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从事科学研究、致力科研管理工作所必需的一种精神。作为一名研究者,王东辉兢兢业业,长期扎根于植物发育生物学技术领域研究,在原位杂交实验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将这项技术传授给了众多科研学子们。作为一名科研助理,她事无巨细,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条。她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高峰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女性科研工作者而言,为之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尤为巨大。许颜清正是这样一位女性科研工作者中的年轻代表,没有出国经历,但为实现心中的科研梦想,始终坚强地行走在崎岖蜿蜒的科研道路上,并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许颜清是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一名年轻的副教授,她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耕耘多年,到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工作之后,在学院教育部簇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带动下,她转向主攻多酸化学研究方向,并把它和她原来的配合物研究方向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程昌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力学专家,1937年生,四川重庆人。半个世纪来,她一直战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为我国的教育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近日,记者专访了程教授,畅谈这五十余载力学科研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4.
"假药"也能斗病魔家住纽约的乔安娜,最近竟然被医生用"假药"把困扰她5个月之久的失眠症治好了。她对媒体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真实的经历。在治病之初,医生给她开了一小瓶药,说是效果很好。告诉她只要每天睡觉前1小时吃一  相似文献   

5.
王然所从事的是充满玄妙的天体物理学,眼前的她,优雅中透着知性,就是这样一位温柔如水的女性,在天体物理研究上却可以有穿透坚硬磐石般的韧性。她背后究竟有怎样故事?记者带您走近天体物理学家王然。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合成、聚合物材料高性能化、聚合物基微纳复合材料、合成胶粘剂研制……细数起来,这些词语难免流于枯燥。不过,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王霞可不这么认为,在她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这些问题早已汇成涓涓溪流,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颜宁被人称为"最美科学家",她却对此不以为然.在颜宁看来,最美的是自然之美和科学之美,如果非要跟自己联系起来,还可以加上人生之美和生活之美. 颜宁的人生确实是美的,她未满30岁时就被聘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和博导,在2012年1月,她又成为霍华德·休斯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得主之一.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时,从事过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在2007年10月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后,"白手起家"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带领一个科研小组从事膜蛋白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人生之道?""第一是叫你去行,第二也是叫你去行。 "人生若如禅,定是这样一种坦然行路的面对;科研若如禅,亦当如是。在李丽东不算很长的科研生涯中,也充满着这种自然与坦然的禅意,得失莫记,一路且行。  相似文献   

9.
侯兴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4):303-305,324
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成立于1956年。40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特别是为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当年“两弹一星”到今天的“龙芯”CPU,计算所显示了她不凡的科研实力。1998年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计算所按照中国科学院的整体部署和新时期的办院方针,不断凝练科研目标,确立中长期发展规划,急国家之所急,想产业之所想,努力塑造中国信息产业的基础和高技术研究领域的“领头雁”形象。5年来,计算所取得一系列具有重大显示度的科研成就,如研制成功我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1…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头乌黑微卷的长发,略有些单薄的身形,还有清秀的脸庞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这是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王霞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文静、温和、秀丽。然而,只有真正熟悉她的人才知道,这个能够在光电成像与光电检测领域苦研多年,并取得一系列成就的科研女子,并非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娇柔。事实上,出生于中国甘肃的她,骨子里一直透露着一份超乎常人的坚毅和韧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娘子"。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人的一生中,如能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并为之奋斗,获得满足,便是最幸福的事情。在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授张丹丹看来,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勇于探索,便是她人生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张丹丹的求学以及科研之路,优秀总是如影随形。从"误打误撞"步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随后又转入心理  相似文献   

12.
在科研和发明创造中,不少人进入一种误区:垂青大题目、大项目,对小题目、小项目不屑一顾.殊不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之不小也!  相似文献   

13.
正与傅东静老师的交谈,让人如沐春风。她时不时迸发出的爽朗笑声,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心中满满的幸福感。从事科研以来,这份幸福感与满足感一直在伴随着她,让她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之中,静心探寻寒武纪生命的演化。约5.3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即"寒武纪大爆发",被认为是生物演化历史上的三大谜题之一。而寒武纪以前的生物  相似文献   

14.
《知识窗》2010,(10):32-33
阿黛拉是一位神奇的女子,她美丽、可爱,但她同时又是一位职业冒险游记的记者。一位美丽的女子往往和冒脸格格不入。但她不仅工作出色而成功,面对困难的时候更是百折不挠,充满智慧。在如今的职场来说,她这样的职业人士不可多得,是真正的“白骨精”。  相似文献   

15.
王涵 《科学中国人》2014,(10):65-6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医学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纳米技术的引进将给生物医学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在研究和治疗人类重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之星——张峰教授。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副院长,张峰教授向记者介绍说,纳米生物医学是利用纳米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问题的交叉研究学科。  相似文献   

16.
闫莹莹 《知识窗》2013,(19):61-61
柴静刚当记者时,去采访一位孤独症儿童的母亲。她是带着一种拯救弱者的心态去的,原本以为,对方一定会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把她这个无冕之王奉为上宾。没想到,那位母亲根本没把她这个大记者当回事,而是冷冷地说:“我不想跟别人谈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她曾历经12个春秋培育出“军需1号野大麦”品种,发表论文逾百篇,科研教学成果屡屡获奖,所建基地备受领导关注,国家领导人曾重点视察。在科研与教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她,是人生路上一位坚定的跋涉者。  相似文献   

18.
冬日的北京,天寒地冻。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记者却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这温暖,来自一位兢兢业业的科研人,一位胸怀仁爱的医者,一位循循善诱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柴静刚当记者时,去采访一位孤独症儿童的母亲.她是带着一种拯救弱者的心态去的,原本以为,对方一定会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把她这个无冕之王奉为上宾.没想到,那位母亲根本没把她这个大记者当回事,而是冷冷地说:"我不想跟别人谈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范卫波  李秀芹 《中国科技信息》2004,(24):198-198,192
就一所高校的党委机关报--校报而言,她既是学校党委的喉舌,也是广大师生言论的窗口,是联系领导和师生的纽带,就此而言,她处于领导--校报--师生的中介地位;另一方面,对于一张拥有广大记者、撰稿人和读者的报纸来说,她处于作者(包括编辑、记者及其他撰稿人)--校报--读者的中介地位,同时又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