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7,(5)
正中国人民银行于2016年11月16日发行了2017丁酉(鸡)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7枚,其中金币10枚,银币7枚,分别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具有鲜明、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我国自1981辛酉(鸡)年金银纪念币发行以来,深受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多年来中国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2,(6)
中国人民银行已于2012年3月30日向海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分别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和上海造币有限公公司铸造。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金银纪念币零售企业资格条件及考核办法》中规定:我国金银币市场将实行“五公开”,即公开发行计划、公开经销商号、公开分销方式、公开销售数量、公开销售指导价。金银币营销体制的这些重大改革,将对防止新上市金银币的过度炒作,规范金银币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广大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应对金银币的投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金银币的投资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2022中国农历壬寅虎年的到来,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2月21日发行2022年贺岁金银纪念币1套2枚,含金、银纪念币各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是贺岁系列贵金属纪念币的第8组,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相似文献   

5.
钱币·速览     
《中国收藏》2023,(3):78-79
5件国宝入选国家宝藏金银币主体图案日前,根据2023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国家宝藏(文明曙光)金银纪念币一套。现在,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面向全社会机构和个人征集设计图稿。据介绍,该套金银纪念币项目是2023年全新开启的系列,将以一件件国宝级文物讲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6.
《收藏界》2009,(1)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建行60周年,值此伟大历史时刻,隆重限量发行具有法定面值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金银币大全套"。此套金银纪念币,题材是以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纪念币图案以展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五大领域的辉煌成就为主,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收藏界》2008,(11)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建行60周年,值此伟大历史时刻,隆重限量发行具有法定面值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金银币大全套"。此套金银纪念币,题材是以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纪念币图案以展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五大领域的辉煌成就为主,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生肖系列金银纪念币历来是钱币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很多生肖金银币都曾为集币者带来可观的收益。早期生肖金银币涨幅巨大早已身价不菲,即便是部分近年来发行的生肖金银币也有上佳表现,2012年版"生肖龙"系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先后两次接到推销贵重金属纪念币的电话,均自称是中国金币总公司员工,有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出售,内部优惠价格每套3600元,可以见货满意后付款,发票按购买者需要填写内容,也可自行填写,推销价格比市场价格"优惠"近一半多。为探究竟,笔者让"推销者"发货过来看看。随后,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从两个"推销者"处先后收到两套"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通过与人民银行发行公告中的图片比对和对所收到的实物进行观察,发现这两套"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完全系伪造,且两套同名的假纪念币,无论是在包装上,还是在假金银币实物上,都存在很多差别。为便于大家识别,现将  相似文献   

10.
家有黄金,遇事不慌。黄金作为保值佳品,很多年以来一直是寻常百姓家压箱底的首选。其实,在金银币交易市场也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炒家不如捂家。所谓"捂",其实就是中长线投资,这种中长线投资方法对上班族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最近一两年以来,房地产和股市较为低迷,但艺术品拍卖行情和邮币卡等大众收藏市场却十分活跃,尤其是近年来国际金价不断创出新高,也间接地刺激着金银纪念币的市场行情,目前可说是中长线买家进场的最佳投资时机,投资现代金银币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量少币优于量多币。钱币收藏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发行量的多少是决定某个金银币品种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的首要因素。从金银币市场里绝大部分品种的行情走势可看出,发行  相似文献   

11.
《收藏界》2013,(1):135-135
最近几年,金银纪念币作为贵金属投资市场的一个分支.正慢慢地从少数人的收藏品演变为收藏投资者竞相追逐的大众藏品,而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金银纪念币更是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12.
孙忠道 《收藏》2014,(21):78-79
笔者在人民银行工作,曾接过一个自称是来自金币公司的电话,想一起合作销售金银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说是现有马年金银套装币1200元,贺岁币大全660元,价格比市场便宜很多。笔者表明现在假币太多,害怕有风险,推销者则极力说明这些纪念币都是人民银行发行的保真品,并表明可先发货,待笔者销售后再付款。于是,笔者让其先发过来一套看看再说;三天后果然到货,打开一看是一套马年金银币套装。现将相关对比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丁 《集邮博览》2014,(11):85-85
正10月24日,2014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开幕式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金琦宣布博览会开幕。本届博览会以"金铸梦想,泉谱华章"为主题,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家造币机构、银行、钱币经销商及相关评级公司、金融传媒单位参展,其中外商32家,国内展商198家。博览会为期三天,先后举办了国际造币艺术论坛、2015版熊猫金银币品鉴会、收藏文化论坛、钱币精品拍卖会、最受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2,(1):164
一、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币套装6150元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1年9月30日发行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4盎司,直径22毫米,面额1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00枚。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盎司,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60000枚。  相似文献   

15.
徐成 《收藏》2012,(11):75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3月12日发行了以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为题材的第二组金银纪念币,该套币2金3银共5枚,均为国家法定货币。其中有一枚5盎司彩色长方形金质精制币(见图),含纯金5盎司,成色99.9%,长64毫米,宽40毫米,面额2000元,最大发行量900枚,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  相似文献   

16.
吴伟忠 《收藏界》2010,(2):37-38
在我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大家族里,有一种永不过时的收藏佳品,这就是别具特色的十二生肖系列金银纪念币。中国人民银行自1981年发行首枚“8克生肖鸡年纪念金币”起,至1992年猴年,贵金属纪念币已发行完一轮,受到了广大集币爱好者的称颂。  相似文献   

17.
《收藏界》2008,(2)
毛主席诞辰115周年全球最高献礼,首套"毛主席法定金银币大全套"——将毛主席一生中最珍贵、最具里程碑意义的20幅经典肖像,首次铸造在法定金银币上,史无前例。打破所有法定领袖纪念币从来只发行单枚的惯例。19枚圆形币、1枚方形币,纯金11.9克、纯银389克。惟一法定毛主席纪念币,限量发行,带面值。  相似文献   

18.
沙伟 《集邮博览》2013,(11):81-83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经过精心策划,开始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金银纪念币,《三国演义》(第1组)作为龙头产品捷足先登,精彩亮相。至1997年发行10金15银3组,洋洋洒洒共25枚。金银币采用人物画与故事图相结合的形式,既有对主要人物的工笔式描摹,又有对重大事件的写意式展示,真可谓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12,(9):153
为了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优秀的钱币文化,满足人们增福显贵、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望,《国宝十大龙洋金银币》甄选百年前铸造并为收藏界所公认的传世金币和银币各十枚,采用现代铸造工艺予以再造,十大金银币镌刻有不同的发行年号、帝号、铸造方与币值,周围饰以吉祥花纹,齐聚福瑞,弥足珍贵。《国宝十大龙洋金银币》采用纯金纯银造币工艺艺术再造,特别是龙洋银币是取自"镇守平安、财源滚滚"等吉祥之意,民间普遍认为龙洋可聚龙气、招财气、开运气、催贵气。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6,(19)
正2016年9月8日,由西安大雁塔管理所和西安印钞有限公司、上海造币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丝路印迹·大雁塔纪念券章"在西安首发。该纪念券章以文化纪念册的形式限量发行15000册。纪念册内含三联体大雁塔纪念券一套、仿古银质大雁塔纪念章一枚及2016猴年贺岁纪念币一枚。大雁塔纪念券以玄奘法师西行五万里到达印度取得真经为历史背景。正面票面以大雁塔为主题,胶印底纹部分配合展示唐文化元素,其中包括开元通宝、云纹、法轮、古建筑、圣教序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