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动员价值观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所抱持的一种独特信念,而这种信念将决定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行为。分别从运动员价值观的概念、内涵与测量、相关实证研究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介绍与述评。个体、社会情境以及心理认知等是运动员价值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研究需要构建合适的运动员价值观理论模型,进一步丰富研究方法,开展本土化与跨文化研究,扩展运动员价值观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利用国际上通用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对俱乐部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的价值观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俱乐部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在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上整体趋于一致;专业运动员不论在终极性价值观还是在工具性价值观的重要性次序选择上,其波动性普遍低于业余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利用罗克奇(Rokeach)“价值观调查表”和自编价值观开放式问卷对深圳市运动员的人生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员的价值观在总体上趋于一致,但不同性别、年龄、家庭背景以及不同项目和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某些价值观上存在着团体差异和个别差异。总的来说,运动员的主导价值观是积极的,但也有少数运动员存在着消极的主导价值观,运动员的价值观表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1·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深圳市体育发展中心60名参加广东省第11届省运会的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31名,女运动员29名;(2)研究工具: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有较高信、效度的罗克奇(Rokeach)“价值观调查表”和自编价值观开放式问卷。(3)数据处理:利用SPSS10·0等进行统计分析。2·研究结果(1)运动员人生价值观的一般特点:根据运动员对两种价值体系中18项价值重要性的排序,求出各项价值观的次数分布中数,再依据中数由小到大排出等级次序。总的看来,男、女运动员与总体之间以及男、女运动员之间在两种价值体系中对18项的评价趋于一致。(2…  相似文献   

5.
运用伦理学理论对我国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现状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从道德他律的缺失以及道德自律的沦丧对运动员道德价值观问题进行解读,得出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唯有有机地结合起来,健全外部道德他律的约束机制,完善内部的自律机制,重视道德价值观的建设,才能促进运动员道德价值观的实现,竞技体育所追求的体育精神才能得以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平 《福建体育科技》2001,20(4):5-6,16
在分析我国足球运动员职业道德价值观的现状及足球运动员职业道德价值观的结构、功能的基础上 ,就我国足球运动员职业道德价值观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内涵及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兵  姚辉洲 《体育科技》2005,26(1):14-16
通过对价值、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的分析,对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一步探讨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内容、特征等。以便对运动员的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宇 《冰雪运动》2012,(2):56-59
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我国冰雪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指出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由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构成;提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运动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学习意识,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养等培养我国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保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延长运动寿命和冰雪竞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水平是影响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当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人格修炼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等重要意义;提出短道速滑运动员人格修炼的途径有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和教练员的榜样作用,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但对女运动员群体的"非人道伤害"也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为:高强度、非正当训练带来的女运动员伤病健康问题;隔离式异性交往带来的女运动员恋爱婚姻问题;低文化教育和封闭化管理带来的女运动员退役转型问题。可以尝试通过减少破坏力大的竞技项目、杜绝非人道的训练手段、健全在役运动员安康保险体系、完善退役运动员权益保障机制、引导社会形成健康的体育价值观、采取理性适度的奖励等措施,把竞技体育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把预防挽救措施做到最严密和最周到,最大限度维护女运动员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从加强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在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些建议:一要构建"体教结合"文化教育新体系,二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三要提高教练员、领队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优秀运动队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绩效及其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现代管理学相关理论,对心理契约的内涵加以阐释,探讨了心理契约在优秀运动队管理中的绩效与构建。其绩效表现为:培养运动员对运动队的归属感;有利于提高运动队的运动成绩;有利于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构建运动队与运动员间的心理契约可从6方面着手: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给予运动员应有的支持与鼓励;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塑造和构建共同有价值的远景;建立运动员与运动队的信任机制;构筑运动员人力资源保障体系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职业运动员管理权与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职业运动员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产物。通过对我国职业运动员目前管理水平进行分析,职业运动员权利应该依靠相关法律来保证,规范我国职业运动员管理。  相似文献   

14.
对运动队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做好优秀运动员管理工作的几项基本原则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以漳州市少体校三集中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与学习态度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少年运动员自幼进入到各专项中从事训练,脱离了正规文化知识规范教育的环境,重体轻文,学训矛盾等因素直接影响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态度。究其原因提出应有效解决学训间的的矛盾,坚持走体教结合的路子,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宣传与引导,完善科学管理监督机制等建议,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法运动员文化教育对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法运动员文化教育为研究对象,从运动员文化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学习制度、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时间安排、监督管理等七个维度对中法运动员文化教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运动员培养机制不合理,缺乏系统的退役运动员管理措施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体系的不全面,导致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困难的原因。文章对此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王勇 《体育学刊》2007,14(3):101-104
对我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下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原因在于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后备人才乏人、地方体育管理决策层避重就轻思想严重、现行的竞赛制度减少了现役优秀运动员参加大赛磨练的机会、田径传统优势项目训练存在闭门造车现象、田径传统优势项目教练员执教水平的局限等。结合目前国内外田径发展趋势,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信息注册管理采用的是"运动员注册管理子系统",但该系统尚存在采集运动员基本身份信息的手段缺乏智能性、指纹识别率不高、所采集的运动员信息过于简单、缺乏信息公开查询功能、无法进行网络报名报项等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信息注册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率,应对该系统进行改进,在系统中设置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采用识别率高的指纹仪器,增加运动员拓展信息的录入,增加数字照片导入、信息公开查询和报名报项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Evid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physique in the athletics disciplines is supported by the persistence of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ver long periods, despite marked secular changes in the source populati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y also result in physiological benefits such as effective thermoregulation or a greater power-to-weight ratio. Coaches and athletes are often convinced of weight or fat loss benefits based on personal or anecdotal experience, intuition, and "trained eye" observation of successful competitors. This may entice athletes into adopting unbalanced, erratic or highly restrictive eating patterns that increase the risk for nutrient deficiencies, and disordered eating. Despite heavy training loads and often extreme diets, some athletes fall short of their physique goals as ultimately phenotype is under genetic control. Professionals assisting athletes with physique management need to be highly skilled in anthropometry and requir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sports-specific nutrition requirements. Careful assessment of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various approaches to weight and fat loss is required before they are recommended to athle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