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蚂蚁王国     
创意摄影师AndreyPavlov通过细心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用微距镜头在自然状态下拍摄这些小“模特”。这一幅幅生动、活泼、诙谐、有趣的场景,就仿佛发生在童话世界一般.以至于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伪造的。下面跟随Pavlov的镜头一起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大力士蚂蚁每天在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蚂蚁王国     
《初中生之友》2012,(36):65
创意摄影师Andrey Pavlov通过细心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用微距镜头在自然状态下拍摄这些小"模特"。这一幅幅生动、活泼、诙谐、有趣的场景,仿佛发生在童话世界一般。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有蚂蚁群体在默默地生活着,蚂蚁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生物之一。它们虽然外表相像,但种类极多,世界各地的蚂蚁品种将近1万种,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4.
鸟类有一种奇怪的行为——它们有时会用蚂蚁来“洗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蚂蚁浴”。人们发现鸟类这种奇特的行为还要从一个小朋  相似文献   

5.
没有翅膀的蚂蚁,居然会飞,神奇的是它们的飞行工具,竟是自己的腿。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系的史蒂芬·亚诺维亚克,在秘鲁雨林中采集蚊子标本时,在抖落满身的蚂蚁时,发现它们并非直接落到地上,而是在空中迂回一下,又回到树干上。心里不由怀疑难道它们会飞吗?于是,亚诺维亚克给蚂蚁身上涂上一种颜料,以跟踪它们的行踪,并用高速摄像机对它们的坠落轨迹进行拍摄。结果发现蚂蚁的下落曲线呈“J”形,分为三个阶段:先是两三米的自由落体,这时它们向各个方向伸开自己的腿,希望借增加空气阻力,减缓下降速度;然后空中转体,开始爬升;最后是“飞”回树干…  相似文献   

6.
阅读提示:文章生动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蚂蚁王国,一个类似于人类社会的“文明社会”。阅读时我们要思考,蚂蚁的“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是怎样说明的?对人类而言,这些拥有“文明”的蚂蚁都是有利的吗?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蚂蚁呢?同时还要注意作者的说明方法,学会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蚂蚁的文明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数远远超过所有其他陆生动物。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无论是高山洞穴,还是冰天雪地,或是戈壁沙漠,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昆虫学家发现,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社会有许多惊…  相似文献   

7.
蚂蚁随处可见,从古至今,它们就生活在人们的视野里,因此还出现了很多与它们有关的典故,谚语和成语,比如“蚂蚁搬家要下雨”、“千里之堤。清于蚁穴”等等,而所有人在童年,几乎都首为蚂蚁的可爱而驻足流连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二单元是戏剧单元,元杂剧《窦娥冤》配了一幅明代的版画,《雷雨》配的是话剧现场剧照,《哈姆莱特》配的则是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1948年主演的同名电影的剧照。同为“剧”照,它们折射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观念却是不同的。《窦娥冤》配的明代版画代表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文化形态,《雷雨》配的剧照代表着西方现代戏剧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戏剧的文化形态,而《哈姆莱特》配的剧照代表着西方古典戏剧改编而成的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9.
你也许没听说过吧,有种蚂蚁会种蘑菇。在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就生活着这种蚂蚁,名叫“切叶蚁”。切叶蚁平日整天在森林里爬来爬去, 寻找“切叶”的对象。要是哪一棵树被它们“相中” ,满树的叶子全会被它们的大颚切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有时它们也会危害果园里的果树, 当地的果农十分讨厌它们。  相似文献   

10.
《家长》2010,(10):4-4
在世博会期间,上海市静安区由区文明办牵头,协调各部f-j引导中小学生更好地展现“国际静安”的文明风尚,亮出“礼仪名片”。区教育系统启动以“礼迎世博”为主题的“四个一”活动——撰写一句宣传语、绘制一幅宣传画、推荐一个文明礼仪行为、拍摄一部DV短片。该活动由中小学生“唱主角”,老师和家长一同参与,以感悟促改变,以行动促文明,深入推进区域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许多动物,小的如蜜蜂、蚂蚁,大的如老虎、狮子等,它们在生活中都会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作为自己或所在群体生活的依托,并且动物们会不遗余力地去保卫这一空间。动物行为学上把动物有选择地占据,保卫一定的空间,不允许同类其它个体进入这一空间的行为称为“领地行为”或“领域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大自然中,肉嘟嘟的毛毛虫(蝴蝶幼虫)无疑是众多捕食者垂涎的美食.近日,科学家发现,有一种毛毛虫竟然可以通过给蚂蚁“下毒”来操控它们的行为,让蚂蚁成为卫兵,帮助自己抵御捕食者的攻击. 这种毛毛虫是日本紫灰蝶的幼虫,一般生长在栎树的树叶上.它会分泌“蜜露”(一种甜而黏的物质)给蚂蚁食用,蚂蚁则会帮它驱赶蜜蜂、蜘蛛等强敌.  相似文献   

13.
有位教师讲《蚂蚁》一课,上课之初,学生交流捕捉蚂蚁的地点及对蚂蚁生活习性的了解,教师话锋一转:“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已经很熟悉了,那就画一画你们熟悉的蚂蚁吧。”学生充满信心地画起来。片刻之后,形形色色的.蚂蚁跃然纸上,有画成“千足虫”的,有长着四条腿的人体型蚂蚁,好在它们头上都有一对触角。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进入了新世纪,我们蚂蚁也进入了新世纪。你知道吗?为了加强交流,共同进步,现在的蚂蚁见面都说英语。在我们的蚂蚁学校里,当然有蚂蚁老师,还有外教,有英国的、美国的,还有俄国的蚂蚁外教,这些国家的蚂蚁都是坐小型飞机来到中国的蚂蚁学校教外语的,而且它们的工钱不是钱而是食物。在上学的时候,蚂蚁学生们都穿着蚂蚁学校统一定做的校服,每人都有好几十套。现在你肯定在想蚂蚁学生的生活这么好,那它们的经济条件也非常好吧。那当然因为它们所谓的“钱”就是人类掉的馍屑,人们经常掉馍屑,蚂蚁的生活理所当然的好啦。蚂蚁的高…  相似文献   

15.
何菲 《课外阅读》2006,(5):53-55
在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里,横行着一种叫做“军团蚁”的肉食蚂蚁。这种蚂蚁早在一亿年以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起源年代跟恐龙相似,极有研究价值。但是。这种蚂蚁喜欢组成数量在百万以上的大军过游猎生活,所到之处“遇谁灭谁”,摧毁一切能够被它们捉住或敢于和它们作对的动物。  相似文献   

16.
阿根廷蚂蚁,最早只生活在南美洲,这种黑色蚂蚁虽然身长只有3毫米,却是蚂蚁中攻击性最强的。而阿根廷蚂蚁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一般来说,不同蚁穴之间的蚂蚁常常要为争食物和领地发生战争,但不同蚁穴的阿根廷蚂蚁却可以结成“合作群体”,他们在相遇时从不打架,而是合并、合作,汇聚成更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玩自主游戏的过程就像孩子们在拍自己的“故事大片”,如果情节精彩,内容丰富,当然会令他们流连忘返。而让孩子们的每一次游戏过程都出现高潮则是教师应该做的事。 游戏中,我留意孩子们中间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因为它们是使“大片”成功的秘诀所在,然后通过集体或者小组的方式引导孩子讨论、总结,从而获得感性经验,提供下一步“拍摄”的基本剧情。比如警察游戏的  相似文献   

18.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秋天到了,蚂蚁忙着储备粮食准备过冬,而蟋蟀却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当冬天来临时,蚂蚁可以美美地藏在洞穴里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而蟋蟀却会渐渐地被冻死在野外,它们的寿命往往只有三个月。读完上面的寓言,你有哪些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写作导引】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培养其正确的人生态度。材料中有两种行为和结果对比鲜明的动物——“蚂蚁”和“蟋蟀”,立意时要考虑到它们的行为和结果。立意角度有三:①蚂蚁的行为和结果。从这一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9.
智慧实验     
《中学生电脑》2007,(2):44-44
懒蚂蚁效应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不干活,人们把它们叫做“懒蚂蚁”。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蚂蚁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却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绝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奋,忙忙碌碌,但它们却离不开小部分的“懒蚂蚁”,这是为什么?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相似文献   

20.
刘谨 《吉林教育》2006,(11):1-1
昆虫学上有一个“懒蚂蚁”现象。生物学家经过观察发现,在蚂蚁王国里有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就是在每个辛勤忙碌的蚂蚁群落中,总有那么几个从不干活的蚂蚁。别的蚂蚁在忙碌着,它们则无所事事。但生物学家发现:如果蚂蚁群找不到新的食物时,那些“懒”蚂蚁就站了出来,很有自信地说:“跟我走!”至此,生物学家终于明白了,所谓懒蚂蚁,它们并非剥削者和寄生虫.而是专司组织、思考和指挥。它们的存在保证了蚁群的生存与发展。其实.这个现象与我们校长进行学校管理是相通的。特别是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尤其需要“懒”来管理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