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女子赛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问题 赛艇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好的绝对力量和肌肉力量耐力。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减少受伤,对于掌握技术也是非常有利的。同时由于女子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尤其是上肢、肩带和腰腹部位,所以在安排全年力量训练和采取具体训练手段时,应该注意有重点地考虑这些薄弱环节。力量的特点是提高较快,下降和消退也较快,所以必须坚持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2.
力量训练在射箭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中居首要地位。本文依据有关原理,阐述了射箭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构成、肌肉用力特声、力量训练原则和有关训练特征,并就我国射箭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探讨和研究在运动训练中如何提高力量素质,指出力量练习要明确目的动作的用力特点,注意动作的用力角度和肌肉用力点,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安排练习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董杰 《体育师友》2008,(4):25-26
力量素质是人的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用力的能力或肌肉在人体运动活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阻力的能力。肌肉收缩是力量的源泉,是神经与肌肉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是力量的“发动者”和“控制者”,而肌肉收缩是力量的具体表现形式。肌肉力量可以通过增加肌肉的横断面和改善运动神经的募集能力得到提高。按照运动时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通常把爆发力分为快速力量的力量成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1)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和肌肉用力的特点;2)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原则;3)力量训练特征;4)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四个方面对射箭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6.
力量素质是人体或者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外部阻力的能力,是运动员快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所在。从古至今,力量素质训练都是运动训练的首要任务。有关研究表明:田径运动员的竞赛成绩跟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与耐力呈正相关。高考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跳高是由伸膝、髋、躯干肌群和屈足肌群爆发性收缩完成的。发展跳高能力的关键在于肌肉用力时爆发有力,它的用力性质属于速度力量,也称爆发力。爆发力的大小取决于肌肉快速收缩时的力量和速度,所以发展学生跳高的能力,应与提高有关肌肉群的力量结合进行。结合教学与训练的体会,现将我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长期经验与理论的结合,提出提高肌肉力量与注重用力技巧二者综合的游泳力量训练方法。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引导游泳训练,以进一步提高游泳水平。  相似文献   

9.
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特征及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综述且结合拳击运动的特点,论述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特征,并就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选择进行探讨,为拳击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力量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员成绩和技术的基础,近来被越来越多的短跑教练员所重视。力量训练应在对现代短跑项目特征、技术本质认识和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在掌握现代短跑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人体肌肉的用力特点。在训练方法上,还应该遵循力量训练的原则。本文中,笔者本着这一思路对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下蹲与高翻是通过发展肌肉收缩的力量与速度来提高短跑运动员奔跑速度与能力最有实效,最受欢迎的训练手段之一。利用下蹲可以发展肌肉极限工作能力,强壮肌肉,提高肌肉收缩力量。高翻练习可以改善肌肉快速用力的条件与环境,发展肌肉快速用力的能力,并使肌肉工作的协调与技巧更接近短跑中的跑动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力量练习要遵循教学训练规律循序渐进。少年时期的肌肉、骨骼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承受大强度的力量训练,所以在少年时期的力量训练中,要  相似文献   

13.
力量素质的提高对掌握技术、技能和提高专项成绩有着直接影响。加强力量素质训练已是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训练中重要内容。一、青少年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应符合其生理特征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 ,所以 ,力量训练必须符合其生理特征 ,才有利于身心健康。青少年时期骨骼肌肉含水份和有机物较多 ,富有弹性和韧性 ,不易折断 ,但力量和坚固性差。同时肌肉的增长落后于骨骼 ,为适应骨骼的增长 ,肌肉向长度发展 ,肌纤维细长 ,横断面较小 ,肌肉力量较差。所以在进行青少年力量训练时 ,切不可操之过急 ,必须充分考虑此时期的生理特点 ,采用…  相似文献   

14.
从解剖学的角度,采用环节受力分析法,分析拳击各拳法在出拳过程中人体各环节之间的机械运动规律,总结拳击各拳法出拳技术动作的基本运动形式和肌肉的工作规律。为科学地进行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提供运动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肌肉力量从力学角度讲,它是反映肌肉对阻力的克服或对抗能力;在运动训练中,力量素质作为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关键,同时又是防止运动伤害的保证。因此不论是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学者都对力量素质的训练颇为重视。力量训练的规律和生理依据,主要是不间断性的超负荷训练使机体逐渐产生适应性。超负荷训练是指机体承受训练负荷或强度超过日常生活中承受的负荷。  相似文献   

16.
该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功能性训练,研究适合高校篮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结果表明,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提升可以采用功能性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但是功能性训练提升的效果更为明显。具体来说,功能性训练对于上肢和核心肌肉力量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远远超过了传统力量训练的效果(P<0.01),下肢肌肉力量的提升效果虽不及上肢肌肉力量与核心肌肉力量,但同样相对于传统力量训练有显著性的效果(P<0.05)。此外,功能性训练还能增强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提高技术动作的表现,加强核心力量与稳定性,降低训练或比赛中的受伤风险。因此,建议将功能性训练纳入日常训练中,针对运动员躯干稳定性和肩关节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进行强化纠正,最终提升运动员的身体功能,增强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射箭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包含力量储备,肌肉耐力和平衡用力能力三个要素,其训练特点表现在负荷部位、负荷量与强度和训练因素的协调组合三个方面,其训练原则和要求则表现出鲜明的射箭专项特征。  相似文献   

18.
力量训练能保证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机体适应现代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大负荷的要求,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使有机体的运动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认为力量训练可以概括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两种类型;在发展绝对力量的训练中要注意负荷量的增加,训练的特点负荷强度大(75%~100%),每项训练完成的组数多(5~8组),每组重复次数少(1~6次),每组训练的间隔时间为3min,采用大强度训练法训练时需要很大的体力和心理准备,还应具备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恢复手段;发展速度力量的方法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重的40%~70%的强度,兼顾力量和速度两方面的发展,练习中应尽量体会最大用力和最大速度感,一般每组重复5~10次,完成3~6组,组间间歇时间2~3min,提出爆发力训练负荷等级与重复次数以及极限用力的百分比关系;大强度间歇循环训练是提高速滑运动员力肌肉耐力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练习重复速度要快,采用最大力量50%~80%的负荷,重复在10~30次之间,间歇时间应是用力时间的2~3倍。  相似文献   

19.
浅谈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拳击运动员的力量分为基础力量和专项力量,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及拳击运动员常用基础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训练方法的特点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专项力量训练对皮划艇成绩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的力量指标和运动成绩的测试,分析比较了皮划艇专项力量训练内容、方法对专项成绩的贡献度。结果显示:皮划艇专项力量训练内容、方法与皮划运动技术特征、肌肉用力方式、项目特征和能量供应特征有关,练习的内容与方法越接近、符合这些特征,对成绩的贡献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