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对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时代背景、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论述,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课程设置情况以及特点,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平台+模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进一步改革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健康第一"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了普通高校艺术形体课程的目标体系。并围绕艺术形体课程的教学体系,对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课程评价等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人本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和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的角度出发,结合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实际,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进行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涵盖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课程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等5个方面,并且应贯穿于整个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这一体系的特殊功能。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适合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应对策以及对体育课程整体发展的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戴福祥 《体育学刊》2003,10(5):75-77
阐述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设置方案、课程管理体系。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教育和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相衔接,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构建富有高校特色的、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课程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走访法、文献资料法,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表演类”项目教学的现状,结合课题组成员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普通高校必须构建适合自身开展的体育“表演类”项目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普通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基础状况,从指导思想、构建思路以及总体框架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表演类”项目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理性分析等方法,在反思建国以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研究认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不完整,甚至存有某些错误倾向;可以参照三维目标结构体系的构想,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体操普修课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芝萍 《体育学刊》2001,8(5):109-111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5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体操普修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应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模式: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下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及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状况进行分析。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相关课程理论。分析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配置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普通高校培养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的方向,以及教育部颁布与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以课程论、系统论和方法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提高为中心,试图提出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想,为发展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西部地区普通高校体育发展的现状,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作为构建现代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构建出21世纪西部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分析我国20年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改中的若干认识问题,包括体育新课改是健康与技术之争、是唯兴趣论、对现实问题的把握和分析存在认识偏差、缺乏理论和实践基础、模糊了课程目标、缺乏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否定传统教学方法、否定教师评价和结果评价、否定教师教育的主导地位、出现1条错误的问题认识和解决链条等10个方面,对其进行回应,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1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10年改革的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表明:10年来,我国体育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等均发生积极变化;同时,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师教育观念、专业化水平、地方重视程度及新课程指导与培训等方面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体质健康标准》视角下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前期体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与新《标准》相适应的“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必修课为基础、课外锻炼为补充、竞技训练课为拓展”的体育课程体系。该体系强调:指导思想一体育课程和《标准》目标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方法体系一课程设置与组织形式的复合性和全面性;内容体系一兴趣需要与发展体能的全面性和基础性;过程体系一课程管理、评价、运行的强制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邱服冰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3):331-333,330
应用武术教学理论方法和课程开发理论的科学方法,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定义、组织形式、指导思想和开发需求,并探讨在基于此模式之下,通过引入武术段位制的内容进行高校武术课程的课程开发,分析武术课程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下开发的可行性以及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目标的界定、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内容,旨在为普通高校在俱乐部教学模式下进行课程改革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架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健武  常青  韦艳琼 《体育科技》2011,32(4):124-128
培养大学生重视体育锻炼与增强身体健康的观念,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特征,提出大学体育教学应围绕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角度,对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根据大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更新体育教学手段,研究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开拓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的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程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用与改革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强身育人为教学目标已成为高校体育的共识。但如何建立与指导思想、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模式,改革体育课教学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普通高校现存的体育课程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作为对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有着高度指导意义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广大体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并全面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理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对培养一代跨世纪的新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新时期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上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观念陈旧、落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呆板,体育教学计划及评价舍本逐末等方面阐述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滞后,进而提出了体育课程设计、课程结构、课程体系评价的改革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教学思想、教学过程的本质与主要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从而明确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施丽艳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36-236,238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了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个体育教师都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创新之路。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不仅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也要有更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重新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实行全新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体育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