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拟态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媒介环境和心理环境构成的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等同于现实环境,又与现实环境密不可分,人的主观环境(心理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拟态环境的研究重点大多在空间定位与导航领域,而缺少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拟态环境的研究有必要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不但反映现实,也建构现实,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拟态"环境里。受众通过对拟态环境中媒介信息的认知,进而将之转化为现实行动,影响其生活。而拟态环境中的虚假新闻与客观事实背道而驰,虚假新闻传播所产生的"麻醉"、"污染"、"欺骗"和"背离"功能会误导和损害受众的心理环境,给受众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里,由各种体育传播媒介所形成的体育"拟态环境"对人们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现代信息环境与大众传播的关系,再分析了体育传播媒介与体育"拟态环境"生成,最后研究现代传播语境下几种体育"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拟态环境网络推手作为隐藏在互联网背后的新兴"职业",在活动中建构着特殊的"拟态环境"。通过分析网络推手建构的拟态环境的特点和成因,来对网络推手的传播活动进行解读,帮助我们认识网络推手并对他们的活动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环境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在人与环境之间体现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本文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入手,从色彩、光影、形状三个角度对室内环境中的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外部舆论环境反映了高校的社会舆论形象,对高校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其形成要经过舆情上升为舆论,以及舆论进一步形成支配性氛围这两个动态发展的阶段。高校外部舆论环境的特点在于高度依赖大众传媒"、拟态"特征明显、舆论主体具有双重性、舆论客体集中程度高、舆论意见同质反复、现实影响具有稳定性和"光晕效应"。这些研究结论对构建、优化高校舆论环境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车录彬  陈欢 《现代语文》2007,(12):18-18
美国政论家李普曼曾提出著名的"拟态环境"理论,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的事物只能通过新闻媒介去了解,于是媒介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知可感并好像也能亲身体验的"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智力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神经科学是最近几十年兴起的交叉学科,智力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认知神经科学兴起后从脑机制的角度对智力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运用脑成像技术,从大脑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人类智力为什么存在个体差异进行探索;(2)从脑机制层面对智力究竟是"单一结构"还是"多成分结构"进行研究;(3)通过大脑这个中介,进一步揭示遗传、环境与智力之间的关系。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智力的这些研究,加深了人类对智力的认识,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智力概念不够统一、因果关系揭示不够以及结果应用存在困难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学校心理环境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心理学环境是一种观念环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成了人们关注的研究主题。如以学校区域空间要素为视角,优化学校心理环境应围绕课堂心理环境、班级心理环境、校园心理环境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这样可以构建一个系统性和层次感较强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电大系统反馈的目的在于利用反馈网络交流信息,控制教学过程,改善电视教育的运行机制.而构造我国的电视教育反馈系统之前,需要对教学系统的响应有个总体的估计.这就是对电视教育特质的认识,其中一项基础工作就是对电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现发表《电视教育的认识心理与记忆心理》一文,该文的内容仅涉及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视教学环境下的学生注意力分配问题.其目标在于寻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解决教材建设与评估中的某些技术指标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记笔记的心理学问题;(二)心理测验;(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远距离教育.本刊将分三期连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给高职院校舆情引导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拟态环境对高职院校舆情的影响及其传播特点,旨在探索拟态环境下高职院校舆情的应对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