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他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地再次拥抱了我。“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7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相似文献   

2.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的水平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做准备。我用最漂亮的花字体把小诗重誊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放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  相似文献   

3.
语文书刚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其中第16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巴迪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认为这首诗“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这首诗“糟糕透了”争论中,巴迪的爸爸坚持己见。“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相似文献   

4.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地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的水平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做准备。我用最漂亮的花字体把小诗重誊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放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到了七点,父亲还没回来。七点一刻。七点半。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父亲。他是好莱坞派拉蒙影片公司…  相似文献   

5.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得意洋洋又腼腆羞涩,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  相似文献   

6.
记得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首诗。那时候,我爸爸是好莱坞的电影巨头,派拉蒙电影制作公司的老板,而我妈妈则致力于各种不同文化的研究工作。当妈妈读过那首诗之后,立刻就激动地叫了起来:“哇,巴迪,这首诗真是太美妙了,不会是你写的吧?”看着妈妈惊讶的眼神,我有些羞怯,但心中又充满了自豪。我结结巴巴地告诉她就是我写的。母亲微笑地看着我,不住地夸奖我。她形容说,这首诗简直就是天才之作。我高兴极了,脸上焕发着红光。“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我迫不及待地问。我真想立刻就把我的这首诗拿给爸爸看,好让他也表扬我一番。我非…  相似文献   

7.
重点点击】“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解决方案】母亲兴奋地嚷着“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父亲的评价是这首诗糟糕透了”,我听了“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几年后,我再看这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难点提示】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是否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解决方案】母亲的赞扬…  相似文献   

8.
记得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首诗。那时候,我爸爸是好莱坞的电影巨头,是派拉蒙电影制作公司的老板。而我妈妈则致力于各种不同文化的研究项目,为20年代的好莱坞带去“文化”。当妈妈读过那首小诗之后,立刻叫了起来:“哇,巴迪,这首那么美好,那么美妙的诗不会真是你写的吧?!”我有些羞怯,但心中又充满了自豪,结结巴巴地告诉她说就是我写的。母亲的溢美之间不断,她形容说,这首诗简直就是天才之作。我脸上焕发了红光,“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我问道。我迫不及待了,真想立刻就把这首诗拿给他看。妈妈说希望爸爸七点左右能回来。于…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我深有感触。文章记叙了巴迪在童年时写的一首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诗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说诗“精彩极了”,而父亲说诗“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巴迪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相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每  相似文献   

10.
记得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首诗。那时候,爸爸是好莱坞的电影巨头,是派拉蒙电影制作公司的老板。妈妈则致力于各种不同文化的研究工作,并且为好莱坞带去“文化”。妈妈读过那首小诗之后,激动地叫了起来:“哇,巴迪,这首诗真是太美妙了!不会真是你写的吧?”看着妈妈惊讶的眼神,我有些羞怯,但又感到很自豪。我结结巴巴地告诉她就是我写的。她微笑地看着我,高兴地不住夸奖我。她形容说,这首诗简直就是天才之作。我高兴极了,脸上焕发着红光。“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我迫不及待地问,真想立刻就把这首诗拿给爸爸看,好让他也表扬我一…  相似文献   

11.
阅读训练     
记叙文阅读提示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写了生平的第一首诗,他的父母亲对这件事持着不同的态度。这个小男孩十二岁时就发表了诗歌。读一读,想一想,他的成长靠的是什么?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念完这首诗后,眼睛亮亮地,兴奋地①(说、嚷、喊)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②(拥、抓、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的身上。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誉写了一遍,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上,耐心等待爸爸回来。爸爸是一家影片公司的制片人,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爸爸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  相似文献   

12.
我读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一篇文章,令我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给母亲看后,母亲说:“精彩极了!”并不断地鼓励他。而当他兴高采烈地拿给父亲看后,父亲却说:“糟糕透了!”并说了许多伤他小小的自尊  相似文献   

13.
我的第一首诗是八九岁时写的,妈妈读了这首小诗后叫了起来,“太美了,太美了!真的是你写的吗?”“当然!”我又害羞又自豪,结结巴巴地答道。妈妈大加赞赏:“噢,这首诗完全是天才之作!”我得意洋洋,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我几乎等不及要向他炫耀我的成就。妈妈说他7点钟左右回来。于是,我开始把那首诗用花体字认真抄好,再用蜡笔勾出花边。近7点了,我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上父亲的盘子里。  相似文献   

1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巴迪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一首诗作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父亲对他的诗不满意,皱着眉头评价:"这个糟糕透了!"可母亲却骄傲地说:"这个精彩极了!"为什么同一首诗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呢?我疑惑不解。经过一番认真阅读,细心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母亲觉得巴迪还小,能写出这样一首诗,已经很不错了,需要鼓励,所以母亲对他大加赞赏。而父亲  相似文献   

1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了对巴迪幼年时第一次写的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虽然父母的评价不同,但其中却隐藏着共同的情感——爱。怎么让十来岁的孩子体会父母不同的爱呢?思考再三,我决定采用辩论的方式。师:同学们,巴迪七岁时写了第一首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你认为哪种评价更好?支持母亲的评价的同学请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哪些同学支持父亲的评价(?只有十来个学生举手)因为同学们支持的评价者不…  相似文献   

16.
杨朔同志的散文风格特独,脍炙人口。读着他的散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得到美的享受。作者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香山红叶》是一首诗,是一首歌颂新生活的诗,是一首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诗。一九五六年,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才成立七年。我们的祖国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真是“口吃甘蔗上楼房——步步高,节节甜”。怎样来表现这样的时代精神呢?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一座山、一片叶、一个人来“迅速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  相似文献   

17.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相似文献   

18.
梁英 《红领巾》2009,(10):8-11
一只小老鼠,想当诗人。他来到大海边,看到沙滩好大好大。高兴地说:“呵,这真是一个很完美的本子。我每天到这儿来写一首诗,等我从沙滩的这一头写到那一头的时候,我肯定就会成为一个大诗人了。”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文章深深地在我脑海中扎根,也不知何时读过,只觉得心已触动,泪已动容,泪光之中闪出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父母对这首诗的观点截然不同,爸爸严厉地批判这首诗“糟糕透了!”“我”还小,只懂得一味地哭泣,面对妈妈,觉得只有妈妈才爱“我”。长大后,再次翻开那幼稚而无趣的,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时,泪花溢满眼眶,父亲极端的断语都是对“我”的爱,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20.
马均 《四川教育》2009,(12):40-40
【案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段:师: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生1:母亲说“精彩极了”是出于巴迪还小,而且写的是第一首诗,哪怕再差,也要鼓励;而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出于诗本身的好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