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外的收获     
新学期大班的第一节美工课是折纸———气球。当我教孩子们折完最后一步并吹起来的时候,我问孩子们:“像不像气球?”孩子们都说“像”,紧接着有个孩子说:“还像小灯笼。”我细看也觉得确实像个小灯笼,当时我的脑子一闪:如果再将气球做成小灯笼不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美工活动吗?它既是本次美工活动的延伸,更是一次升华。虽然我的备课计划上并没有做“小灯笼”这一步,但我决定领孩子们做一做,试一试。我开始有意识地往“做灯笼”上引:“老师也觉得它很像个小灯笼,怎样才能更像一些呢?”沉默了约半分钟,杨尚东小朋友回答:“把它挂起来就像了。…  相似文献   

2.
智取汽球     
那天的体育课上,我提前拿了几只讲课要用的气球,还没有来得及吹起来,就发现少了一只。我问孩子们:“谁拿走老师桌上的气球了?”没有人回答,再问还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一位教师在“统计”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六一’就要到了,你们想怎样装扮我们的教室?”在孩子们想出了要买气球时,教师马上问:“买哪几种颜色的气球?”“我想买红色!”“我想买绿色!”……天真的孩子,多彩的颜色,我想孩子们的答案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可奇怪的是当孩子  相似文献   

4.
[课堂回放]教学片段一:飞扬的气球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串五颜六色的气球,显然这是精心准备的。一群二年级的学生看到如此美景自然跃跃欲试。于是教师遂了孩子的心愿,放手将气球抛向人群。一个个轻盈的气球在孩子们手中不断飞扬。也许,这群可爱的孩子已经久违了这般轻松的课堂。教学片段二:沉重的气球在语文课上玩,这可能吗?尤其是在有200多人听课的课堂上。接下来的一幕果然在预料之中:“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上课了吗?”年轻的老师温和地说。顿时教室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此时,调皮的气球已经乖乖地被掌握在老师的手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知道看图写好几句话的关键之处就在于给“几句话”安排一个恰当的组合顺序。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学习如何把“几句话”组合好。★思路导航★第一种常用的组合:先定位后介绍画面上无论画的是静物、植物、动物,还是人物,都有个位置的问题。比如一个气球,是在空中飘动,还是在人手里拿着;一个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家里;一株向日葵是刚发芽,还是成熟期……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位置”,既指地点,也指时间,有时还包括这个事物归谁所有,这个事物属于什么类别等。当我们写“几句话”时,从介绍画上的事物或人物的“位置”开始,就是“先定位后…  相似文献   

6.
猜猜看     
小铁和小青在街上打气球.大华见了,问:“你们一共打了几只气球?”小铁说:“10只。”大华又问:“你们各打了几只呢?”小青说:“猜猜看。”大华说:“这样吧,小铁你把你打掉的气球数乘以2,小青你把你打掉的气球数乘以3,再把两个数加起来,告诉我和为多少,我就可以猜出你们各打了几只。”小青小铁算了一下,结果为26。大华果然说出他们各打的气球数。你知道小铁、小青各打了几只气球吗?  相似文献   

7.
心中的阳光     
请听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次,几个淘气的小男孩儿想为难为难达尔文,就故意把蚂蚱的腿、螳螂的头、蜻蜓的翅膀和知了的肚子接在一起,然后,一本正经地问达尔文:“先生,您知道这叫什么虫吗?”达尔文一看就明白此虫是四种昆虫的组合,如点穿它的“身份”将会使孩子们大失所望,如回答“不知道”,又会使孩子们因满足而得意,于是故作惊讶地问一句:“天!我的孩子,你们捉住它的时候,它是不是正在嗡嗡地叫?”孩子们回答:“是的。”达尔文马上笑笑:“那就对了,它叫嗡嗡虫。”孩子们听了,不由得暗暗叫苦,但也深切地感到面前的科学家亲切无比。真佩服达尔文,…  相似文献   

8.
心中的阳光     
孩子淘气,这不足为奇。那么,如何看待淘气的孩子?是横眉嗤之以鼻,还是报以灿烂的微笑。请听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次,几个淘气的小男孩想为难达尔文,就故意把蚂蚱的腿、螳螂的头、蜻蜓的翅膀和知了的肚子拼接在一起,然后“一本正经”地问达尔文:“先生,您知道这叫什么虫吗?”达尔文一看就明白,此“虫”是四种昆虫的组合,如点穿它的“身份”将会使孩子们大失所望,如回答“不知道”又会使孩子们因满足而得意,于是故做惊讶地问了一句:“天!我的孩子,你们捉住他们的时候,它是不是正在嗡嗡地叫?”孩子们回答:“是的。”达尔文马上笑笑:“那就对了,它…  相似文献   

9.
邻居     
美术活动的内容是画自己所在幼儿园的邻居。教师先让孩子们想想自己所在的幼儿园都有什么邻居。话音刚落,就有两个孩子同时大声地说:“门口的大树是我们的邻居!”教师没有直接作出反应,而是举例来引导孩子们理解什么是邻居:“天天,你住在几楼?哪个房间呀?”“我住在407。”“那405和406就是你的——邻居!”“老师,307也是我的邻居,我的好朋友住在那里。”这一引导还真管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报告自己住在几楼几号,自己的邻居是谁,也都知道幼儿园的邻居有超市、理发店、银行、麦当劳餐馆等,但再也没有人说出像大树那样有生命的物体了。那两个…  相似文献   

10.
一块小黑板     
早上,孩子们入园的时间有早有晚,晚到的小朋友总要问:“老师,今天我们练习什么呀?”我只好一个一个地去回答他们,也顾不上指导孩子们活动了。一天下午,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怎么样让每个小朋友不用问老师,就能知道早上锻炼什么内容?有的小朋友说:“早上老师告诉我,我再告诉其他小朋友。”有的小朋友说:“我们下午就想好明天干什么。”黄迪说:“把活动画在黑板上,我们一看就知道了。”我一听赶紧说:“这个主意好。教师找一块小黑板,如果明天要拍球,我就画一个娃娃拍球,再写上数字,就表示练习几次。练好后再选别的活动。”全班小朋友都拍手赞成。第二天早上,他们一来都跑到小黑板面前看看,然后认真地锻炼去了。小小黑板“解放”了我,使得我有时间专心观察指导孩子们的活动了。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们,你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好吗?”我曾无数次地问自己,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然而最近我却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并不好,甚至是一塌糊涂!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采撷于全国小学数学名特教师的课堂实录中。)“”和“△”有规律吗?课堂上,教师在引导二年级的孩子找规律。同学们兴趣高昂,非常投入!最后是一道记忆闯关题:师(出示):你能记住吗?(师隐去图形)生:能记住!一面红的,一面黄的,一面红的,一面黄的……师:你们为什么能记得这么快?生:因为它们有规律呀!师:那么你知道第10面、第95面旗是什么颜色吗?生:知道,…  相似文献   

12.
心中的阳光     
请听一个美丽的故事。一次,几个淘气的小男孩儿想为难为难达尔文,就故意把蚂蚱的腿、螳螂的头、蜻蜓的翅膀和知了的肚子接在一起,然后,一本正经地问达尔文:“先生,您知道这叫什么虫吗?”达尔文一看,明白此虫是四种昆虫的组合,如点穿它的“身份”将会使孩子们大失所望,如回答“不知道”,又会使孩子们因满足而得意。于是达尔文故作惊讶地问一句:“天!我的孩子,你们捉住它的时候,它是不是正在嗡嗡地叫?”孩子们回答:“是的。”达尔文马上笑笑:“那就对了,它叫嗡嗡虫。”孩子们听了,不由暗暗叫苦,但也深切感到面前的科学家亲切无比。真佩服达尔…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介与设计理念】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让感到“真没意思”的他,“高兴地笑了”。这是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窗前的气球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这是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儿童公园中的活动情境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伴随着精彩的画面的呈现,老师提问:“谁能根据画面的内容,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计算出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相当高。生①:“坐在草地上的有几个人?算式是3+2+4+3=12。”生②:“开赛车的有几个人?算式是2+2+2+2=8。”生③:“放气球的有几个人?算式是1+2=3。”生④:“划船的有几个人?算式是4+3+3=10。”教师点击一下鼠标,学生的答案就显示在屏幕上。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可以得到“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评价;当学…  相似文献   

15.
放假前,我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张《假期守则图》,图中画了许多未着色的气球,让家长根据孩子们的表现给气球涂上不同的颜色。 假期结束,孩子们返园了,他们开心地谈着假期中的见闻。 “小朋友。你们《假期守则图》中的气球一定涂得很漂亮吧!”我有意地鼓动孩子们回忆寒假的生活。 “我有一只黑气球,那是我吃饭时将一碗肉扳翻,弄脏了身上的新衣服。”严玟佳因为有一只黑气球而非常难过。 “我有三只黑气球,一只是因为没有收拾玩具,另一只是客人来了我没礼貌,还有一只黑气  相似文献   

16.
案例描述:(一)生活是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快乐演示识记“母”生:我觉得就像妈妈抱着我。(有几个孩子在偷偷地笑,又似乎觉得不像。)师:(一顿,略作沉思)她想得多好呀!(教师抱起一个刚好在身边“嘀咕”挺不服气的小女孩)你们看……生:(孩子们乐了,尤其是被教师抱过的小女孩,激动地高举手)老师,我知道了那笔画就像妈妈温柔的手臂。  相似文献   

17.
案例: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情境出示“投沙包比赛”情境图:比赛规定,在2分钟时间内,谁投进筐中的沙包数多,谁就获胜。按照这个规则,1、2、3号运动员同时在画有白线处的起点向同样标有1、2、3号终点处的筐中投沙包。随着比赛的结束,画面中呈现以下信息:1、2、3号运动员分别投了16个、11个、12个沙包,终点处的1、2、3号筐外分别有9个、3个、6个沙包。通过阅读画面,同学们对“谁赢了”这一问题的一致看法是:“算一算每人投中几个,就知道了。”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探究每人投中几个的问题。要求“1号运动员投中几个”,应该怎样列式?“16-9…  相似文献   

18.
唐翠娥 《湖南教育》2003,(21):49-50
一、建立面积的概念解决问题一:给这幅画装上多大的玻璃合适,必须先知道什么?学生有这些回答:要知道画的边长、知道画的周长、知道玻璃有多大、知道玻璃要多少钱。教师告诉学生要知道“画面”的大小才好。反思:教师想利用课件导出“画面大小”这个结论,但学生的回答都不入围。在学情估计不足的情况下,教师一时不知如何引导,又不敢轻易否定学生的思考,最后干脆置之不理,出示“画面大小”的结论。而实际上,教师只要丢掉教案中的缺陷,每个学生的想法都可以巧妙地被引导到“画面的大小”上来。如先知道画的边长、周长,可以得出画面大小,或者知道…  相似文献   

19.
一、引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方工整、缓慢地板书1、2、3、4、5五个数字。学生齐读一遍后,问:“5比4多几?” (5比4多1)教师接过学生的话说:“因为5比4多1,所以5就站在4的后面。那么,5的后面是几呢!”(学生齐答:6!)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宣布本节课题,并板书“6”字。【注:新课的导入是一门艺术。这里我们不采用一般教师惯用的卡片、小黑板等教具从复习旧课中去引入的办法,是因为教师在缓慢书写的过程中,学生  相似文献   

20.
徐演 《考试周刊》2014,(27):161-161
<正>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过去,每人买了一个气球,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的气球跑开了。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一个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能卖我一个气球吗?""当然可以。"老人慈祥地打量了他一下,温和地说,"你想要什么颜色的?"他鼓起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这个黑人小孩,随后递给了他一个黑色气球。他开心地接过气球,小手一松,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老人一边看着上升的气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