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际大学留学教育无论在人员流动还是在学术交流、利益收获方面都存在不平等现象,发展中国家处在不利的位置。本文通过对当前国际留学教育现状的描述,分析留学活动中的不平等因素,并对未来国际留学教育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国际大学留学教育无论在人员流动还是在学术交流、利益收获方面都存在不平等现象,发展中国家处在不利的位置。本通过对当前国际留学教育现状的描述,分析留学活动中的不平等因素,并对未来国际留学教育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基于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优惠的留学政策,吸引学生的留学选择.近十余年来,韩国政府制定出系列的留学拉力政策,有效促进了国际留学生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借鉴韩国国际留学生教育政策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我国留学事业的发展,需要扩大中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完善"一站式"的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2004年在爱丁堡举行的首届英国国际教育大会上,英国文化协会教育推广主任尼克·凯姆等在会上发布了“关于国际学生流动的最新报告”。报告认为,美国仍是世界各国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国。在英联邦国家中,去英国留学的学生最多,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数量次之但在飞速增加。在欧洲,德国和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辅导》2015,(1):65
我们的目标是促进美国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相信教育能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初、高中留学美国的优势·赢在起跑线!·提前投资获取美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回报!·大幅提升入读美国名校机率!·保证100%入读美国大学!·美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高度接轨!咨询报名电话:020-86569000QQ咨询:2940629837请关注新浪微博:@美国千禧广州办事处我们是千禧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广州办事处,我们的服务包括:国际教育项目合作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ject  相似文献   

6.
2003第四届北京国际教育展上,马来西亚教育部携马来西亚留学代表团前来参展,马来西亚留学是各国留学代表团中为数不多的政府组队带团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教育部与中国教育部多年来都保持着亲密的  相似文献   

7.
海外传真     
中国学生圣加仑大学国际论坛展风采40名中国学生日前参加了第34届瑞士圣加仑大学国际论坛年会,中国由此成为本届论坛年会参加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年会上,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发表了《教育——人才资本的投资》的演讲。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董欣提交的论文《繁荣手则》,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分析了繁荣和发展的辩证关系,被评为年会优秀论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发展与繁荣的挑战。千余名来自世界各国政界、经济界、金融界的领导人以及200名全球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奖者出席论坛。19名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以及21名在外留学的…  相似文献   

8.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成立于1996年,是直属于教育部的非营利性事业法人单位。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和外国公民来华留学的组织、资助和管理等工作,以促进中国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 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基金委直属的从事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构。其宗旨是“服务社会、培养人才”。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自费出国和来华留学、开展各类培训和广泛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中心”在获得国家有关从事自费出国留学服务的资格认定后,进一步完善了项目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推行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增设国际教育课程,扩大人才相互交流,加强科研多边合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培养国际人的素质,各国相互承认学历,推行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国际互联网建设,实行网上交流与合作。推行大学教育国际化要正确处理与民族化的关系,国际化要依赖于民族化而存在,民族化又借助于国际化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英国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的教育历史悠久,素以标准严、质量高著称,研究生教育尤其如此。面对当今教育市场的国际化,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调整教育政策,吸引国外生源,英国当然也不例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英国各大学纷纷采取措施,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赴英留学,又加之原本就名校林立、专业类别多、学制短(尤其是讲授式硕士)、社会  相似文献   

11.
Understanding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decision to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s essential for education providers to better cater for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enhance their attractiveness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ilst there has been extensive research on the reasons wh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ndertake cross-border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otivations for enroll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ssociate degree programmes are still under-researched. Drawing 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3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China,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pathway to higher education appear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motiva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undertak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ssociate degree programmes. In addition, prospect of immigration,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previous academic performance, agent's recommendations and relatives' and friends' advice are amongst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students take into account in their decision to choos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ssociate degree programmes. This research also examines why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ve chose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a dual-sector university ov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s. It found that the flexibility to articulate to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of the programme, practical training and favourable location are key issues that these students draw on when making their decision to study in a dual-sector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2.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以来便致力于国际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国际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经历了国际理解教育、发展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和平教育等形式。之后,国际上多有全球教育的提法。任何一种教育的发展都和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也同样和国际、国内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i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practices and representations that constitut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hil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as provided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and benefits for nation‐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e question the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which inform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port industry. The ‘brand identities’ of receiving or host countries imply that they are welcoming, respectful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have a well established intellectual history, in contrast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mbodied experiences. There is also a tendency to represent and regar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 disembodied learners. We conclude that these disjunctures between disembodied representations and embodied experiences are undermining the kinds of cosmopolitan sensibilities tha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laims to provide.  相似文献   

14.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环节。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来华留学生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经历了主动调整、“入世”后迅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服务国家战略三个阶段。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来华留学生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逐渐优化。但与留学生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仍存差距。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需要补齐短板,完善留学生服务配套措施、创新趋同化管理制度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进一步建设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全面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全民教育与全纳教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教育领域中最为突出的三大教育思潮。这三大国际教育思潮最初分别源起于成人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领域与特殊教育领域,最终扩展到了整个教育领域。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体现了国际教育思想逐渐向全面化、民主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而这些发展趋势又集中反映了国际教育思想发展进程中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社会发展与国际教育相互关系变得广泛与深刻,国家已成为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有影响力的行动者.作为国际教育竞争的基石与国家经济竞争力领域的关键结构,学生国际流动被视为促进国家公共外交与培养全球竞争力人才的重要政策工具.全球范围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国家政策呈现既复杂又不平衡的特点.以国际教育战略与项目计划为发展先导、参...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校长高级研修班"于3月在香港大学举行.在全球面临金融海啸冲击的形势下,研修班探讨了以下主题:全球金融危机下继续教育的发展机遇及对策;国际视野中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改革;国际远程教育的发展和趋势;国际网上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香港继续教育的质量保证机制;香港远程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实践;香港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把学术研讨和实地考察有机结合,这次研修班组织参加者考察了香港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  相似文献   

18.
数字公民教育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的关注。国际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的比较分析对于公民教育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体系架构、总体目标、发布机构与起草人员、内容比较四个维度,分析国际上七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结果发现,当前国际数字公民教育政策文本呈现出教育主体多元、教育内容动态更新、教育目标鲜明、政策制定多方协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速度加快,拉丁美洲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留学生教育。然而,在留学生教育国际市场竞争中,拉丁美洲却面临着招生渠道少、生源流失严重、语言沟通障碍等方面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以及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为此,拉丁美洲需要采取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一体化、开发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等有效举措,进一步推动留学生教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本针对我国加入WTO向高等教育新形势,提出了合理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参与世界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等机遇。提出了更新观念、开展多种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办学、加强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以及人格教育等措施。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