打电话.没多会,儿子赶到,急忙送他去医院.医生说,老孙轻度脑溢血,得住院治疗.于是,在医院留医10日,才出院回家.出院时,医生说,要注意休息,不能太累,近期,最好别写文章;不能做剧烈运动,只能散步.老孙家就在滨河公园附近,每天,他都到滨海公园待一会,晒晒太阳.好长时间,没动笔.  相似文献   

7.
搭车人     
“玛丽,亲爱的,准备好下吗?”桑帕思从楼梯底下喊着他的女儿。“爸,您走吧。我刚洗完头,等会儿才能干。然后我还得熨熨我的牛仔裤。”玛丽在楼上屋里大声地说。“我可不知道牛仔裤还得  相似文献   

8.
看上去总是那么年轻的钢琴家丹尼斯·李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他生气勃勃,和蔼可亲并且颇为健谈。每当他自我介绍时,总是十分认真而又坦诚地说:“我是丹尼斯。”这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人们都早已认识他了。别人问及他的年龄时(有人记得在过去的亚洲音乐会上他经常被问及这个问题),他便微笑着回答:“我的年龄不过在16岁到60岁之间罢了。”然后又狡黠地补充道:“这是好莱坞影星的隐私权!不过我可不是利伯雷斯。”这位风趣可亲的音乐家在伦敦住了25年,是他  相似文献   

9.
闵惠泉 《寻根》2023,(1):88-91
<正>最近有两件事让我对名单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一是同学的大姐接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公子李中清的电子邮件,他在准备给其父撰写传记时,发现李政道1946年去美国时轮船乘客的名单,同船上有华罗庚教授等名人。同学的父亲燕京大学讲师、清史学者王锺翰也在这条船上。这一年华罗庚37岁、王锺翰33岁,从西南联大毕业赴美留学的李正道19岁。一张1946年的乘客名单,  相似文献   

10.
教子风波     
芬 (唱)自从二嫁到东村,常为儿子起纠纷。常言晚母难做人,可怜我苦命陈素芬!“小青匆匆上,四下望。 青 哎,我爹呢?我爹呢?  相似文献   

11.
母亲     
正都说女儿和母亲是前世的仇人,这句话用在我和母亲身上是最贴切不过了!我和母亲的缘分一直不太好,从我记事以来到现在,我们母女俩就一直喋喋不休地争执。三十多年了,我感觉自己已经很疲倦,母亲也在一天天地苍老,可是我和她之间的争执却从没有停止过!母亲四十多岁才生我,我还有两个哥哥,他们都比我大十多岁。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母亲抱怨:生了两个儿子都很乖,唯独女儿太磨人。母亲说我小时候很爱哭,哭声大得快把天都喊破了,我整日整夜地哭,  相似文献   

12.
亚历山大·大仲马的传记作者指出,大仲马是法国一位最勇敢的将军之子。他从小就学会跳舞、击剑和打枪。十一岁时,他幻想的是战刀、佩剑、长枪、短枪。他不愿呆在家里,总喜欢跑到森林里去生活。他脾气暴躁,自尊心极强。我不止一次地重读《三剑客》、《基度山伯爵》作者的传记,真为大仲马无穷的精力所惊讶,为他的慷慨无私而振奋,为他对朋友的忠诚而欢欣。我还痛心地看到他那病态的自尊心,那时常发作的  相似文献   

13.
坚守梦想     
我朋友蒙提在圣思多罗有个养马场。我常借用他的房子举办募款活动,为危机青年项目募集资金。上次活动时,他在介绍我时说:"我想告诉大家为什么让杰克借用我的房子。这故事跟一位年轻人有关,他的父亲是位驯马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从一个马厩到另一个马厩、从一个赛马场到另一个赛马场、从一个农场到另一个农场、从一个养马场到另一个养马场,结果,男孩的高中学习时断时续。一次,老师让他写一篇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常对我谈起他的第一次恋爱。他说,她名叫萨布拉·皮博迪,是一个黑发、黑眼、象男孩一样顽皮的姑娘。他们是多年前在新罕布什尔州塞勒姆时的同学。作为一个年仅十二岁的愣小子,他给她写情书。追求姑娘的人还不少,因此她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后来,他离开了  相似文献   

15.
这位86岁的英国人是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中国科技史权威。“好了!你终于就要看到李约瑟博士了,”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的守门人指示我去这位历史学家住所的方向时说,“整7点他一定在那儿,非常准时。”的确如此,当我在这清新的早晨踏进那座16世纪建筑风格的庭院时,这位86岁的汉学家正在草坪上散步。他身高6英尺以上,肩膀宽阔稍有弯曲,手持栎木手杖,步履缓慢稳健,而且看上去年龄只有70岁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尽管父亲的暴力和仇恨思维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但是查克·埃伯拉希姆却成长为一名和平主义战士。此文选自其撰写的《恐怖主义者之子》(The Terrorist’s Son)一书。1990年11月5日,新泽西州克利夫萨德帕克母亲将正在床上熟睡的我摇醒,"出事了,"她说道。我当年才7岁,是一个胖乎乎的孩子。我已经习惯了在黎明前被叫醒起来做祷告,但向来由父亲来做这件事。母亲是从来不管的。那天的夜晚11点钟,父亲还未回家,近来他总是在泽西城的清真寺待到很晚很晚。可他毕  相似文献   

17.
一如今,不光都市人,连很多乡村人,也在失去大自然的护佑。那种存在于野外大自然的细腻、温情、善良和深情,正在悄悄遁失。一位作家说过,为了抵御这种遁失,他常去读一本书,那就是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我手里的这本书《大自然的日历》,包含《大自然的日历》《林中水滴》和《大地的眼睛》三部作品。读着这无比美妙的文字,我感到大自然纯净而清新的律动和情感——正从这本书中流淌出来,让呆板、干涩和隔膜的心,得到一丝一丝的滋润和抚慰。普里什文是一  相似文献   

18.
父亲时常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那无限的爱,然而,他以他所能采取的最好方式庆贺我一生中的历次大事件。父亲第一次送我鲜花的时候,我只有9岁。我学跳踢趾舞己有六个月了,当时,学校正准备一年一度的演出会。作为初学者合唱队的一名兴奋的队员,我十分清楚我那低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创下了数十万元的年收入。他是一个生意人,却在事业发展势头正好时做了一名小小的村支部书记。他是一名"村官",却视百姓为天,真正把百姓顶在头上,放在心里。——题记我不后悔我的选择他叫刘秀文,今年47岁,是弥渡县苴力镇苴力村委会的党总支书记、主任,有趣的是在苴力向人们打听刘秀文,总会  相似文献   

20.
<正>凯文·洛克利医生的诊所开在埃克里斯顿。一天,一个惊慌失措的年轻人径直闯进他的办公室:"医生,请您救救我……我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的声音听上去虽然有些虚弱,但十分焦灼有力,让人充满了恐惧和痛苦。"请不要着急,坐下来慢慢讲。"洛克利医生边拍着他的肩膀,边安慰道。年轻人慢慢擦去额头的汗,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他叫托米,今年31岁,硕士毕业,有一个漂亮温柔的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