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平 《青年记者》2008,(1):75-75
中央电视台自己搞了个“2007年全国观众抽样调查”,发布调查结果,宣布全国电视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前20名中有18个是央视自己的栏目,其中前三强是《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同一首歌》。尽管央视强调此番调查的客观、公正和准确,但还是引起很多人的质疑。甚至有网民挖苦说,央视一年正经到头,终于忍不住搞笑了一回。[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城市台是靠本土新闻和电视剧起家的,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当年,城市台在绝大多数家庭的电视机上被设定为“第一频道”,曾经万人空巷的《渴望》、《刑警本色》、《过把瘾》以及引进剧《血疑》、《坎坷》等无一不是在城市台播出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体的迅速发展,观众对电视剧的青睐早巳不再为城市台所独享。  相似文献   

3.
张欣民 《新闻三昧》2006,(12):46-48
我当过大报的通讯员,曾为《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写稿,也当过企业报通讯员,为《首钢报》写稿;我也当过《首钢报》记者,现在又供职于《中国冶金报》。做新闻工作,最苦恼的是“不知道写什么”,也就是手里没有可供采访报道的新闻线索。我们每个人活动的范围都是很有限的,有时我们可能在新闻现场,但大量的新闻发生时,我们不可能事事在场,一个记者是这样,一个通讯员也是这样。所以,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有限的范围里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地写出新闻报道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谈谈如何发现新闻线索。1、处处留意,周围时…  相似文献   

4.
张玉 《中国档案》2007,(9):65-68
近年来,反映清宫故事的《还珠格格》、《宰相刘罗锅》、《雍正王朝》等影视作品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浓厚兴趣,随之热播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清宫秘档》、电视科普讲座百家讲坛更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特别关注。这反映出广大群众渴望了解历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备受瞩目的《如懿传》,还是好评如潮的《延禧攻略》,都能够先后引发观众追剧热潮。本文研究认为,这两部同题材、不同叙事视角的宫斗剧热播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内容制作上精美绝伦,不仅都有实力演员和自带IP流量,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共鸣;二是宣发渠道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三是迎合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人们在观剧过程中或喜或悲地看见了"自己"。  相似文献   

6.
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关爱我们身边这片海》(《秦皇岛日报》)的系列报道里,连续发表了8篇报道,正是表达了秦皇岛人对家乡的关爱深情。  相似文献   

7.
詹未  唐善蓉 《视听界》2005,(6):93-95
美国很多电视节目都是按季播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电视系列剧、真人秀类型的电视节目,如我们熟悉的《老友记》、《绝望的主妇》、《幸存》、《学徒》等,播放的进度都是以“季”来计算的。《幸存》第10季在2005年5月份播出尾声部分,平均收视观众达到2080万人,在家庭中的收视份额达到67%,在18-49岁的人群中收视份额达到43%,收视率排名也仅次于《美国偶像》、《犯罪现场》和《绝望的主妇》。  相似文献   

8.
刘颖 《新闻窗》2012,(2):75-75
综艺节目是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形式,一般有主持人主持,同时还有现场观众参加,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使观众放松身心,给生活增添乐趣,因此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综艺节目都很受观众欢迎的,比如我们的《春节联欢晚会》、《星光大道》、《快乐大本营》等都是收视率非常高的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9.
徐立刚 《视听界》2005,(6):88-88
我从1970年开始涉足广播领域,在新的挑战面前,多么渴望有一本广电人自己的刊物啊!1986年元月,独树一帜的《视听界》在人文荟萃的江苏诞生了,从此,她成了我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视听界》引领我在广电战线不断成长,我做广播新闻工作是半路出家,当记者、  相似文献   

10.
数一数全国各地每年召开的纪录片研讨会,查一查各种广电业务杂志刊登的有关纪录片的论文,算一算各家电视台为纪录片投入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再点一点纪录片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电视圈内的人都知道,纪录片被厚爱了。纪录片是火过一些日子。上世纪末,因为《望长城》《东方时空》《生活空间》,许多观众都惊呼“这种节目好看”,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知道这类节目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纪录片”,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故事新编》23篇散文诗中,有9篇是关于梦的故事。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做梦是潜意识的表露形式。人在睡眠中,理性处于松弛状态,被压抑的潜意识就有了可乘之机,以梦的形式活跃在人的大脑皮层,甚至以梦话的形式发出声音。关于《野草》的写作动机,鲁迅曾说为自己而写,这说明鲁迅在《野草》中所表达的,都是自己意识中最潜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5,(4X):32-32
选题点评:焦波,用他的照相机,做了一件让每个为人子女者震撼的事情。他永远留住了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透过照片,都能看到自己父母颤微的身影,看到一种无言的震撼。在这个纷杂重利的社会里,能让如此众多的人集体潸然泪下,是多么地让人慨叹。《俺爹俺娘》“恰似寻常一首歌”,一首能够抵达人性感情深处歌,触动了读者心底要为爹娘尽孝那根最脆弱弦!  相似文献   

13.
韩泽 《视听界》2001,(4):48-48,29
两年多以前,江苏有线台在创办大型娱乐节目《非常周末》取得成功之后,不顾鞍马劳顿,立即转过身来,筹办另一大型节目《地球村》。这是与《非常周末》迥然相异的一个节目。《地球村》关注的是新闻话题的阐述,而不是寻找怎样让人开心的点子;它的参与者多为学者专家,而不是歌星笑星;它对观众的期待不是一屋子笑声,而是每个人的专注与深思。两年来,《地球村》与《非常周末》  相似文献   

14.
闵虹 《新闻爱好者》2001,(11):37-37
河南电视台推出大型谈话类栏目《沟通无限》已经一年,相对全国从央视到各地方电视台谈话栏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突破。因其栏目所渗透的人文关怀、价值追求,以及它对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的关注,受到观众的喜爱。从已播出的节目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视野更加平民化。她用一种直观、轻松的座谈———对话加点评的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如《老外侃中国》、《成长的季节》、《足球,我为你疯狂》、《胖子们》、《跳槽》等都不是靠卖点、明星效应,而是靠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的交流、展现来吸引观众。如…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影视界似乎没有婚外恋就不成剧.模式化作品前仆后继:从1999年一部《牵手》首次进入央视荧屏之后,引发影视狂潮,《难舍真情》《一生倾情》《让爱作主》《一声叹息》《危险真情》《结婚十年》《保卫爱情》《渴望激情》等,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影视剧中展现过多的三角恋、四角恋。  相似文献   

16.
施清 《青年记者》2007,(24):103
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人物》、《艺术人生》、《乡约》、《大家》、《走遍中国》等均以不同的人物来源、人物概念、人物设计元素,以全面、综合、深入、立体、全景式的体验风格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以人说服人、以人打动人、以人感染人,使观众获得了最珍贵的电视艺术解读,享受到心与心交锋所蕴涵的生命价值,情与情碰撞所带出的生活玄机。  相似文献   

17.
电视娱乐化已成为当今一大趋势,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综艺大观》、《正大综艺》、《艺苑风景线》曾让无数观众激动不已。之后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娱乐节目铺天盖地,层出不穷,吸引无数观众的眼球。尤其是近几年来,真人秀节目日益风行,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和江苏卫视《绝对唱响》为代表,掀起了电视节目娱乐化的狂潮。  相似文献   

18.
不可回避,很多人选择《大清相国》,是源于窥探王跃文笔下满清官场的渴望。王跃文自己也说,写历史小说,他赞同的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将兴奋点聚焦于官场的我们,暗中希望他借古讽今,期待他含沙射影,希望能读到一本充满古今贪腐秘闻和秘诀的教材。  相似文献   

19.
李佳琳 《新闻世界》2010,(5):200-200
《渴望》是中国第一部室内剧,剧中刘慧芳和王沪生这两个在道德上对立的人物形象,契合了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对道德滑坡、功利思想的痛恨之情。本文通过对《渴望》中三首具有符号作用的乐曲进行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这部电视剧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铭 《新闻窗》2006,(4):13-15
一 2004年9月,当印刷精美、内容新颖的《新报——消费购物指南》(以下简称《新报》)出现在贵州的报摊上时,并非每个人都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