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俊玲 《兰台世界》2005,(9):110-110
电子档案是指按归档要求将整理好的电子文件的信息内容和它的环境条件一并以数码形式转存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上保存的档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一样,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直接形成和使用的;与纸质档案不一样的是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数字化系列,当它使用技术和设备将信息内容记录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2.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一样,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直接形成和使用的;与纸质档案不一样的是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数字化系列,当它使用技术和设备将信息内容记录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人们要想利用它,就必须采用这种记录档案信息内容的技术和设备,因此电子档案保存的不仅是电子文件的信息内容,还有与之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3.
王春颖  符娜 《兰台世界》2007,(4S):52-52
电子档案的出现,使档案的存在形式与管理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档案的内容与载体是不可分离的整体,而电子档案则具有信息与载体相分离的特性。但按其记录性质及其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绝大多数都可以划归于以字记录的纸质等载体档案和数字代码序列记录的电子档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扫描技术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电子档案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电子档案热”给传统的纸质档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因此降低了对纸质档案的重视程度,在新的情况下,就纸质档案的变化与生存问题作一番理智的思考,对于档案工作是大有禅益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档案的管理应遵循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鉴定、统计等一般管理原则,但它与纸质档案的管理又有很大区别,因为它的记录形式是数字化系列。任何电子档案,当使用技术和设备将信息内容记录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它不能离开这种生成环境和设备而单独存在,这决定了电子档案在形成、收集积累、保管中会有不同的、更高的要求。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做好企业电子档案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电子档案必须选择正确的存储载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形式越来越多,如:磁带、磁盘、…  相似文献   

6.
袁英  王梅 《陕西档案》2003,(6):21-2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信息存储、传输设备迅速进入各行各业,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越加依赖于电子媒体。就档案工作而言,我们保存、查阅、交流的档案信息,也势必将从纸质型转向电子型,传统的、直观的纸质档案将会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必将是电子档案。也有不少人认为电子档案的管理和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它的推广利用还存在着资金、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复杂多变的社会活动现象更加依赖于电子媒体。因为社会信息化不断加快,已成为现代档案学管理化的主要途径。就档案工作而言,人们在保管、查阅、交流的档案信息也将队从纸质文件档案转向电子文件档案,就它们的真实性而言,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是同一事物存在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都具有同等的原始真实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电子档案自身还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使得电子档案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档案,因此在现时期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是客观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电子档案自身还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使得电子档案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档案,因此在现时期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是客观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义全 《北京档案》2001,(10):16-17
保存电子档案的目的,是为使电子档案处于准确、完整、可靠的提供利用的状态,起到凭证和查考作用.电子档案利用的方式方法与纸质档案有明显的区别,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不必将电子档案汇集在集中化的库房里就可以进行利用和管理,也可通过网络满足异地利用的需求.同纸质档案的利用相比,更快捷、更方便,但它必须建立在所依赖的技术上,必须满足必要的先决条件和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与之相应的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基本技术。档案部门作为人类活动记录的收藏者,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数字化技术背景下的挑战,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便是档案管理部门需要面对和研究的新事物。数字化技术形成的电子档案不同于以往的纸质档案,它有其自身的特征,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具体地说,电子档案具有如下特征:(1)它所承载的信息与载体可以分离;(2)不能被人眼直接识别,需通过计算机阅读和处理,需要配套的计算机软硬件才能读取利用;(3)能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介质上,还可在互联网上传输等。这些特征决定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保管及保护方法与传统的纸质档案不同。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电子档案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档案管理中的区别传统的纸质档案在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对归档的文件进行档案编目,包括档案著录、标引和组织、编织目录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档案保管和提供利用。而电子文件它是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完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设备阅  相似文献   

13.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互补与共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萍 《湖北档案》2006,(11):28-29
一、电子与纸质档案共存的必要性 纸质档案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以纸质为信息记录载体的档案.这种档案的最大特点是记载的原始性、材料的合法性、数据的可靠性、查阅的通用性.但是,纸质档案在归档、鉴定、利用等手段上存在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4.
1、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有着相同的本质,两者都是文件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信息与载体的统一体,都具有物理实态的特征。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都是形成者真实活动的记录,具有利用价值。由于电子档案是通过计算机录入制作生成的,与传统的纸质档案在载体质量上有着根本的不同,所以,电子档案要借助于计算机解码来转换成人们可以识别的符号后,才能为人们所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出现了电子档案。人们对于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管理提出了不同认识,有些人认为,电子档案是高科技的产物,它可以取代纸质档案;也有人认为,传统的纸质档案具有保真性不可取代;还有人认为,两种档案同时存在是浪费资源。其实,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缺一不可,两者有机结合,将能够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能。一、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各自的优点与弊端1.纸质档案的优点与弊端(1)优点:一是纸质档案管理具有真实性和安全性的特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记录开始在电子工作环境中产生,人们进行交流的手段也逐渐从纸质走向电子方式。如何让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二者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共性特征纸质档案是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档案。如保存备查的公文、图纸、信札、电报、户籍、帐册、契约、证书、书稿、日记、笔记、家谱的原本和原稿。纸张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质档案最先产生在中国。东汉时已经开始用纸张书写文件,魏晋以后纸质文件逐渐增多,但官府公文仍以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业务中的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数码形式或存储于磁盘和光盘等载体,依靠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称为电子文件。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档案置于"历史记录"的范畴,提出判断传统档案与现代档案的根本标准是"档案历史联系记录"的维度:如果档案历史联系记录的结构是一维的,它就是传统档案;如果档案历史联系记录的结构是多维的,它就是现代档案。根据这个标准,纸质文件也会形成为现代档案,反之电子文件也可以被整理成为传统档案。由此确认档案的载体种类和档案整理计算机化并不是传统与现代档案的分水岭,进而提出现代档案的历史联系整理将成为一种与载体形态无关的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9.
电子档案产生后,纸质档案将与之共同存在,起码在档案室的时间内是这样。 电子档案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由于电子档案具有前所来有的被检索、利用的功能,使改革具有可能性;二是电子档案的加盟使同一记录有了两个版本,纸质档案的……  相似文献   

20.
电子档案的出现,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距离的限制,只要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就能迅速地处理和传递文件.电子档案在存储量方面更是纸质档案无法比拟的.尽管如此,在当今信息环境下和技术条件下,电子档案还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档案,实施二者并存管理,是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