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Fauconnier与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实际上是Fauconnier所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此理论强调了概念整合就是将来自不同概念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概念整合网络的构建依靠跨空间映现的建立来完成,其特点是构建一个具有新结构的复合空间,同时与整个网络保持概念的连接。通过概念整合对西方幽默语言现象的个案分析,概念整合对语言现象进行阐释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揭示人类思维能力背后所隐藏的认知力。  相似文献   

2.
许多语言现象都是具有概率性和模糊性,因而不能用以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来解释语言的模糊性质及语言的使用状态。而以体验主义哲学为基础,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则能更好揭示语言在使用人群中的心理空间构建及意义构建。Fauconnier和同事发展了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用于探索意义如何在心理空间中映射、构建、整合。借助心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心理空间维度可以有效地分析汉语中"有"的复合意义构建。汉语中"有"涵盖了多个认知概念,彼此独立,而在表达中的使用几乎没有区别,构成一个综合认知整体,及复合心里空间。而在英语中并不存在一个对应的复合心里空间整合。  相似文献   

3.
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的阐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华丽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155-156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向人们介绍了语言内部及语言间的认知运作方式。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使用活动,与人类的认知活动分不开。译者在做翻译时,需要建构原文本空间和译者空间两大输入空间,两输入空间经概念整合产生的译文空间是具有创造性的合成空间。该理论对我们重新考察翻译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些争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荣针 《考试周刊》2009,(50):94-95
Fauconnier与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整合在自然语言的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们思考或语言交际时,意义的构建就会在概念空间内或在不同的概念空间之间进行心理操作,来自两个或多个输入空间的结构被部分投射到一个新的空间,并进行概念整合,由此人们得以理解语言尤其是创新性言语的意义。习语作为语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一直受到研究的重视,本文用概念整合理论对习语的理解进行了认知分析,主要分析了隐喻习语和转喻习语在语境中的认知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5.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双关语以简洁、生动、含蓄而又幽默等特点突出了新闻标题的联想修辞效果。概念整合理论是心理学中空间理论的发展,它从语言的生成过程出发,来剖析人类的语言思维模式。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并通过分析双关语典型的新闻标题实例,进而进一步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下的心理空间的建立、语义要素的互相映射以及合成空间的形成等动态过程,揭示了英语双关语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心理空间是我们说话和思维时无意识地用来组织后台认知运作过程的手段。概念整合就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在线动态语义构建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体育解说的成功,往往在于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语言不断为观众构筑虚拟的心理空间,观众通过概念整合机制的在线解读,从而获得视听和心理上对比赛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概念整合的理论属于认知理论学范畴,它在心理空间的理论中属于后起之秀,概念整合同时也是一种概念整合的理论,在合成空间的理论中认为,概念整合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认知过程,充斥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1],它能够揭示出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的真实认知过程。复合词在语言中十分的常见,该文就用复合词举例,说明了概念整合的理论在意义构建的方面有着巨大的阐述力。  相似文献   

8.
反语作为复杂的语言现象,其研究在近四十年里引起了各个相关领域的广泛兴趣和关注。心理空间理论发展到概念整合理论,成为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反语,发现反语的认知总是表现为:各种信息在整合过程中会与说话者的输入心理空间Ⅰ相冲突,经过整合后,才能得出输入空间Ⅰ是反语空间的结论,这为反语的认知提供了有效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张希静  董广才 《考试周刊》2011,(13):119-120
商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本文改变传统的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的研究模式,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学角度进行重新阐释。在概念整合理论四空间论的指导下,具体分析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中的地位及作用,为实现对模糊语言的深入理解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概念整合理论主张用动态的心理空间模式来分析语言意义的在线建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以该理论为依据对唐代咏蝉诗三绝进行认知分析,一方面论证了概念整合对诗歌解读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为中国古典诗歌解读提供了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19,(1):104-107
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研究认知语言的一个重要理论,《易经》各卦爻辞本身也是"观物取象"的典范。近年来,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研究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用概念整合来分析《易经》卦爻辞的英译,两者的结合有利于诠释《易经》的丰富内涵,在认知过程的输入输出两个空间之间加深对《易经》卦爻辞及其英译的理解,也拓展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义领域重要理论,在词汇解读方面各个心理空间的建立、相互间映射关系与概念合成机制的认知运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广义英语计算机术语进行隐喻认知阐释,旨在说明该理论在专业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认知能动性、逻辑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是在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空间的延续和发展,把心理空间作为输入空间,并对其进行认知操作。概念整合理念问世以来,被众多学者运用于众多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英语幽默语从多方面、多层次反映出英语语言的特征和规律,由于文化、语境等差异,其汉译工作难度较大。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准,以英语幽默语为中心,对其汉译工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整合理论是运用心理空间这一认知方式来认知世界的理论框架,为解释语言活动背后的认知活动提供了动态的阐释。翻译作为一种在不同形态语言间意义流动的特殊语言使用活动,其与认知活动有一定的关系。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视角来阐释翻译的过程,揭示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进行意义转换时的认知心理过程,以达到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Fauconn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间和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具有强大阐释力,能够被广泛应用的理论体系。概念整合是指不同概念域的框架通过跨空间映射整合成具有新结构的复合空间的认知活动,试图解释语言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双关语在中国诗歌中出现较为频繁,诗人以此来含蓄表达内心的想法,并深化诗歌意境,增加诗文可读性。本研究以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从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诗歌中的双关语意义动态构建过程,以期从新的角度解读古诗中的双关语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Fauconnier和Turner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语言的动态认知过程。近年来英语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本文将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新词进行研究,通过实例分析英语中表示"人"的部分新词的意义建构过程,实现对心理认知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并为英语新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超常搭配是指某些合乎大众所接受的语法规则但在词语的组合关系上又突破某些语法规则和搭配习惯的语言现象。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超常搭配具有一定的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通过"四空间模式"分析翻译过程,揭示了翻译实际上包含"解读原文"与"创建译文"两个概念整合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在目的语中寻找相同的概念表达和重构原文中的认知联系来将原语中的意义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从而在目的语读者头脑中唤起与译者同样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9.
概念整合与汉语量名词超常搭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琳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72-74,82
量词与名词超常搭配是一种反常合道的语言创新现象。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量词与名词超常搭配进行认知层面的分析,以便在语言表达中掌握概念整合这一普遍的认知操作规律,了解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的实时创新所具有的超强阐释力。  相似文献   

20.
概念整合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它进一步阐释了自然语言在线意义建构中的动态认知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英语双关语意义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更应透过形式揣测深层含义,而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四空间模式对双关语的深层语义的在线建构有较强的解释力。文章从认知的角度,选取部分双关语实例,通过分析心理空间的建立、语义要素的互相映射以及合成空间的形成等动态过程,旨在深化人们对双关语语义在线建构的认知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