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离不开情感的。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教学更应重视情感教学,通过教师的真情、科学的真理、不同色彩的语言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来使学生真正动心、动情、动容,通过创造教学艺术的情感美,培养学生更加美好、高尚、纯洁、健康的情感,最后达到有理有情,寓情于理,以理生情,情理交融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情感美是建立在真、善、美统一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伟人领袖、英雄人物的壮志豪情是美的,而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那温馨真挚的情感同样是美的。尽管后者是平凡的,但他们身上往往汇聚着人类朴实而真挚、纯洁而高尚的情感美。要使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达到令人满意的境界,绝不是空洞的说教所能奏效的。语文老师应充分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以美的亲情、友情、真情感召、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其单纯幼稚的心灵渗入人类美好的情感,这是美育才能达到的效果。一般来说,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真情趣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说:“情趣愈丰富,…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情感美是建立在真、善、美统一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伟人领袖、英雄人物的壮志豪情是美的,而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那温馨真挚的情感同样是美的。尽管后者是平凡的,但他们身上往往汇聚着人类朴实而真挚、纯洁而高尚的情感美。要使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达到令人满意的境界,绝不是空洞的说教所能奏效的。语文老师应充分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以美的亲情、友情、真情感召、净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哈锁玲 《成才之路》2009,(11):39-39
一、强化教师素质。塑造人格魅力 1.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该先做这种人。”教师的言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向学生传承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教师要使用纯洁、文明、健康的语言,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的仪表要大方,端庄朴素,应有美感。衣着、发式整齐、朴素,充分显示教师对生活的热爱,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沈亚娟 《考试周刊》2013,(1):182-183
<正>现阶段,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对于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音乐老师是"美"的代言人,是手持情感金钥匙,开启学生心灵情感的"美"的使者。同时,音乐又是一门情感艺术,它使人更直接地进入情感世界,它能够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情感去拨动人的心弦,比其他艺术更直接、更有利于人的心灵净化。不论是上哪堂音乐课,教师不仅要把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和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感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8.
吴礼旺 《新疆教育》2012,(12):111-111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9.
王河 《语文天地》2009,(8):41-42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让课堂教学生动高效.  相似文献   

14.
一、情感求真,让真切的情感自然地流入作文中教师要善于用真情感染学生。教师平时与学生相处时,交流谈心要体现真情,举手投足也要体现诚意,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次微笑都要将真情关爱注入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激情,披情入文,含英咀华,用自己生动鲜活的语言、真挚感人的情感来打动学生,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教师要善于捕捉情感支点,挖掘学生内心的真情。情感支点可以从生活细节中捕捉,让学生在情感历程中学会化平淡为真切,化漠视为珍爱;也可以从教材范文中寻找、捕捉,并顺势激发。如,李密的《陈情…  相似文献   

15.
刘双利 《成才之路》2011,(32):22-22
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是的,如果每一位教师除了外面的形象美,更拥有良好的师德,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优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那我们的学生将沐浴在师德无限魅力的阳光雨露中,将健康地、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是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体的美文.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运用美、传播美,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纯洁的品德,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孕育美、赞颂美”。由此,笔者通过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就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陶林 《辅导员》2012,(27):1
在新的"师道尊严"观中,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师德、师职与师尊的关系,即教师要取得职业上的尊重("师尊"),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出色履行自己的"师职"。高尚的师德体现在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与精神,保持正直、纯洁、独立的价值立场,不随波逐流、不见利忘"道",充分尊重、理解、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以教师博大的爱,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没有真情,就没有春的和煦,夏的热情,秋的绚烂,冬的纯洁;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沙漠。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他们纯真的心灵间。"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也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让我们的孩子做有情人,让他们学会为生命感动,为生活感动,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成功的教师必对学生充满一种真挚、浓烈、发自肺腑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把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以爱育爱,只有用爱心去播种,师生之间才会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才会心灵相通,教师才会愉快地播种,传播文明,塑造灵魂. 师爱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有"德"有"才",更要有"术"——仅有爱的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施爱的方法,讲究施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