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一段时间,刘函一直跟妈妈闹着说自己不想上学了。其实他刚刚上了一年级,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就受不了了。他告诉妈妈说,学校里太没有意思了,没有幼儿园好!妈妈问他幼儿园有什么好,他说:“幼儿园里可以玩啊,每天老师都带着小朋友到院子里去活动。可学校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即使是课间休息时间老师也不允许出去玩,这多没意思啊!”妈妈听了刘函的话,觉得孩子说的也有道理,就到学校去找老师问个清楚。老师解释说:“学校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SHOUCE9 / 2001里太怕出事了,所以才不敢让孩子们到外面去活动,如果出…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我班上男学生徐冠群的阿姨气呼呼地跑来找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問她。她气憤地指着校門口說:“这孩子怎么得了!每天叫他上学,他总是背着书包在外面玩,連书都搞丢了。今天我送他上学,他死活蹲在外面地上不肯来。老师,只有请你去叫他一下吧!”阿姨央求着。  相似文献   

3.
上一年级的儿子有了新的变化:我的家在郊区的大学校园里,儿子在市区上学,为了上学每天往返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我担心儿子太累,于是和他商量着到学校附近去租房子住。没想到,儿子非常不同意,反问我:"妈妈,你想到那么吵闹的地方去住吗?"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周末儿子做完作业,有些时候更喜欢在家里玩而不是到楼下找小朋友玩。我曾经劝他出去玩,但是没想到儿子却说:"妈妈,这会儿我就想自己  相似文献   

4.
王宝琪 《下一代》2014,(12):8-9
牛顿小时候很聪明,但读书并不用功,都把心思用到做手工、想问题上去了。上小学那会,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小牛顿却在玩着他的小飞机,两只小手在桌子底下不停地动,老师讲什么他一句都没听进去。放学了,小牛顿背起书包第一个冲出教室。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没人管了,可以痛痛快快地玩。直到天黑,小牛顿才慢悠悠地回家。每天都是这样,不用心学习,小牛顿的成绩当然差了,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倒数第一。同学们都嘲笑他,在老师、同学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笨孩子。  相似文献   

5.
3岁时的大宽是一个让大家都喜欢的漂亮、可爱、聪明的男孩,有的老师特意到他班里来看他,特别喜欢逗他玩。4岁的时候,他变得特别逆反。无论老师要求他做什么,他都会反着做而不管对错,几乎每天都会受到老师的  相似文献   

6.
问:我的儿子现在正在上小学五年级,他一天到晚就知道跟老师和家长作对。他从来都不学习,老师和家长让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在他的眼里,上学就是很多朋友在一起玩。在学习上,他惰性也很强,嫌写字太累,学习成绩都不及格。我们工作很忙,这个孩子上学比较早,而且一直是在那种半寄宿式的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7.
杨志强 《家庭教育》2007,(11X):26-27
园园4岁.刚进幼儿园时哭闹过一阵子.后来又挺愿意上幼儿园的。但是.上个月有一个星期和父母出去旅游.没去幼儿园。结果回来后.每天早上醒来就嚷着不去幼儿园,到了幼儿园就大哭,比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哭得还凶。妈妈每天都“狠心”地把他交给老师.转身就走.但心里却很矛盾;怕他哭得太厉害.反而有抵触情绪.会越来越不爱上学了。此时是坚持送他上学.还是先在家里待一段时间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带着孩子回国探亲,亲朋好友都热切地询问美国孩子放学后干些什么。我谨以母亲的身份,谈谈在美国公立学校上学的孩子,他们在放学之后都干些什么,也许能对老师和家长有所启发。记得我的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天下午2点半左右,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回来了。他把书包一放,就在外面玩。我叫住他:“先做家庭作业,再去玩。”  相似文献   

9.
乐乐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上学读书对他来说很没意思。这个想法一点也不奇怪,不少小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表面上看起来,上学读书要起早,每天要做各种习题,哪有上公园那么快乐呢?可是不读书,不上学,你哪来的知识呢?游乐场每项娱乐都有详细的说明,不识字怎么玩都不知道,那多没意思啊!  相似文献   

10.
啰唆先生传     
<正>你知道全世界最有名的人是谁吗?他可是人人皆知的哦!他姓啰名唆。他的嘴巴虽然和大家长得一模一样,但他的话似乎永远说不完。他最爱说:"啰唆是非常好的。"他小时候去玩游戏,制定的规则那叫一个多,足足说了一个小时,伙伴们都等不及了,他还说:"啰唆能提高语文能力。"最后谁也没有兴趣玩了。他上学的时候,老师让他回答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可他颠来倒去一直回答到下课。老师说他浪费时间,他却得意地说:"看,我是多  相似文献   

11.
每天上学,他都要骑上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那是一所镇办的中学,离他家大约有20多里的路程。几间破旧的校舍坐落在一个山坡上,四周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槐树,偶尔会有几个学生在眼前经过。他常常抱怨造物主的不公,为什么把他生在这里。电视中,他看到的教室都是窗明几净的,自己却在这样一个低矮的房子里学习,心里很不平衡。一到傍晚,在昏暗的灯光下,同学们几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老师依然坚守岗位,讲得认真负责。  相似文献   

12.
刘学济是我班一个又淘气、又调皮的小朋友。老师照顾不到之处,他就调皮捣蛋,欺侮小伙伴,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老师特别亲热。有一天,我带他到我家里来玩。他是那样听话、乖巧,好像是换了另一个人。以后他常常到我家里来玩,有时还叫他妈妈一同来,他对他妈妈说:“张老师家里什么都好,电视是老师家好看,菜是老师家好吃,糖也是老师家里甜。”每次总是玩得不肯回去,在他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自从到我家来玩以后,刘学济打人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因为他知道,不听老师话的孩子,老师是不要他去玩的。在幼儿的心灵里,老师是最可亲近的,也是最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13.
3岁时的大宽是一个让大家都喜欢的漂亮、可爱、聪明的男孩,有的老师特意到他班里来看他,特别喜欢逗他玩。4岁的时候,他变得特别逆反。无论老师要求他做什么,他都会反着做而不管对错,几乎每天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小朋友也逐渐疏远了他。大宽从此变得沉默寡言,愈加逆反了。老师对此束手无策,家长也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4.
案例l:有一个才23个月的小女孩上托儿所中班,上学已快一个月了,每天上学,托儿所里除她外哭声一片,因此她连续三周都拿了小红花。可上学第四周的一天,老师把她母亲叫去训了一通,起因是那个小孩领着另外一个小孩从他们三楼的教室,在教师无人看到的情况下,经过两道铁栅栏来到园内的活动区滑起了扶梯,等老师发现后已经半个小时过去了。案例2:有一位班主任特会批评人。一次,这位老师正在上课,后排同学问前排同学几点钟了,前排同学回头说:“没戴表,别问了。”结果正好被老师看见了,下课后老师把他带到办公室,开始一系列的教育:从上课时讲话说到纪…  相似文献   

15.
张薇 《家庭教育》2009,(7):68-69
男孩多多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妈妈为多多的教育问题感到苦恼烦心。多多的问题之一是注意力不集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难以超过5分钟。无论做什么事,作业或吃饭甚至玩,总是一心二用,同时要玩一些别的东西。老师也反映他上课容易走神,连体育老师都觉得他上课不认真。(虽然老师提问他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另一个让妈妈生气的问题是,他的日常行为:起床、刷牙、洗脸、叠被子、吃饭、完成作业、整理书包等,每天都需要妈妈反复叮嘱提醒,而且妈妈心平气和地提醒他,他还是无动于衷地玩,常常要惹得妈妈怒吼起来,他才会慌忙做事或吓得呆若木鸡。上学以来他已经丢掉好几次水瓶了,有一次差点儿连新发的校服也丢了。妈妈也想耐心地与多多交流,但多多总是不自觉,每天同样的事情都要妈妈反反复复地提醒,语气轻了,他又不当回事情,语气重了妈妈也觉得对孩子和自己都不好。妈妈希望多鼓励孩子,可是他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让妈妈找不到可以表扬他的机会。妈妈很困惑:到底该如何教育多多呢?  相似文献   

16.
第一道菜:歪解巧释贝多芬告诉我们,背了就有很多分。你们在这里不好好上学,就是‘三坑’政策:坑爹、坑娘、坑老师。十分简单,就是10分简单,剩下的90分都很难。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但遗憾的是,最后把他所有的学生都弄死了。  相似文献   

17.
园园4岁,刚进幼儿园时哭闹过一阵子,后来又挺愿意上幼儿园的。但是,上个月有一个星期和父母出去旅游,没去幼儿园。结果回来后,园园每天早上醒来就嚷着不去幼儿园,到了幼儿园就大哭,比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哭得还凶。妈妈每天都"狠心"地把他交给老师,转身就走。但心里却很矛盾,怕他哭得太厉害,反而有抵触情绪,会越来越不爱上学了。此时是  相似文献   

18.
我实习的班上,有个学生叫艾进,常常打其他同学,老师无论怎样批评他也改不了。有一次,我同他谈天,得知他家离校很远,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六点钟上学,步行一个多小时到校上课。听他说到这里,我由衷表扬了他:“你真有毅力,李老师要向你学习。”当时,他胸脯一起一伏,很激动。我随即又说了一句:“艾进,要是你不再打同学就更好了。”的确,那天他比平时表现好。我抓住这个转机,在以后的日子里多次肯定他的优点,引导他用自身的优点克服缺点,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由此,我觉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年轻同事来到布鲁塞尔后,就把孩子送进了当地的幼儿园。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每次见到老师,听到的都是对孩子的赞扬,从未从老师那里听到孩子的缺点。对此,同事颇有些感触,认为这里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确有不少可取之处。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比利时学校的教育情况。在这里,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均没有国内流行的评选各种“好学生”的做法。老师基本不对学生施加压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较国内“平等”得多。一个男孩随家长转到这里读书后,原来不大喜欢上学的他居然爱上了学校,说比在国内上学“有意思”。学校没有评选…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题词。但,这是谁的题词,为谁题的词,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今天,这里刊登一个感人的故事,你读了这个故事一定会深受教育。1951年5月3日,陈永康8岁。"老师都去集中学习了,我们放假。"他家住在苏州古城阊门外,到金阊小学只要十来分钟。"放假没事干,我就去爬城墙玩。"解放初期,古城处处是解放军的身影。陈永康说,上课时,老师每天都会重复反特务的内容,让他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