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局部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按照国家SFDA颁发的《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局部血管刺激性、肌肉刺激性、溶血性和全身主动过敏性试验.结果:①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耳缘静脉点滴给药浓度为0.3mg/ml,给药容积为2.0ml/kg,对试验兔血管无刺激性;②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肌肉注射给药浓度为15mg/ml,给药容积为0.5ml/只时,对试验兔肌肉无刺激性;③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药物浓度为0.3mg/ml,在体外试验条件下无溶血反应及红细胞凝聚反应;④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致敏剂量为1.5和4.5mg/kg,激发剂量为3.0和9.0g/kg时,对豚鼠无主动全身过敏性反应,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试验条件下无血管和肌肉刺激性、无溶血性及过敏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Michaelis-Menten型消除动力学(简称米氏型消除)是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较常见而重要的一类。乙醇、苯妥英、茶碱、水杨酸盐等的体内过程都具有这类动力学特性。在一次给药下,描述血药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动力学方程都是非线性微分方程。因而在多次给药下(临床药物治疗通常都需多次给药),相应的C-t方程难以导出。为拟订最佳剂量方案,必须了解在多次给药下,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稳态血药浓度的高低。作者导出了平均稳态浓度方程,以及达到稳态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此外,提出了临床  相似文献   

3.
四氧嘧啶致小鼠、大鼠糖尿病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小鼠和大鼠诱导糖尿病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模型的稳定性.方法1分别对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60、70、80mg/kg和对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30、40、50mg/kg,测定不同时点小鼠和大鼠的血糖值及体重.结果60、70和80mg/kg四氧嘧啶剂量均可导致小鼠糖尿病模型,但70和80mg/kg剂量组小鼠死亡率较大,而60mg/kg组小鼠糖尿病模型稳定;30mg/kg四氧嘧啶剂量不能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40和50mg/kg四氧嘧啶剂量均可导致大鼠糖尿病模型,但四氧嘧啶50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率较大,只有40mg/kg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稳定.结论:造成小鼠和大鼠糖尿病模型最佳剂量分别为60mg/kg和40m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明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辅以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空腹血糖值大于16.7mmol/L的大鼠随机分6组:糖尿病模型组、大明胶囊大剂量(200mg/kg/d)组、中剂量(100mg/kg/d)组、小剂量(50mg/kg/d)组、对照药罗格列酮(0.8mg/kg/d)组。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30天后,HE染色和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RT-PCR方法测定L型Ca2+通道α1cmRNA和K+通道KV4.2mRNA的表达。结果:大明胶囊可改善2型糖尿病所引起的LVSP、+dp/dtmax下降(P0.05),降低LVEDP、-dp/dt-max水平(P0.05),以中剂量作用最明显;形态学显示大明胶囊中剂量减轻了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剂量还可缩短注射SNP和PE后血压恢复时间以及增加NTS区c-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个数。结论:a.大明胶囊通过影响KV4.2和α1cmRNA的表达改善Q-T间期和P-R间期的延长;b.大明胶囊可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结构的重塑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及人参皂苷Rg1为研究对象,考察灌胃给予大鼠复方血塞通滴丸的混悬液后的体内药动学过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三七总皂苷粉对大鼠灌胃给药作平行对照试验,考察合并给予葛根与山楂对三七总皂苷在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浓度,监测药时数据,用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吸收较好,且出现双峰现象,经药动学拟合均属于一室模型,而人参皂苷Rb1在5-6h才检测到,且达峰浓度较低,经药动学拟合属于二室模型。结论:葛根和山楂中的有效成分对三七在体内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关附胺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本文建立检测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可用于关附胺醇的体内定量分析。药动学参数AUC、Vc、T1/2 CL8分别为(6.01±1.63)mg hL-1,(1.21±0.21)L·kg-1、(1.91±0.16)h、(3.82±0.95)L·kg-1·h-1。实验结果表明,关附胺醇在大鼠体内吸收、消除较快,该药不易造成体内蓄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桑芪首乌片对正常大鼠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平均体重305.8g,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桑芪首乌片高剂量组(1.692g/ml)、中剂量组(0.846g/ml)、低剂量组(0.423g/ml)、卡托普利组(0.832g/ml),按照1ml/100g大鼠灌胃标准,依次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与等体积的溶媒(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连续灌胃15d后,1次/d,应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大鼠左侧颈总动脉血压。结果:桑芪首乌片0.423、0.846、1.6 92g/ml三个剂量组大鼠血压分别为83.89±8.26、93.42±4.1、102.44±10.17mm Hg,与空白对照组和卡托普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芪首乌片对正常大鼠血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对实验性偏头痛的防治作用。方法:⑴对模型小鼠挠头次数影响的研究:昆明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双苯氟嗪(Dip)1、3、10mg/kg三个剂量组,按10mg/kg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注射液造模给药后,观察记录10min内小鼠挠头的次数。⑵对模型小鼠痛阈的研究:合格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双苯氟嗪(Dip)1、3、10mg/kg三个剂量组,按0.4mg/kg皮下注射利血平造模灌胃给药,热板法测定痛阈值。结果:⑴双苯氟嗪(Dip)可以减少造模后10min之内偏头痛小鼠的挠头次数。⑵双苯氟嗪(Dip)可以提高其痛阈值。结论:双苯氟嗪(Dip)可明显地减少偏头痛小鼠挠头的次数,提高其痛阈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药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1)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多柔比星所致大鼠心脏毒性的预防效果及机制。方法: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治疗组(多柔比星联合心脉隆组)与对照组(多柔比星组),每组16只。对照组每周1次静脉注射多柔比星2mg/kg,共10周;治疗组每周1次静脉注射多柔比星2mg/kg联合心脉隆注射液3mg/kg,共10周。观察大鼠心功能、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型脑利钠肽(BNP)。结果:对照组化疗后心脏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清BNP水平较同组化疗前增加,较治疗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较同组化疗前及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大鼠SOD较化疗前降低,MDA含量升高,较同组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减轻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有望成为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受试药白介素-18融合蛋白(IL-1ra-Fc-IL-18bp)和对照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Enbrel对继发全身性迟发型变态反应(多发性关节炎表现)的预防作用。方法:以10mg/ml Freund’s完全佐剂皮内注射大鼠左后肢足跖,诱导出现局部急性炎症反应。致炎7天后给予不同剂量的IL-1ra-Fc-IL-18bp,以及对照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mg/kg)和Enbrel(10mg/kg),给药间期14天。自致炎10天起逐日观察佐剂引起的继发性后肢踝关节肿胀和多发性关节炎表现。结果与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mg/kg)组表现出明显、并且持续的预防继发病变作用。Enbrel(10mg/kg)组的预防作用较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轻,且停药后病情有反复。60~240 mg/kg的IL-1ra-Fc-IL-18bp未表现出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恩诺沙星缓释注射液,并对其缓释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恩诺沙星缓释注射液,考察制剂的沉降体积比,重新分散性,通针性,pH值和渗透压等各项质量指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和家兔体内药动学实验评价制剂的缓释性能。[结果]制备的恩诺沙星缓释注射液稳定,具有良好的通针性,pH约为7.04,渗透压约为0.267osml/kg。体外试验中,恩诺沙星缓释注射液在0.5h的累积释放率仅为20%,直至12h累积释放率才达到80.2%。恩诺沙星缓释注射液主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是:清除率CL为1081.561±267.35 ml!h-1,Tmax为4h,体内平均滞留时间MRT为34.271±9.316 h。[结论]制备的恩诺沙星缓释注射液符合注射剂的要求,体内外试验均表明制剂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氟苯尼考单剂量注给药在鸡体内药动学规律建立微分方程动力系统模型,借助Matlab数值模拟分析鸡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为其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生理药动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药物在器官和组织内的药动学过程,提供难(或无法)通过实验获取的药代参数(如代谢速率常数等),预测和外推药物的药动过程和提供内剂量经时过程,在药代药动层面辅助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体外实验数据选择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化合物,降低候选药物的淘汰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强身合剂与生理盐水对大鼠血液、生化值及内脏器官(心、肝、脾、肺、肾上腺、胸腺)重量的比较研究.方法:将SD大鼠60只分成3组,给强身合剂10.0和20.0g/kg(指含生药量)剂量,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1天,每周称体重一次,给药结束时采血测定血液指标和生化指标.解剖后,用电子天平称各个脏器器官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SD大鼠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Cr、BUN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系数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身合剂10.0、20.0g/kg组连续给药31天,其血液血清生化指标及胜器系数与给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火麻提取物(EFC)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衰老大鼠认知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月龄的雄性大鼠48只,分为6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D-gal模型组、EFC(200mg/kg)预防组、EFC(400mg/kg)预防组、D-gal+EFC(200mg/kg)组、D-gal+EFC(400mg/kg)组,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的测试。结果:D-gal模型组大鼠搜索平台潜伏期增加,寻找隐藏平台的路径更曲折。而EFC(400mg/kg)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潜伏期明显缩短,寻找平台的路径则比较简单。这些结果表明,EFC可以有效地预防由D-gal引起的大鼠空间记忆障碍。结论:火麻仁提取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D-gal致衰老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具有节律性导致药物动力学在各时间发生改变。药物动力学的改变与药物治疗有密切关系。本文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方面讨论药动学与用药的关系,得出药动学对增加药效,减少副作用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7.
陈辉  沈子龙 《科技通报》1993,9(5):310-314
用~3H-黄岑甙作为示踪剂,研究了“蚌毒灵”药物在三角帆蚌体内的分布、吸收及排泄.实验结果表明,在给药后,药物广泛分布于肝、内脏团、斧足、鳃、外套膜等组织中,而且在病原体主要侵入部位——肝、鳃、斧足的药物浓度较高,药物浓度顺序为:肝>鳃>斧足>内脏团>外套膜.以不同剂量给药均有较好的吸收,并呈现一定比例.药物清除半衰期t1/2=25.67h.  相似文献   

18.
纳米硒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以亚硒酸钠为对照,研究了纳米硒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岭南黄公母混合雏780羽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 mg/kg 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基础日粮作对照。结果显示:(1)纳米硒添加浓度在0.20-1.0 mg/kg胸肌滴水损失始终保持在低峰平台。硒源添加浓度在0.40-1.0 mg/kg硒时,纳米硒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2)硒源添加浓度在0.10-0.40 mg/kg时,两种硒源对胸肌G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0.50和1.0 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GSH-Px 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硒源添加浓度在0.40-1.0 mg/kg硒时,纳米硒组T-AOC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3)不加硒的空白组胸肌硒含量显著低于加硒组。硒源添加浓度在0.10-0.30 mg/kg时,两种硒源对胸肌硒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0.40- 1.0 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胸肌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ein 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要宽于亚硒酸钠,高剂量添加时比亚硒酸钠更能提高肌肉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肉的滴水损失;肌肉硒沉积率优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9.
治疗药物监测是临床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定病人治疗用药的血浓度或其他体液浓度,根据药动学原理和计算方法拟定最佳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包括药物剂量、给的时间和途径,以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有效而安全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复制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小鼠模型,探讨广西产五指毛桃不同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7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Vit E)组(100mg/g),五指毛桃水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五指毛桃醇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在给药30d后,计算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小鼠血清MDA含量及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结果:五指毛桃可显著增大衰老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并不同程度提高衰老小鼠血清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降低小鼠血清MDA水平。结论:广西产五指毛桃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