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杜预为代表的礼家认为有资格立大宗者仅为太子之母弟一人,而以贺循为代表的礼家则认为受封之群公子及起于是邦为大夫者皆可立大宗。杜预之说将礼文“公子之宗道”与一般卿大夫立宗之原则等而视之并受到了王肃之学的影响,而贺氏之说则明显受到了郑玄之学的影响。在两晋立宗资格问题上,由主杜预之说到主贺氏之说,反映出了两晋学术传统与学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佛教中禅、密二宗既有差异,又有相同点,而其共同点远过于它们彼此间的分歧。其同大异小现象要比密宗与其他诸宗间的关系来得明显。作者从佛教史上高僧的宗教实践和排列二者要义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来证明。  相似文献   

3.
高品质学校建设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核心取向。校长在实施学校治理过程中,应立足学校文化建设实际。“立德立行,知行合一”在高品质学校内涵建设中日益彰显文化价值,校长应立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实际,以立德立行为指向,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积极从理念引领、品质育人,发展素养等方面,系统建构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内涵建设,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河北佛教界和学术界于5月14日组织学术界召开了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河北过去是一个佛教气氛浓厚的地方,也是对中国佛教发展贡献很大的省份,像高僧佛图澄、释道安、慧光、僧稠、慧可等人,都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人物,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于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初传时依附于道术、玄学、儒学之上,南北朝时转而发展玄学,隋唐时佛教宗派形式。各宗派在修持方式、义理建构上各有不同,但都以心性论作为宗派重心及以儒论佛,融摄儒家伦理道德,发展了中古心性论及融合儒学伦理而中国化。其中禅宗的佛性说及顿悟成佛说,则是对中古心性论的重要发展,其倡导的出世与入世圆融一体的生存方式,契合了儒家人生理想而成为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饮茶的现象很早就已出现,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发生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国茶文化出现了互动现象。一方面,中国茶文化适应了佛教的需求,另一方面,佛教又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与树人的基本内涵更加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育人方式创新,与“三全”育人格局融合起来,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固本培元、凝心铸魂。青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群体,学校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怀,推动中学生的爱国实践,增强中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厚植中学生家国情怀,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爱国主义养成,培育精神家园,进一步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研究侧重于各宗派的发展历史研究,如杜继文、魏道儒的《中国禅宗通史》,洪修平的《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潘桂明、吴忠伟的《中国天台宗通史》,魏道儒的《中国华严宗通史》等,且研究成果大多数集中在中国禅宗历史上。南昌大学哲学系教授苏树华博士的专著《中国佛学各宗要义》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论中国化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横向动力,本文以佛教的文化异质性、佛-教的中国化变异以及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为研究对象,揭示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转换规则和切实路径.相信佛教中国化的经验可以为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当代文论的重建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论中国化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横向动力,本文以佛教的文化异质性﹑佛教的中国化变异以及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为研究对象,揭示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转换规则和切实路径。相信佛教中国化的经验可以为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当代文论的重建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考试周刊》2020,(83):161-162
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是能够将道德培养效果发挥到极致的最佳时期,重视对幼儿的立德树人教育既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环境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具体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帮助幼儿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阶段是每一个人学习生涯当中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都像一张白纸一样干净无瑕,因此是用来塑造健康人格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完美状态,所以,在幼儿园小班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幼儿教师如何在幼儿园当中的教学活动与生活指导当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幼儿教师行业正在面临的一个重要考题。立德树人的教育能够使幼儿逐渐发展成能够真正符合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教育真正满足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具体要求,文章将从在幼儿园小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现状分析、实施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意义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是当前基础性教学的根本任务,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与终身学习观念的树立也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当前发展来看,立德树人已经渗透到不同学科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在结合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分析与总结,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为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落实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就被确立为教育之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任务,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任务的全面贯彻落实离不开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小学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梁武帝治国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是兰陵萧氏世家子弟。为政之初,梁武帝很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务,标榜以儒术治国,"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他还重视学校教育,以经术取士。于门前设立谤木函、肺石函,诏求贤良,广开言路。普通二年(521年)春他颁布诏书: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应重申媒体的社会责任,把新闻立台方针放在首位,避免节目的娱乐化发展;重申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和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切实提高新闻媒介的公信度;做好贴近民生的节目,加强受众参与新闻的活动,倡导人文精神,创立品牌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是立德树人的科学理论依据。在新时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品质,从二者的良性互动中去立德树人、推动教育现代化,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针对性。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融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指出了当前地理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从野外考察、模拟实验、社会调查等方面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进行了研究,并以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为例阐明了表现性评价方案;强调了地理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和行动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相似文献   

19.
聂聃,胡晓青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撰文认为,“修善持戒”是中国佛教修行论的主要观点,也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式。佛教修行认为宗教伦理的实践,主要以修持戒律来达到善的要求。立足于道德伦理实践的佛教认为成佛依靠修持,而修持先受戒,由戒生定,依定发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思想体现了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这也是佛教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20.
禅宗大师与笃信禅理的居士在书画领域的著述和美学主张,是禅宗从哲学层面进入到诗性生活的具体体现,提供着立体认识中国美学思想史的重要视角,当今学术界却鲜有学者将目光投向这一特殊而又绕不开的群体。皮朝纲老师建立在禅师与居士著述文献基础上的禅宗美学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