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石油高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应强调夯实基础理论、增添油味,以经济管理理论为主线,有步骤的渗透石油专业理论,在阐述了培养石油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现存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的同时,又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内容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寿莉  刘文洋 《科教文汇》2007,(9X):36-36
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司法行政系统及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会计学是本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会计电算化”作为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专门学科,其重要性也在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中日益凸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网络工程专业重在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应用、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能够从事网络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系统研究、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实践教学体系对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为此如何建设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及综合设计的设置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并在实践中显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中心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是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培训机构。研究中心的宗旨是通过研究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和推广公共管理的知识,提供公共管理咨询,提升政府、公共组织、公共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5.
知识整体理论的提出为时下的管理思想注入了新的元素,但对这一理论应用研究是未给予充分研究的管理领域。本文依据杨百寅教授提出的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活性知识设计了一个"三元"知识的整体平衡运作管理新模型。在管理领域首次分析了这一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和战略管理等领域现实应用价值,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掀开并填补其在管理界应用分析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自熊彼特把创新引入经济学,理论界顺应时代发展围绕“创新”主题进行了百余年探究。为了全面系统认知创新内涵及理论发展脉络,依据文献遴选了对国内外创新理论研究有重大影响的50多个西方经典理论。按时间顺序、学科领域和研究主题等三个维度梳理了经典创新理论发展脉络。按照时间维度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新熊彼特阶段、解构创新领域阶段、创新系统整合阶段和创新生态系统阶段;按照学科领域维度,将创新理论研究分为创新经济学、创新管理学和创新方法论三个主要领域加以综述;按照研究主题维度,重点对增长动力、创新动因、技术演化、产业创新、区域创新、国家创新、国际追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主体和创新管理方法或工具等主题进行归类总结。通过对经典创新理论三维度归纳总结,明晰了创新理论演化的脉络,将对中国创新理论构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理论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和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生态学理论在区域技术创新、工业生态、组织发展、企业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提出应用生态学理论的特点及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IBM-360电脑到大众汽车的MQB平台,模块化在产品设计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效益,在供应链管理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正向影响也在不断发酵,针对模块化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当前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领域的焦点之一。基于当前研究缺口,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878篇有关模块化文献的引文和主题词进行定量的共被引分析,绘制了近30年来管理领域的模块化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和演进路径。结论显示:管理领域模块化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产品架构、组织设计、供应链管理、大规模定制、组织学习、供应链敏捷性和服务模块化7大聚类展开,焦点从最初的理论探讨逐步向模块化的实现路径及其前因后果的研究深入,且产品设计模块化是模块化研究最为成熟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产品、组织和生产3个关键维度对模块化的动因、结果变量、影响过程与测量的重点实证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指出了现有实证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机会点。最后,总结构建了管理领域的模块化理论总体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9.
毕展博 《知识窗》2024,(1):108-110
全球奢侈品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对具备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入分析奢侈品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策略在奢侈品管理领域的适用性,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培养策略和建议,以期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和学生就业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适应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领域实际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安装、维护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传统的机电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另外课程知识老化、落后,高职院校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因而本文研究从课程重组出发,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研究机电类主要课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