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感应测井是研究储集层电性特征的基本方法.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普通感应测井已经不能适应油田勘探开发要求.为了加强对储层的精细描述,寻找隐蔽的复杂油气藏.高分辨率感应测井技术应运而生.胜利测井公司自主研发了高分辨率感应测井仪器,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这种仪器在储层研究方面比普通感应测井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储层非均质测井二次解释是当前老油气田进一步挖潜的重要工作。老油区早期的声波和感应测井组合的分辨率不能满足储层精细解释的要求。本文利用离散沃尔什函数变换法,对测井曲线进行高分辨率处理。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常规测井资料的纵向分辨率。在此基础上,对某油田储层参数进行二次解释,与岩心分析物性资料具有良好的对比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造成油层电阻率偏低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油层性质、钻井泥浆和测井仪器,并据此提出了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旨在为油田的增储上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开发的各个不同阶段,经常需要了解油水井中套管的损伤、腐蚀及内径变化情况,射孔质量,管柱结构;检查套管外水泥胶结质量和管外窜通位置;判断出水层位;评价压裂酸化厦封堵效果等.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测井来获得.因此,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套管外流动检测技术进行了越来越深的研究.本文着重时几种现场常用的套管外流动检测测井方法及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裸眼井水淹层应用常规测井,结合“测—注—测”技术,分析了水淹过程中的油层变化规律。确定了水淹层定性判别、定量解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技术——以大37块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入手,以大王北油田大37块沙二段为例,阐明了几种典型的低阻油层类型,探讨在实际勘探开发中识别低阻油层的方法思路,通过采用高频感应测井以及辅以井壁取芯建立低阻油层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解释,有效地解决了大37块低阻油层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阵列感应测井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斯伦贝谢测井公司的阵列感应测井AIT,贝克-阿特拉斯测井公司的阵列感应测井仪HDIL,哈里伯顿测井公司的阵列感应测井仪HRI。国内主要是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的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器MIT。  相似文献   

8.
JSB801双感应一八侧向测井仪在测井过程中时常出现中、深感应曲线在中高阻地层异常失真和平头现象、中高阻层曲线重复性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的渗硼温度和渗硼时间对9Si Cr钢渗层厚度及表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从渗硼层综合力学性能和对基体性能的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9Si Cr钢最佳的渗硼工艺方案为渗硼温度880℃,渗硼时间5h,渗层厚度达到74.0μm,表面硬度为1450HV。  相似文献   

10.
CGM格式是石油勘探开放软件协会(POSC)所采用的行业标准,是否支持CGM格式已成为衡量一个石油勘探软件功能是否完整的重要标准。LPSPLOT是融合CGM图形组合、编辑、处理的测井绘图软件,采用图形用户界面,完全遵守OSF/Motif编程风格,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可运行于SUN、SGI等主流UNIX工作站平台。软件采用"嵌版"式成图的理念,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测井图元设计。  相似文献   

11.
老区稠油出砂油藏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分析了利用测井资料再评价、细分层段、重力分异规律、水平井优化射孔等技术.借鉴其他区块开发实际,提高油层认知度,对于深挖底水油藏潜力、延长单井寿命十分有益,最终实现增加可采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RCHB)理论,在NL-SH参数下,研究了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Er偶同位素链的基态特性,计算的核结合能和核均方根半径,在有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的范围内,与实验数据值符合较好。计算结果显示:在中子数为N=82-126的壳层里,在84-92、94-126之间有明显的子壳层结构;62582Er184核是中子滴线核。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对模具钢试样进行电子束局部熔化进行硼合金化,并对熔化层进行金相观察和硬度测定。结果表明:整个区域分为四层,其中白亮合金层为固溶体树枝晶与细小硼化物组成的共晶体,且枝晶间距与凝固时的冷却速度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开发中,测井资料虽然能间接地解释地下地层的物性及含油性,但由于种种原因,远不如井壁取芯直观确.介绍了井壁取芯的主要作用及胜利测井公司现所用SLQX-36型取芯仪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ZJ地区沙三段储层为三角洲及水下扇沉积,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测井资料解释难度大.从关键井资料入手,进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该区测井储层参数的精细解释模型,根据试油测试资料,形成了储层流体识别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芦湖油田S34砂层组的生产资料,利用采收率经验公式和水驱特征曲线法预测砂层组四小层的最终采收率,并研究注入倍教增长率、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变化规律,以评价砂层组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42小层和43小层剩余可采储量丰富,是大芦湖油田挖潜的主要目的层段;42小层水驱开发稳定、效果好;43小层和44小层水驱效果差;45小层水驱效果较好,但刺余可采储量少,只需维持稳定生产。研究构成的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对注水油田开发效果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效果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渤南低渗油田为例,分析了该油田热洗井作业后油井含水上升的规律,结合该油田的储层特性和流体性质,根据低渗透油水两相渗流规律和岩石孔隙中的毛管力,通过毛细管模型及实验研究,对油井作业后含水上升的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水锁效应和油水乳化产生的贾敏效应导致油相渗透率的损害大。在此基础上,实验优选出了控制含水上升的工作液体系。针对该油田该研究结果对低渗透油田作业时保护油气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河流相砂体为储集层的油气藏在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占重要地位。本文针对济阳坳陷馆陶组典型的曲流河及辨状河沉积,受河道的频繁摆动和季节性洪泛的影响,河流相砂体在垂向和平面上相变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采用叠后地震动力学属性砂体识别和运动学属性砂体识别等方法,对河流相砂岩储层的识别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测井约束模型。  相似文献   

19.
针对胜坨油田坨28断块9-103层系的油藏特点,应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压力恢复过程中月注采比、采液速度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得出了有关的技术政策界限,该研究结果可为油田进行合理的配产配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扭转油田埋地管网落后的人工经验管理状态,对胜坨油田Φ159以上(含)埋地管网进行全面检测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地形图开发出埋地管网GIS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对埋地管网进行了统计分析,对68.56km外防腐层差劣管段和21km最大腐蚀深度>50%壁厚的管段提出维修更换计划,提高了埋地管网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