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培养一个好习惯黄老师常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培养一个好习惯。”从小班开始,黄老师就为入园不久的幼儿每人准备一块小抹布,教他们怎样使用抹布,怎样按椅面、椅背、横档、椅脚……的顺序抹椅子。黄老师示范,小朋友看着、听着、学着,一遍一遍,一天一天,渐渐学会了。每次抹椅子,黄老师总要蹲下来用食指在小朋友们擦过的椅子横档上抹一下,如果没有灰,她就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的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预先有所准备.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符连媚 《海南教育》2009,(10):70-70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的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预先有所准备.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有问有答     
孩子做事不用心怎么办?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已经一个学期了。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好学生,上课非常认真,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每次考试他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错,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没有用心去做。每次和他谈心时都告诉他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认真,他也说知道但显然没做  相似文献   

5.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7):56-58
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已经一个学期了。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好学生,上课非常认真,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每次考试他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错,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没有用心去做。每次和他谈心时都告诉他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认真,他也说知道但显然没做到。我该怎样去帮助他克服这些缺点呢?  相似文献   

6.
祁正荣 《考试周刊》2014,(30):71-71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从心理学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学生的表率。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尚未形成,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最直接也是最信赖的模仿对象,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每天穿着整洁,上课前用抹布把讲台擦干净,脏东西不乱丢,见到垃圾主动拾起,板书注重干净整洁。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渐渐地形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平时做作业也能认真书写,注意整洁。其次,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刘正生 《江西教育》2012,(35):21-23
策划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因此,从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然而,学生良好预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就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  相似文献   

10.
刘正生 《江西教育》2012,(12):21-23
<正>策划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因此,从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然而,学生良好预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就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  相似文献   

11.
施立松 《家长》2010,(5):29-30
时下,大多数父母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其实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更重要的。要从这个阶段起,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特别是做母亲的,要成为培养孩子习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李小毛 《成才之路》2014,(26):76-76
正体育教师要从严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用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处处、事事以行为规范衡量学生的言行,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使他们认识到要成为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知道什么事应该去做,什么事不应该去做,养成好习惯。二、用正确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有的体育教师发现学生某一方面的问题常常是抓住不放、大声呵斥,甚至说一些有伤学生自尊心的话语。其结果非但不能说服学生,还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由厌烦老师发展到厌烦老师  相似文献   

13.
读幼儿园中班的女儿,总是热衷于描述班里的种种事情,比如老师怎么表扬她,她怎么教训其他小孩……反正不管什么事,主角都是她自己。可是最近,在女儿的例行汇报中经常出现一个叫"可可"的女孩。女儿总是在说可可怎样对她不友好:"可可踩了我的鞋子,她没有说对不起。""我要和她做好朋友,她也不理我。""可可真小气,阿姨要她把发夹给小妹妹,她也不愿意。"听得多了,我不禁对这个女孩多了几分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老师要带着我们种蒜苗,让我们知道,做什么事都要有细心和耐心,并让我们体验种蒜苗的乐趣。我们准备好了新鲜大蒜、熟土、沙子、花盆、盘子、清水等物品。  相似文献   

15.
大二了,大学要开始了,必须要定一个计划了. 1.做一个理智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必须保持冷静,认真地分析,然后尽好地去解决. 2.完成属于自己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广告创意,并要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模式与方式,音乐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音乐习惯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主要的目标,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好的音乐习惯的养成。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好习惯的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欣惠 《学周刊C版》2010,(9):149-14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怎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呢?社会中,三百六十行,不管你干哪一行,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首先都要学会做“人”。所谓人,就是要上顶天、下立地,不管你是英雄,还是凡夫,只要不枉此生,便是一个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18.
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的是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中学数学预习相当重要,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书信交流:保护学生的自尊上班了,我像往常一样打开抽屉拿笔批改作业,偶然间在抽屉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今天,你表扬了我,我很高兴,我一定不让你失望,今后把每次的作业都做好,让你满意。张蔓”。“张蔓?”一个经常因不做作业受到批评的女同学,我刚接这个班时,就从前任老师那里了解到这是一个比较任性的同学。父母非常宠她,什么事都是由着她性子来,在家里,不管什么事高兴了就做,不高兴了谁也不理  相似文献   

20.
儿童依恋的现象及原因分析在当前提倡大胆创新的时代,勇气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素养,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勇气,锻炼孩子勇敢的性格品质。彤彤已经上三年级了,可是还喜欢和姐姐待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让姐姐陪,还爱在妈妈身上滚来滚去;彤彤做什么事都先考虑是不是“危险”,如果他认为做什么事有“危险”,无论爸爸妈妈怎样说“彤彤很勇敢,肯定可以做好的”,他也不敢、不肯,并找种种理由辩解。在学校,老师说他“学习不努力、不刻苦“”对什么都无所谓”。彤彤妈经常把自己奋斗的经历跟他讲,彤彤好像听懂了,过后依旧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