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教什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需要一种“教什么”与“不教什么”的选择眼光,但说“教什么”容易,说“不教什么”难.懂得哪些东西可以“不教”,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成功.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往往是以哪些东西可以“不教”、应该“不教”、必须“不教”才真正开始的.知道了“不教什么”,“教什么”才能突出,才有力量.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许多课文一教再教,常教常新,其中《庖丁解牛》的教学更是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
浅谈单元教学中教的问题温业钜,杨吉元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在这句话里,叶老把“教”与“不教”二者之间的关系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应该说,“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教”是(知能)量的增多,“不教”是(知能)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三年,我父亲(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后来他作了补充,先改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最后改成“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里,“不需要教”是目的,问题在于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应该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你要尽一切力量启发他,引导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练好自学  相似文献   

4.
学贵自得。古今中外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差不多都强调学习者要有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精神。如果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从“教”到“不需要教”,导读是一道桥梁的话,那么,“导”也是为了“不需要导”。从“导”到“不需要导”,  相似文献   

5.
“教是为了将来不教”,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结晶。“教”与“不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充满着辩证法.叶老从“教”与“不教”和“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出发,提出语文教学中“文与道”、“教与导”、“理解与运用”、“预习与讨论”、“精读与略读”、“精读、略读与参读”、“听说读写并重”、“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善读与善教”等方面的联系及其发展,并运用辩证法加以解释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作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这一思想的领悟和应用:“教”好语文基础,为“不教”奠定基础;“教”学习语文的方法,“不教”也会自学;“教”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不教”也能自觉。  相似文献   

7.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叶老的名言发人深思。人们不难获得启示:“教”只是手段,“不教”才是目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乃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在  相似文献   

8.
1995语文高考试题第28小题,可说是一道巧妙的多项选择题。“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先生的名言。“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3分)”下列6个选项中,AD明显说“教”,应该排除。BE是说“不教”:“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两项应该选取。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旨在通过教育者的“教”和“导”,使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教”与“不教”的辩证统一,达成对象是学生,关键支撑是教师,实现途径在实践。要实现“不教”的价值目标,就需要建设教师队伍,改革课堂教学,进行课程开发,开展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谁也不会怀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这句话的正确性,谁都明白这两句话中的“教”具有不同的内涵,前者是指教书,教知识,后者是指教方法。细想起来,无论是“教书”还是“教方法”,总存在能教不能教,会教不会教的问题。只知知识灌输,不讲学习方法,不算会教;没有教学技巧,只有机械“运动”,不算会教;不讲课堂教学效益,只是  相似文献   

11.
1 不教是为了教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即“教师不教” ?“不教”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值得我们研讨的问题 .“不教”不等于撒手不管 ,不等于“放羊” ,“不教”的目的是“为了教” .中国传统武术讲究拜师学艺 ,开始师傅并不急于传授徒弟功夫 ,而是让他们干挑柴、担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活 ,两三年以后当徒弟学习动机极强时才开始传授 ,这样 ,徒弟才能学到武术的精髓 .日本的儿童教育家铃木培养出了许多儿童音乐天才 ,他教幼儿弹琴的方法有个…  相似文献   

12.
林四清 《广东教育》2003,(12):37-37
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教者取得的是“道”的地位,“道”生万物,而“道”又不直接生万物。在教学中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学生的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就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少学多是一个原则。教并不是具形具体的灌注或传授,它应该包括双边的活动,牵涉到人的心理、生理、兴趣,联系着不同的内容。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得“道”,尽可能少干预,让学生多选择。教师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一、“交尺子”的有作为,“用尺子”的不作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有这样一句精辟的名言,那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就是说“不需要教”要以“教”为基础,要通过“教”的指导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如果忽视教者本身的“主导作用”,采取放羊式的自流学习,甚至变“满堂灌”为“满堂问”,那是一种曲解。我认为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就要着力吃透两头(教材和学生),善于把握重点和难点,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懂;不该讲的地方,就不要浪费时间,切莫哗众取宠、画蛇添  相似文献   

14.
“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流行,导致不少人将“不教”作为理想教学的特征并努力追求。叶圣陶先生倡导“不教之教”,意味着能让学生获得发展的“不教”,需要以特定的“教”为前提。教师需要通过“教”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依靠自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为“不教”赢得空间。教师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应试”与“育人”统一到一起,带领学生既积极、主动地追求考试分数,也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当核心知识被教到了位,其他内容即使“不教”,学生也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就面授教育与自学这两种认知形态的关系而言,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格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的一层意思则是向人们揭示了由“教”到“不教”之间,存在着一个跨幅很大的认知区间。远程教育,作为一个后起的认知形态,便正置身于这个区间,可以在“教”与“不教”之间选择,而这种便利的选择,就体现着其技术运用的广泛性和认知性的特征,是我们进行远程教学设计时,所必须依从的原则。一、在“教”与“不教”之间选择为远程教育的“三代同堂”提供了发展空间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韦钰同志在题…  相似文献   

16.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它从1912年起经历了结胎、发育、形成、完善四个阶段。1977年给《中学语文》的题词,正好是完善阶段中第一次对这一学术观点所作的完整而科学的阐释。这以后的两次谈话中否定了诸如“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等的不严密、不科学的提法.明确指出“达到”“需要”两个词不能少。对于到底如何落实“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目标.叶圣陶先生毕生以此为研究课题.力图找到“可循的规律”.也期盼教育工作者能够共同协力把规律一条一条精确地归纳出来。  相似文献   

17.
就语文教学而言,正所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语),“教”是工具、手段,“不教”才是目的。当我们的教学工作真正达到了“不教”之“意”时,“教”就成为可忘之“象”。笔者认为“忘”并不是彻底地丢弃,而是通过我们的思维活动,把“象”与“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水乳交融、和谐统一,只要我们能够会“意”,自然也就无须再去强调“象”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就面授教育与自学这两种认知形态的关系而言,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格言:“教”是为了“木教”,这句话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的一层意思向人们揭示了由“教”到“不教”之间存在着一个跨幅很大的认知区间。远程教育作为一个后起的认知形态,便正置身于这个区间,可以在“教”与“不教”之间选择。而这种便利的选择,就体现着其技术运用的广泛性和认知性的特征,是我们进行远程教学设计时必须依从的原则。一、在“教”与“不教”之间选择为远程教育的三代同堂提供了发展空间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韦任同志在题为《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说的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达到“不用教”“无须教”。这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境界。但是几十年来,能达  相似文献   

20.
“教是为了不教”,叶老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教学的本质。然而“教”什么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无疑是问题的关键。 历来的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单纯的知识传授。因而教者把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解剖开,综合来,把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弄了个支离破碎、翻天覆地。教师自以为讲全了,讲透了,然而学生收获不大,效果不佳。这种教学充其量是“喂”,学生“吃”进去了,能否消化则不去管,再“吃”,还得靠“喂”,学生成了长不大的阿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