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教学语文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和他的学生塑造自己灵魂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情感就是生命的美,语文的智慧就是生命的智,语文的深度就是生命的深度。这,是我读完大夏书系中李镇西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魏志渊的《语文课》和王开东的《深度语文》之后的感受。教育类的书籍常常是枯燥而乏味的,但是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语文课》《深度语文》,我感受到的是崇高情感的熏陶,是人类智慧的洗礼,是生命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生命在语文学习中精彩,教师生命须在语文教学中精彩。教学的精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者的教学智慧。因此,智慧的语文课堂已成为诸多老师的追求。智慧的课堂上,学生活力四射,人们似乎听得见学生成长的拔节;智慧的课堂上,老师生命张扬,人们仿佛看得见老师成长的步伐。让阅读走向智慧,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是教师生命价值的追求。在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的引入都注意精雕细刻,或引发兴趣,建构情趣的课堂;或展示课件,显现文本的情境;或诱发情感,引入情感的世界……凡此种种,可谓煞费苦心,而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和其学生塑造灵魂的过程,语文的情感就是生命的美,语文的智慧就是生命的智慧,语文的深度就是生命的深度。朱光潜先生说过,所有的纯文学是诗意的,读韩军的《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即给你诗意的感受,对生命的虔诚,对语文的思索与厚爱,足显韩军对语文教学的虔诚,下面笔者谈一谈对这位名师的理解。一、个性的张扬、为人的自谦在韩军老师自我解说中,他写了这样的话语,"先  相似文献   

4.
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类的发展,更应该促进人类的发展,当今社会,“生命教育”是非常值得人们深入讨论的话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育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语文这门学科在渗透生命教育这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一、赏读经典美文,体悟人生之价值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在教学中,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比如,学生们读杜牧的《山行》,就能感受到大自然  相似文献   

5.
<正>读了李光烈老师的《让学生爱上语文》,心中很有感触。我想,要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学习,首要的条件是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语文教学。李光烈就是一位热爱语文教学的好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6.
<正>读一本好书,便会想象书后站着的那个人。想她窗下读书的姿态,想她凝神书写的表情,想她与人闲谈的语调,甚至会想象她从小路那头渐行渐近的模样。手头这本郭静娟的《就这样爱上语文》,是一个语文老师的成长感悟,不同于之前读过的同类书,越读越是喜欢。书前一帧作者小照: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也淡淡地洒在她身上,读至会心处时的展眉一笑,应该就是她生活中常有的样子吧。她恰好也喜欢摄影,喜欢或远或近的行走。繁华的特区城市深圳,她浅浅走过,  相似文献   

7.
八点钟左右,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李老师走进了教室。她穿着一身鲜艳的碎花连衣裙,提着一只鲜艳的布包。刚才有人介绍说李老师已经65岁了,不过我看她好像只有50多岁。李老师讲话的声音很好听,读的语调特别生动。听她读“河边走来一只狼”,我就好像真的看到了有一只凶恶的狼向我走来;而听她读“河边走来一只羊”,我就好像看到了有一只温顺的小羊向我走来。我小声地在座位上跟着学,可怎么也读不出李老师读的那种语气来。后来,李老师在示范读《桂林山水》中的一小节之前,她先请一位学员老师朗读一遍。我觉得那个学员老师已经读得…  相似文献   

8.
读过吉春亚老师的几本专著和她发表在各大刊物上的众多文章,如《新理念与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课切莫肥人田荒己园》《“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等,还听过吉春亚老师的许多课,无论是阅读课《小镇的早晨》,还是活动课《趣识对联》,无论是作文课《姓名蕴涵诗意中》,还是口语交际课《小荷文学社成立大会》……都向人们努力地展示着她鲜明且辩证统一“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理念。一、语文学科的特性是言语对于语文本质内涵的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吉老师对叶老先生的“语文”概念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她认为,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  相似文献   

9.
困窘的语文     
当了二十年的中学语文老师,瞩目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在学生中、在学科中的地位,感受语文教学的困窘,我心沉甸。一、困窘的课堂一学生说:一个人读《项脊轩志》时,我哭了;听老师讲《项脊轩志》课时,我却睡着了。语数英是主科,“地球人都知道”。但这三科中, 上课最没人听的,就是排在首位的语文;上课可以逃  相似文献   

10.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这三篇都是流露了强烈  相似文献   

11.
初识玫瑰是从《小学教学设计》上通过她的案例《朋友》,了解了她的灵动的、鲜活的、富有个性的教学的。解读玫瑰是两个多月前的事情了,两个月前先后读了《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记》、《创造生命的课堂》、《窦桂梅与语文课改的三个超越》、《玫瑰与教育》,了解了其人其文。今天再次捧读《玫瑰与教育》,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六(下)第15课。设计理念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早就认为习文的关键是感悟自得: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用到今天的教学中,就是通过自读、自思、  相似文献   

13.
孙玉芹 《宁夏教育》2007,(12):75-76
走近窦桂梅老师,倾心阅读她的《为生命奠基——实现"三个超越"》一文,文中谈到的"三个超越"是她在语文教改中独到而深刻的教学理念。窦桂梅老师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  相似文献   

14.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这三篇都是流露了强烈而真挚感情的至纯至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许庆丽 《广西教育》2012,(24):68-68
一直以来,我好像还没有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名家的教学专著。这次在陈特的推荐下,终于读完了窦桂梅老师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着她的文字,感受着她的思想,领悟她的语文教学魅力,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被她不老的激情,创新的思想深深地感染着、润泽着。  相似文献   

16.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陈情表》一直被当作一篇情感类文章来教,但阅读《陈情表》如果从“智”入手,体悟的空间会更宽,教学《陈情表》如果从“智”入手,教学流程会更顺畅。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场所,不仅是课程与教学的时空交集,更是学生获得生命体验的地方。程翔老师讲授的《将进酒》一课呈现了生命发展生态课堂的课堂范式。程老师打破常规,采用了"一读到底"的授课方法,分别以齐读、自读、诵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诗十二次,以"读"贯穿课堂始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给予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8.
赖建平 《小学语文》2010,(7):124-124
读了李吉林老师的《小学语文不能小看》(《小学语文》2010年第3期),深有感触:小学语文看起来似乎很“小”,可是她关乎万千世界,是以“大”;她是作家情感与智慧的产物,是以“深”;她以抽象的文字符号出现在小学生面前,是以“难”,因此小学语文不能小看。  相似文献   

19.
黄红梅 《广西教育》2013,(21):65-65,80
以读代讲,顾名思义,就是用读来代替讲。以读代讲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倡导多年,但在课堂教学中,理念与教学行为还是难以实现对接,原因在于教师对以读代讲的定位不够明确。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对以读代讲进行详细阐述。一、把读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下面是两位老师同时执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一课,对朗读教  相似文献   

20.
于漪老师是语文教师的标杆,学习于漪就是要追求一种高境界的教学生命状态.她锐意创新,做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者;她对学生倾注了爱,并且满是智慧;她学无止境,精益求精地增强专业实力;她的课浑然天成,融进生活,触目所及皆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