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归因是根据有关信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在由果溯因的认识性活动中,由于人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各种问题的原因推论有时就会出现与实际情况相偏离的情况,这就出现了归因偏差。教师教学归因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与结果的归因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的归因。在这两种归因过程中都容易产生归因偏差,归因偏差作为一种歪曲的、错误的、片面的归因,会对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归因偏差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是根据有关信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在由果溯因的认识性活动中,由于人的化程度、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各种问题的原因推论有时就会出现与实际情况相偏离的情况,这就出现了归因偏差。教师教学归因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与结果的归因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的归因。在这两种归因过程中都容易产生归因偏差,归因偏差作为一种歪曲的、错误的、片面的归因,会对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归因偏差的负效应及矫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归因是对自己或对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其关键成分是认知。归因不仅能归纳原因,而且能对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归因理论的探讨始于本世纪40年代,由于归因现象的普遍存在,并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受到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囿于学生行为、学生学习成败的研究,对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还很少涉及。本文拟对教师的教学归因偏差做些探讨。  一、教学归因偏差的类型及成因(一)自利性归因偏差。指的是教师为…  相似文献   

4.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关于人们对社会行为原因推论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研究人们如何理解、解释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教育实践中,归因理论也有很大的用途,如用在对学业成绩的归因分析上。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教师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归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逻辑的非理性现象,没能准确找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而出现归因偏差,且这种情况在分析学业失败时更为明显。本文试就教师在分析学生学业失败时所出现的归因偏差问题(以下简称归因偏差)进行讨论,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出教学归因的基本理念,分析初任教师教学归因的偏差和价值取向,提出良好教学归因的培养策略,有助于提升初任教师教学效能感。具体的培养策略有:构建积极归因模式、养成自我调节能力、注重归因训练和方法、培育刨新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教师职业的发展以及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对教师数量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教师这个队伍里。在教师职业发展中有一个特殊的阶段——初任教师。一方面,他们对工作饱含热情,但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经验不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归因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研究初任教师教学归因表现误差及原因,从而揭示出初任教师合理归因趋向以及调节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章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阐释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的方法:了解学生归因风格,因材施教;正确认识“自利性归因”;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归因参照系;把握好教材和考题的难度;克服归因偏差;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8.
大班幼儿的积极归因能力较弱,调查发现幼儿归因偏差有很多影响因素:遇事过分依赖成人,期望成人帮助其归因,对自己的行为不懂得归因;教师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间接影响了幼儿的归因倾向;幼儿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不同的性格气质导致自我归因能力的发展程度也各有不同。文章结合案例提出了相关的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生挂科后的归因偏差普遍存在,并且逐渐将一种新的、危险的归因偏差由"潜"转为"显",即将考试的失败统统归结为教师的意愿,这在高职生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归因偏差不同于以往文献中公开讨论的任何大学生挂科归因偏差,而已有文献中提出的对策也是侧重于正确的归因训练,但对待如此简单极端的新归因偏差,其背后成因的深度思考更具现实预警意义。研究基于学生S的个案从微观个体层面、中观学校层面、宏观社会层面探讨影响S归因偏差的三维因素,认为社会不良风气引发校园考试诚信危机,学校考试机制弊端以及学生的考试道德滑坡和高职生特殊的学习心理是主要因素。并在对个案深层根源探究的基础上提出减少大学生挂科归因偏差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学归因中的偏差及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国教育界对归因理论的研究日渐广泛和深入 ,很多学校在教育管理和教师评价中引用归因理论 ,对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归因研究。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归因相比 ,教师的教学归因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试对教师教学归因的涵义、偏差及归因取向作以探讨。一、教师教学归因的涵义所谓教师教学归因 ,是指教师对自己或他人已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 ,形成因果性解释 ,进而影响、改进教学活动的过程[1]。在教学工作中 ,归因既表现为一种教育观念 ,又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手段。那么 ,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来解释教学成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