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党的喉舌,新闻宣传肩负着引导主流价值观和受众审美趣味的社会职责。在综艺大片泛滥搅动受众审美取向的时期,新闻节目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健康的节目品位。那么,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新闻节目该如何做出品位,保持品位,提高品位呢?本文从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内容、形式、包装等方面对此问题加以探讨和梳理,为新闻节目如何保持先进性、时代性和品质品味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2.
郎伟 《采.写.编》2023,(9):180-182
电视文艺晚会的文化品位是指该类节目的内容、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高低水平。高水平的文化品位不仅能够提升观众的审美享受,还有助于传承和发展文化艺术,同时对于社会的文化建设和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化背景、节目类型、节目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四个方面讨论了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的文化品位,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策划和导演的文化素养、丰富节目内容、增加节目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等方式提高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3.
叶建芳 《视听界》2008,(2):101-102
电视法制节目有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就是好看。但法制节目的文化品位普遍不高,难以满足中高端人群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4.
侯琰慧 《东南传播》2018,(7):122-124
中华诗词文化经历了三千余年的发展积淀,是现代社会无法企及的优秀文化遗产,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热捧.与答题类的诗词文化节目不同,《经典咏流传》节目采取了音乐审美与文化审美相互融合的深度模式、与节目定位相得益彰的星素结合模式以及全方位的传播互动模式,同时精心选择具有普世性的节目文本、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故事并进行有立意高度的审美鉴赏,不仅达到了文化和艺术的双重高度,也在号召受众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诗词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俞海 《传媒观察》2005,(6):50-51
在电视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受众对于提升电视新闻的文化品味产生强烈的要求。所谓电视新闻的“文化品味”,即是指电视新闻节目从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文化的品质。对于今天的受众来说,他们时刻被汹涌澎湃的信息浪潮所包围,他们缺少的不是一般信息,而是高品位、高质量的信息。就电视新闻而言,提升文化品位的要求,几乎涵盖了内容到形式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李玲  金威 《新闻传播》2005,(1):63-63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新闻节目中,各媒体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广播新闻在与报纸、电视、网络的对局中,如何在提升节目品位上下功夫,做到节目差异化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广播节目中,各媒体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广播节目在与报纸、电视、网络的对局中,如何在提升节目品位上下功夫,做到节目差异化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编辑审美力的形成、编辑审美的客观标准以及文艺类图书编辑的审美品位三个方面,对图书编辑的审美意识作一些浅析和探讨.文章分析了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因忽略审美意识而面临的问题,进而确立图书编辑自身的审美意识与美学风格、造就审美主体客体双方高度照应的和谐关系,同时从封面、书名、内容、细节等诸方面,探讨提高文艺类图书的审美品位,为图书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地方电视台近些年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节目总量少,形态少,名牌栏目少,名主持人少。许多地方电视台频道资源很丰富,但让观众可看的节目不多;专业化程度低,节目细分不够。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节目细分不够,缺少必要的涵盖。二是节目缺少特色,深度不够,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从节目的特色上讲,具有地域特色和创新特色的节目偏少。从文化品位来说,地方台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许多地方台尽管当地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却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有文化品位的节目。原因在于编导缺少基本的文化素养、独特的文化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追求,这是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受众阅读品位的不断提高,新闻的美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军事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写作中应顺应时代发展、努力满足受众强烈的审美需求,在增强新闻可读性的过程中达到扩展其舆论影响的目的。如何把新闻写出美感来?笔者认为以下“五招”可作尝试。  相似文献   

11.
王灿 《中国广播》2006,(2):43-44,45
广播节目主持人是传递信息、构成节目风格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同时,也是让受众能够关注广播节目文化审美的情趣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以其鲜明的主持风格和独到的文化解读方式,使节目更具可听性,从而备受听众喜爱。但也无可否认,当下有不少的主持人,由于缺乏必备的文化修  相似文献   

12.
我们能够从"实习男主播网络爆红"这一事件中看出现代受众对于主流新闻节目的形态、主持人形象等方面的审美变化,亦能看出主流电视新闻节目转型的可行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的包装是新闻栏目定位的标志,是新闻栏目化品位的体现,其在新闻节目的形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富震撼力的画面和音效能先行抢夺受众的眼球,使节目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4.
高雅的文化品位、高尚的审美情趣一直是副刊孜孜以求的目标。一张报纸,特别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状态下的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的文化品位如何坚守,它的功能如何再定位,它的表现方式如何创新与发展等,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领域,中国本土的节目至今为止创新依然很少。如果说到创新,则更多的是如何复制、模仿好国外流行的节目。创新的概念,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则具体的表现为将国外节目结合本地受众审美趣味与文化影响,充分本土化。在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这档栏目中,可以依稀看见一些国外综合类节目与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与  相似文献   

16.
李君会 《编辑科技》2000,12(3):50-52
编辑工作者除了具备编辑的基本素质(能力)外,还应培育“边际能力”,即编辑策划能力、审美能力、超前能力和创新能力。编辑策划赋予期刊以灵魂和生命,编辑审美使期刊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编辑超前使期刊的视觉艺术与时代.旋律协调交融。编辑创新代表着期刊的总体格调、文化品位、生存空间与竞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节目主持人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与受众进行信息传播、交流与沟通的,因此,如何运用语言对节目主持人来说十分重要。可以说,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关系到节目主持的成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包括许多方面。本文从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审美、节目主持人的修辞水平、节目主持人的语境适应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主持是语言的艺术。要使节目有声有色、富有魅力,节目主持人就必须讲究主持的语言艺术,使主持语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而在进行信息传播交流与沟通时,给受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优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走向 21世纪的中国电视,面临着日益成熟的节目市场,该如何以质论价呢?本文结合对各种电视节目形态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个共有的衡量标准──审美价值。从操作层面,作者将审美价值标准概括为“表现人”与“人表现”两大审美指数,并针对不同荧屏节目现象做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特别是面对着新世纪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的挑战,电视所具有的规模化影像审美功能,更成为众多媒体中独有的品格。在影像审美中,唤起受众对“人”的特性的体认与呼唤,将成为新世纪民族文化建设中电视所肩负的独特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梁爽 《记者摇篮》2010,(3):58-59
在科学报道、科学节目的传播过程中,不仅要使观众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在具备科学和教育的品质与品格的同时,还要使观众领悟到科学报道、科学节目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品位,提升观众的人文素养。由此,充满了人文色彩的科学报道、科学节目才能有它自己的风格和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