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瀛 《现代教学》2015,(Z1):86-87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戏曲是最能代表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京剧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当代学生只有了解好、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资格来谈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培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是他们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形成的沃土和摇篮。我校将"京剧文化奖章"活动作为学校培育民族精神的载体,使学生通过少先队争章活动的自主体验,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传承民族精神,获取主动发展。一、活动主题与目标创意点:创造性是少先队工作的精髓。"京剧文  相似文献   

2.
京剧作为国粹,是我国最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被誉为"国剧"。如何让京剧艺术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根",更好地进行传承与革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作为一名高中艺术教师,笔者认为在"京剧进课堂"已普遍开展的当今,有必要通过选取更多优秀的京剧选段,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唤起学生保护、传承京剧艺术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京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的表演形式是"坐念唱打",讲究的是"精气神"。打击乐在京剧艺术演出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挥作用,他指挥乐队,乐队的演奏又指挥着整个演出过程,包括角色的出场、身段、唱腔、节奏、情绪、情节、人物刻画等。  相似文献   

4.
黄艳梅 《江苏教育》2012,(32):57-58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中华民族丰富文化意蕴的彰显,对青少年理想的追求、自我的实现、心灵的澄明以及生活的体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力。我们要让学生从艺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切身感受到京剧这一民族艺术的真正魅力。开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将15首经典京剧唱段列入九年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中。京剧或地方传统剧种,都需要大力加以传承和推广,但对中小学生基础教育而言,不应该过分强调这一差异,我们应当注意到它的真正本意,是让青少年从学习京剧作为起点,让他们在童年、少年阶段接触、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京剧脸谱是京剧人物角色的面部绘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京剧脸谱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使京剧脸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感。同时,京剧脸谱的文化特点对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颇大,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7.
京剧脸谱是京剧人物角色的面部绘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京剧脸谱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使京剧脸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感。同时,京剧脸谱的文化特点对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颇大,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决定将经典京剧唱段试点进人中小学课堂,此举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评论者指出,所谓的让中小学生唱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却打上了让人疑虑的“文革”样板戏“借尸还魂”的烙印: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竟然有13首是样板戏。暂且放置这个问题不谈。在笔者看来,和最近兴起的国学热一样,试图用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件中透出的,其实是国人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意愿上的焦虑和迷茫。  相似文献   

9.
赵永固 《成才之路》2012,(27):73-73
正京剧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弘扬民族文化"的学习。而在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音乐中,除民歌、民间乐曲和地方戏曲外,最具艺术价值且又影响广泛的民族艺术,当属被称之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了。在  相似文献   

10.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选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京剧作为培育校园文明的抓手,并提出了"国粹砺人,文化立院"的特色办学理念,其间,京剧已成为很多师生的良师益友,师生们在学习和欣赏京剧的同时,既被它华美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也被它传承的品格精神所训教。本文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楔子】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之中。此举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扎根与发扬。京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骄  相似文献   

12.
对京剧艺术消费市场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社会普通人群,尤其青年人群目前对京剧的喜爱和关心程度明显偏低,传统艺术面临着现代文化的严峻挑战;创作反映当代生活、现实题材的京剧剧目,融入现代艺术元素,赢得青年一代的喜爱和共鸣,创造京剧市场的繁荣,是推进京剧文化产业化。传承和弘扬国粹艺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名扬海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然而京剧翻译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艰巨工作,它要求译者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功力,对京剧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从而做出适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早在几千年前,儒家创始人、儒学的始祖孔子就提出了六经,包括诗、书、礼、义、乐、春秋,强调礼乐对人的规范教化作用,由此可见音乐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进步,音乐不仅对人有净化的作用,对人的思想品行有塑造作用,还作为一种身心放松方式,更作为一门艺术,承担起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职责。京剧艺术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其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近年来,我国京剧艺术逐渐淡化,京剧逐渐被人们忽视与遗忘,京剧文化传承减少,近几代人中精通京剧的人才大幅度减少,京剧艺术生存传承令人反思。本文通过阐述京剧艺术的地位与重要性,以及京剧随时代的创新发展,新京剧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更多地让学生了解京剧艺术,促进京剧文化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5.
陈著行 《学周刊C版》2019,(7):162-162
中国书法是以文字为创作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门类中非常少有,也是中华"四大国粹"之一,书法进课堂体现了国家重视书法教育的理念。青少年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芦珊 《考试周刊》2014,(94):146-146
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民族舞蹈、水墨画、京剧、陶瓷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因受到各个方面的冲击,有些传统文化正在淡化,甚至消退。大学作为承担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圣地,应该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尤其是艺术学科教师,应该在各科艺术课程中通过艺术教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这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要充分利用各种课下资源,如学生社团、艺术团体、艺术比赛等形式。相信在教师的辛勤耕耘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影响下,传统文化教育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7.
当大众文化占据了人们的日常和娱乐生活时,如何辩证看待大众文化的利与弊,利用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消费性和视觉性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武侠影视的精神空间:"天下",武侠影视的行为空间:"江湖",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在武侠影视作品中如何利用视觉文化因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是研究武侠影片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杨晓祥 《云南教育》2014,(14):32-32
本刊讯为了进一步推动红河州京剧进校园工作的开展,红河州教育局、州文化体育局、团州委、州关工委、州京剧协会于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州内地7个县市城区中小学中开展京剧进校园教育试点,进一步扩大京剧教育成果。用两至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学习掌握一些京剧知识,学唱并能够会演唱部分京剧曲目,培养出一批青少年京剧骨干。在试点学校形成比较浓厚的京剧氛围,为在全州全面开展京剧教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天津教育》2012,(4):74
弘扬传统文化,探索尚美教育天津市河西区湘江道小学是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天津市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天津市"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被誉为"国手摇篮"和"体育明星学校"。  相似文献   

20.
刘京 《宁夏教育》2014,(9):67-70
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京剧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京剧进课堂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为青少年走向传统文化架设的一座桥梁。本文从巧选教学内容、巧用教学方法、巧与相关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联系等几方面阐述了京剧进入音乐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