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对于读书人,你赞美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洋溢着书卷之气;你挖苦他,可以说他浑身上下看不到任何书卷之气。对于不读书的人,你同样可用"你好像有一种书卷气"之类的话赞美他;当然如果是想挖苦他,用一句"你没有文化",杀伤力也就足够了。总之,不管是读书人,还是不读书的人,"书卷气"都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武器。因为"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所以,  相似文献   

2.
王广义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无法绕过的名字。他一直被贴着政治波普的标签,这让他功成名就,也让他饱受误读,这一次他尝试从另一个角度重塑自身的艺术线索如果一个人站在今日美术馆的那间展厅里,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压抑混杂着肃穆。挑高12.5米的墙壁四面呈斗形,5000余个装满大米和谷糠的麻袋沿四壁层层堆积,一直堆到天花板,把900平方米的空间撑得只剩下中间不宽的一条,周围漂浮着麸皮的粉尘和味道。这就是《自在之物》,王  相似文献   

3.
认识一位作家,他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打电话给他,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他的QQ也不在线,发电子邮件也不回复……就好像去了另外一个星球一样,但几个月以后,他又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原来他切断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专心写书去了,他说他这样做是为自己找一个寂寞的所在,以便能够不受任何干扰地写书。因为文学事业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资格创造出辉煌和灿烂。  相似文献   

4.
少年卢梭有一种习惯:当他决定去做一件没把握的事时,他就远远地选定一棵树,抓起一块石子朝树干扔去,如果石子击中了树干,他就感到此事有了成功的希望。石子击中树干与某事的成功,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关联性。但如果你的想象力或联想力更丰富一点,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一种意念上的关系,然后,在经历外在转换后,意念上的关系就变成了一种神秘的关系,仿佛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被人认知但能够对人心产生微妙影响的关系。这个世界被人如此这般地在自己的想象中构置起来,然后人受累于自己想象出来的这个意义世界。当1730年代巴黎的印刷学徒们对雇主家的猫进行一系列审判和屠杀仪式时,他们就利用了这种想象性关系发泄了自己对雇主的不满。同样,在1768年的中国,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恐慌席卷大半个国家,人们相信,剪去一个人的头发,就可以偷走他的灵魂精气。更早的时候,在1692年席卷塞勒姆镇的巫术恐慌中,一个人的影子若出现在另一个人的幻觉中并“伤害”了他,那这个人就有可能面临行巫的指控。如果你处在这个意义世界之外,这一切就显得荒唐可笑;如果你处在这个意义世界之中,你就有可能把这一切当真。大规模的巫术恐慌,不仅是想象力的问题,它以一种巫术恐慌的形式表达了社会性的危机。程巍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人都是一个理性人,他们在做出任何抉择与采取任何行为时,都会尽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我们引入一个概念——消费者剩余,也就是说受众在消费报纸过程中他所付出的成本与他愿意为之付出的价格之比。消费者剩余越大,受众消费报刊的消费所得利益就越多,他就越倾向于消费该类  相似文献   

6.
杨楠 《大观周刊》2012,(51):42-42
油画艺术从一开始传到中国就立即参与社会的文化启蒙,作为外来的艺术形式,油画艺术给当时的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提供新的美感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人的思维变革与社会进步。油画艺术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色。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环境是非常宽松的,油画也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总的来说,当代油画已经打破传统、单一的油画写实样式风格,而逐渐转向多元、个性、自由、学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评论》今年第四期发表了周来祥和陈炎先生的文章:《当代西方美学的内在张力》,对拙著《当代西方美学思潮评述》中的分类及其提出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作为周先生的后学,我怀着敬仰而又审慎的心情读了再三,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但对其所得出的结论又不能完全苟同。周、陈二先生不同意拙著将当代西方美学分为人本主义和符号学两大思潮,其主要理由是“任何审美和艺术活动都是个人活动,都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任何美学研究都不可能完全离开人的能力、人的感受而进行。所以,如果将与人相关的美学研究通称之为‘人本主义美  相似文献   

8.
我对《编辑学刊》所发表的争鸣文章,差不多每期都看。很有兴味的。真理愈辩愈明,而不会陷入长久的混沌的。尽管在争鸣中双方有时言词尖刻了些,但各自的观点、思想还是明白地表现了出来,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我认为,由编辑出版界来界定“编辑”概念,实际上就已经将“编辑”与出版、传播联系在一起了,即我们所讨论的“编辑”概念是属于出版、传播领域的,具有出版、传播的规范性。每一个编辑都处于出版、传播这一社会行为之中,不与出版、传播联系的有关“编辑”的学问,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与出版、传播相联系,编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文化积累。出版、传播是文化积累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整理自己的日记,如果他不打算出版,就算不上编辑,尽管他对日记也进行了文字润色、加工,甚至也按年代或其他构想为日记编了次序。为什么呢?因为这日记并未进入出版、传播领域,不能对大众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不具有文化积累价值。而一旦这日记进入了出版、传播领域,它就会具有受众,就会产生某种文化影响,因而对它所进行的文字加工就具有了编辑意义。例如,《傅雷家书》,如果纯粹属于傅雷家人的私藏,而不为世人所知,那么,对其进行的任何加工、润色,都不具有编辑意义,因为它没有进入出版、传播领域,不能产生文化影响,更谈不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文化中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急遽发展,人类文明已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这种改变不仅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而且带来了新的文化现象——大众传媒文化。大众传媒文化使当代艺术在观念、内容、表现形式上发生突破和转变。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积极地关注和介入大众传媒文化,借助大众传媒新的文化生产工业,充分发挥艺术的社会功用,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创造出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广告在提供给我们大量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给我们构造出了另一个世界,一个由他者组成的世界。人不断地在他者世界中被异化,选择恐惧症、购物狂等比比皆是,对于这个世界,本文从广告的视觉文化角度进行解读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丘吉尔与电视无缘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善于发表广播演说的人,但却始终没有学会利用电视,固执地认为电视在政治上毫无用处。他的私人秘书约翰·科尔维尔曾说:“丘吉尔从来不看电视,也不想自己上电视。他讨厌灯光,讨厌闪光灯,讨厌闷热。”他对待电视摄象机,就象一个不希望平民百姓盯住他看的17世纪贵族。如果摄象机镜头离他太近,他要么扬长而去,要么用双手挡住镜头。  相似文献   

12.
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母语思考的。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他的母语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一个中国人除非生长在外国,从小就学那一国文字,自然就以那一国的文字为母语,如果那是英语,那么他的文化水平和他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书目》2023,(8):29-31
<正>敦煌图案作为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装饰建筑(石窟本体及其木构窟檐)、塑像与壁画,同时其自身也具有独立的形态。本书从多文化、不同社会背景的角度阐述了敦煌图案、纹样的表现、内涵和意义,并引申出敦煌图案与当代流行文化的关系。过渡期:秀美精致隋朝从公元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只存续了短短的37年,却创造了非常辉煌的藻井装饰文化。这也是敦煌建窟最多的时期,为唐代敦煌洞窟壁画艺术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在中原政权的推动下,中原纹样大量涌入敦煌,与中亚风格相互融合,使敦煌石窟藻井纹样迎来了最为丰富且最具异域风采的独特时期。  相似文献   

14.
如果看一看摩尔到处钻洞的雕塑,再翻一翻普鲁斯特卷帙浩繁的小说,你就不难发现在艺术领域,从20年代到60年代,“时间”已让位于“空间”。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现代美学突出地变成一种视觉艺术,现代文化正在变为一种视觉文化。”而艺术的视觉化,却不能不说与人  相似文献   

15.
茅盾二题     
遗憾是一种心态,是老实人还能正视现实的心情流露,或者是未必老实的人,无法回避铁的事实时无奈的心情流露。如果是后一种人,如果事实尚能回避一下,哪怕鸵鸟似的回避,他就会毫无遗憾地把事情说得非常完美。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食养文化是中华食养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该时期的饮食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人饮食的借鉴、对当代饮食的创新、对后代饮食的影响,可以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均无法超越。  相似文献   

17.
黎子琳 《东南传播》2022,(2):102-105
作为20世纪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德国学者,本雅明的哲学思想,即论社会发展、社会批判和社会革命,对当代文化传播颇有启示价值。第一,论社会发展的思想。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将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指出社会在“扬弃”中发展,这启示当代文化传播注重人民性。第二,论社会批判的思想。他从对艺术的态度、艺术的内容和大众媒体的特点的转变,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下,艺术被资产阶级控制,被迫为其服务的现实,这启示当代文化传播应坚持正面性。第三,论社会革命的思想。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下”,分析艺术发展的深层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的结果,预示了社会革命的途径,这启示我们文化传播需加强现实。尽管本雅明的哲学思想有一些不足,但可以适当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有利于我们做好当代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8.
“观其人知其友”,反过来说:“观其友知其人”也是合适的吧?西洋人不也说过:“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吗? 基于此,我们从本世纪初我国报界奇才、名记者黄远生的一些友人来看黄远生,了解他为什么在弱冠之年即崭露头角,正当青年英俊峥嵘岁月时,便横遭摧折、血溅异域的悲惨结局。从他那些后死的友人归宿,论证如果他还活着,会是如何的发展和前途。不也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吗? 限于手头资料,我们只选黄远生友人中的李盛铎、梁启超、蓝公武、张君劢、林志钧、陈叔通、刘厚生、章士钊、梁漱溟、史量才——我国近现代史上十个知名人物来论述。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新闻窗》2007,(2):110-111
一个记者是博学多识还是知识贫乏,决定了他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敏感度就不同:如果知识广博,就能敏锐地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然后通过深入采访,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新闻作品;如果知识贫乏,容易造成难以与人沟通的尴尬局面,更不  相似文献   

20.
小心密码     
网络世界里黑客横行,防不胜防,有多少人在对你的密码虎视眈眈!对自己密码的设置和使用,多小心都不为过北京振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甫律师最近连续受到黑客攻击。他的邮箱密码被盗,导致新浪微博、博客、信箱均无法登录。王甫向北京市公安局报警,警方答复"因无任何财产损失而无法处理,建议找网络服务商"。而网络服务商则表示,因为黑客持续攻击王甫,连累了他所在小区的其他用户,很多人都因为掉线而不满。对于自己的遭遇,王甫说,"如果你不搬家或者不更换网络服务商,这种问题很难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