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首先分析带r音的和不带r音的口音的演变过程和动因,接着分析/r/从辅音演变成元音在发音、分布和音系学方面的动因,最后解释"连音变读"r现象。分析显示带r音的与不带r音的口音的区别在于后者处在词中弱读位置的/r/的发音不同,在辅音前或词尾的/r/蜕化成央元音//并入前面音节的核心,形成–r音节和–re音节,而带r音的口音中辅音前和词尾的/r/发卷舌音。/r/和//具有共同的底层形式,作首音为/r/,处在韵中则为//。/r/的发音特性、音段响度、在音节和音步的位置以及音节分析和轻重音节能解释处于各种位置的/r/和/r/的变体以及/r/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中国英语语音教学的实践出发,系统对比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音位的异同,指出英国音有24个辅音音位,20个元音音位;美国音有24个辅音音位,23个元音音位。  相似文献   

3.
英语的辅音丛是英语语音学习的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时的难点之一.本文立足于英汉音节结构的对比研究,从二语习得的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辅音丛中出现的辅音空缺、音位变体和加音问题,旨在为二语语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比较英语音节首音和尾音构成的分析模式。SSP简明实用,符合英语的语音配列倾向,其限制性比GP的多元素性程度条件、CVCV模式和“合音”分析模式强。GP准许原则的框架下,英语的音节结构为CCVX,sC和sCC中s与后面辅音不属于同一音节的分析解决了英语语音配列允许的sC、sCC组合和词尾辅音丛违背SSP的问题。语言倾向采用两辅音之间响度距离更大的首音丛、OCP、MSD等原则和发音、构词方面的因素能解释符合SSP的辅音丛为何未成为英语的语音配列允许的组合。  相似文献   

5.
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元音与韵母进行对比、辅音与声母进行对比、语调与声调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语言在三个方面的差异,阐述了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旨在提高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英语音节音位与汉语音节音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音系统。英语和汉语在音节构成与组合、音位数量与性质等方面都存在异同。汉语音节通常是辅音加元音,英语音节的最大特点是有各种辅音群;英语单元音其音长可造成意义的区别.汉语单元音数量少,每个音要承担较多的功能;英语双元音两音相对独立,汉语双元音浑然一体;发英语三元音时气流为强-弱-强,汉语为弱-强-弱;英语辅音清浊的对立为“区别性特征”,汉语的送气、不送气的对立为“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PETS口试中的减音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音是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语音错误。通过对PETS口语语料库中的减音现象进行标注和统计,发现学习者口语中的减音错误,以[MI]最为常见,减音类型以辅音减音最明显。根据这一结果,本文探讨了减音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语音知识是语音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音知识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音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英语语音,更有效地模仿英语语音语调,更准确地接受英语语音信息. 一、掌握并规范letter sound 英文26个字母分为元音和辅音,其中元音只有5个,即a,e,i,o,u,其余字母均为辅音.对于大多数辅音来说,它们的发音是一对一的,而有少数几个辅音字母,每个字母有两个或以上的发音.26个英文字母都有自己的字母名称音和在单词中的发音.  相似文献   

9.
辅音字母n在ng、nk、nx等字母组合中的不同发音揭示了鼻辅音/η/的常见读音规则。本文解答了一些长期令很多英语学习者困惑的英语读音问题,并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颇有实效的与/η/有关的语音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语音素质影响着初级英语学习者语音能力的形成以及其他英语技能的发展。研究发现晋南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语音知识和语音素质存在较大的问题,如元音失准、清浊辅音混淆、辅音群塞音、语调平淡等。主要原因是语音知识欠缺、汉语语音负迁移作用和晋南方言的影响。解决问题需要多环节的关注。教师自身采取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自我和相互纠正,语音理论学习要和实践相结合,高等师范英语专业语音课程学习也要有所改革。做好语音教学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中小学英语教师语音素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渗入“课程思政”理念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想政治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其综合素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理念是提高教师的创新评价体系,树立“以生为本”观念。高职英语教师可在公共英语课上渗透“课程思政”理念,促进学生思想和德育上的发展。文章论述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论"的本体观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体现在历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语法词汇为本"和"阅读为本"的教学偏差。个中原因错综复杂,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部分专家学者的坚守,也有学生水平的局限,更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反拨。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自主化、个性化,从共核英语教学的"基础论"走向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论",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然之路。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出现的“费时低效”现象,从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入手,详细分析了语言习得中“输入”与“输出”相互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观及实现平衡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是学生英语基础差,应用能力难以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第一课堂进行“满负荷”快乐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创设校园英语软环境;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设第三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三通两平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核心理念,它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在分析"三通两平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索"三通两平台"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重视程度,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制定激励方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李弢 《民族教育研究》2007,18(5):114-119
高等英语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教育观念。"整体语言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策略。本文通过介绍"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原则,结合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及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学教学观是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和全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所建构的"以文本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观认为文学教学的基础是正确把握文学教学的本质,关键在于文本的选择,核心是微观解码、由文本之"内"转向文本之"外"以及师生互动交流,具体措施有借鉴文学理论、文学教学与生活、创作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最后的归宿是道德教诲。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英语新课程改革应实现以下“五个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知识与情感相结合”“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相结合”“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必修学分与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五个结合”体现了《课标》中所提出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五个方面的精神,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提出“快乐学习”的理念,并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写作评改教学中,同伴反馈已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反馈方式。研究表明,同伴反馈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问题。以"最近发展区"概念为依据展开的大学英语写作同伴反馈有助于提高同伴反馈的有效性。同时,它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