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泉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现行宪法颁布实施16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组织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但与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不相适应的情况。政府机构虽经多次改革,但仍然存在政企不分、政府包揽过多,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下,机构重叠、队伍臃肿庞大,法制淡薄、行政手段主导,矛盾集中、忽视中介组织等问题。因此,政府机构必须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与现行宪法实施关系密切,机构改革必须遵循宪法的原则精神。确保宪法全面实施,努力建设法治国家,不断推进机构改革,总体目标一致,本质同一,其过程也应当很好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邓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67
1982年宪法深刻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是一部拨乱反正的宪法,也是一部浸染着宪政精神的社会主义宪法:它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事实上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纠正了\"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无产阶级专政,确立了受宪法和法律限制的人民民主专政;改变了党政不分的政权体制,加强了人民民主;建立了反对个人专制的硬性制度,维护了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它认真对待了公民权利,维护了人的尊严。1982年宪法的颁布与施行客观真实地宣示了社会主义宪政在中国的启航。 相似文献
3.
又一次成功修宪——论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的几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泉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5-8
根据中共中央建议,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了再一次修改,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此次修宪时机成熟,方式恰当,立意高远,是又一次成功的修宪,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整个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认真审议并通过了十四条宪法修正案。这是对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公布施行的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 相似文献
5.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谈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叶中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4):11-16
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1982年宪法的四次修改始终贯穿着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时代精神,体现着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的时代要求.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进行的第四次修改不仅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以来修改内容最多的一次,而且其内容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1982年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出了规定,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权保护体系不完整,缺少人权保护一般条款和人权受侵害时的宪法救济手段。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虽规定了人权保护的一般条款,但并没有规定人权受侵害时的救济手段。在论述我国的人权保护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人权保护体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我国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文章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高人民宪法意识、发挥人大作用、建立违宪审查制和实现宪法司法化、完善我国宪法体系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今后应如何加强宪政建设,树立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若干具体事实,通过唐山解放后50年的经济振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唐山经济的突飞猛进,对比唐山解放前70年经济的艰难移步,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振兴唐山和改革开放是繁荣致富之路的真理。 相似文献
9.
1987年6月23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迄今已整整20年了。20年前,我有幸被借调到国家教委,参与了《决定》起草的全工作过程。从对全国成人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开始,到起草和多次修改《决定》,直到1986年12月在烟台召开第一次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为止.历时一年多。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20年,本文对这一改革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课时、课程门类等方面的主要变化,概括并提炼出其重要举措及成就,包括建立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动力系统和制度保障,推动地方课程体系化,促进课程资源传输和利用等,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改革开放进程又是在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推进的。而新时期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仍然有赖于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仅是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前提,而且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推进器和加速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述高校体育改革要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并应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及与之接轨而进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太平天国文化与教育改革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林志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3):109-113
太平天国在其长达14年之久的革命斗争过程中,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对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了猛烈的冲击,而且在化和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太平天国化与教育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太平天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反映广大农民的利益和愿望,其化与教育改革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更体现了进步的平等思想;另一方面,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的化与教育改革又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并带有很大的落后性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目前仍处于试验性阶段,但改革正面临诸多困扰,也可说已陷入暂时的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就学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产生的社会阻力以及现行户籍政策本身在可行性方面的缺陷。我国目前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两种政策模式:集权式和分权式。但集权措施无力,分权模式过度发展,由此出现了种种问题。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应突出集权式的特点,并加强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校机制专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随着市场机制的成熟,目前机械人才就业出现转机.如何抓住机遇,扭转不利局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机械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关心机制专业发展的人们能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贺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2):39-44
以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界,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转型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即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时期和确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时期。30年的社会转型,大大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发展趋势看。内蒙古地区正在初步形成橄榄形的社会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7.
刘银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93-9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三农问题”的日益显性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全面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推行,成为当前减轻农民负担、构建和谐社会扣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政策工具。但是,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的配套政策保障实施。笔者以取消农业税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配套政策措施的局限性,提出了通过构建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维护税费改革政策可持续性的预想。 相似文献
18.
董军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2):50-5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党内外、国内外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回顾光辉历程,总结宝贵经验,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陶伟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1):64-67
经过二十多年对私人消费品领域的渐进式改革以后,我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到公共消费品经营改革这一新阶段,从技术进步和产权革新的角度来看,公共消费品经营必须以较快的速度推进,而且,从改革的历程来看,多年的渐进式改革后,现行经济社会体制下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已聚焦于公共消费品,这一领域已很难产生自生性改革,因此,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我国现在要慎行过去渐进式改革。 相似文献
20.
金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3):67-71
面对后官僚制的冲击与挑战,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对于后官僚制,既不能完全排斥,也不能硬性移植.而要深入分析其产生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从而构建既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