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大话化的风潮几乎触及古今中外各种化与学经典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被用作音响产品广告的开头曲,各种宗教偶像被制作成商品在旅游景点廉价出售;巨幅的《蒙娜丽莎》复制品被用作瓷砖广告挂在北京街头。从《大话西游》到最近的《Q版语》,还有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剧,在肆意地戏说历史、改写经典。  相似文献   

2.
刘建新 《今传媒》2005,(5):44-44
从《大话西游》,到最近的《Q版语》,大话化的风潮几乎遍及古今中外各种化与学经典。君不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被用作音响产品广告的开头曲;各种宗教偶像的人像被制作成商品在各个旅游景点廉价出售;巨幅的《蒙娜丽莎》复制品被用作瓷砖广告挂在北京街头。还有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剧在肆意地戏说历史、改写经典。  相似文献   

3.
沈王英 《新闻实践》2005,(10):35-36
现代广告中,各种文化要素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文化与广告的结合,一方面是作为经济活动的广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日常生活文化化的一种体现。对文化表现元素的猎取,使广告的经济因素有了出色的包装,经济的硬性销售被文化的软性宣传掩盖了。今天的广告已经尽量冲淡了商业气息,总是以一副清新自然的面孔出现,以期达到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4.
对广告商品所蕴含的各种文化附加价值的传播已成为广告传播的主要内容,而广告中的文化附加值必须借助各种元素、符号才能得以表现,从本质上讲广告文化附加值的表现元素都是一种文化符号元素,它是广告文化附加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表现形式的层面,解读广告中不同“话语”类型的文化附加值在表现形式上的诸多特色。  相似文献   

5.
现代广告业的发展,是透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在我国,随着《广告法》的推行,大量广受赞誉的广告佳作出现,喻示着我国广告业正在走向成熟。广告中过去那种幼稚的呐喊被不断显露的民族意识和企业主体意识取而代之,日渐凸现着文化的倾向。这表明广告开始走向与民族文化靠拢和结盟的道路。但是,处在社会文化转型期的众多广告实作,却是良莠并存,问题种种,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舆论导向错误。这种情形,使人们在对广告信息的真实性深表忧虑之外,对广告的社会文化责任又投下了更深的关注。一、当前广告的种种问题当代中国社会处在急剧…  相似文献   

6.
广告的价值取向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中广告越来越成为引人注意的、改变人们态度乃至支配人们行为的有效工具。广告在引导大众消费的同时,广告本身所负载的文化内容也在影响人们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吴满意在《广告文化》一书中指出,广告  相似文献   

7.
《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于1925年在北京创刊发行,1948年停刊.二十四年间,《会报》在“推广文化、服务社会”的宗旨下,共刊登广告476个.这些广告大致可分为出版广告、机构广告和其他广告三种类型,总体呈现出阶段性、文化性和单一性三大特点.虽然《会报》中的广告还存在某些缺陷,但其在传递信息、传播文化、保存资料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折射出民国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8.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首诗的阅读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子的作品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疑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了。它不仅出现在各种新诗选本中,也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被流行歌手谱曲演唱,更被房地产公司用作铺天盖地的广告。在经过出版、评论、教育以及大众文化多重传播环节的复杂运动之后,它已经逐渐凝定为一首"代表作",成为普通读者心目中海子诗歌最通俗的形象。有意思的是,20年来,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阅读接受的差异,使得这首诗也如同一面小小的棱镜,折射出当代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一、广告文化的内涵所谓广告文化,即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 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广告主和广告人员精到地把握社会群体期望或文化圈的继承,并进而超越自身所在群体文化传统的过程;二是公众接触、接受广告及其认同广告与所含文化的过程。广告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从人类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广告与文化的信用是双重的:广告反映了不断变化的文化,同时反过来也改变了文化。  相似文献   

10.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报纸广告,自然是文化的载体。优秀的报纸广告,必定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周口H报》积极适应媒体多样化、分众化的趋势,充分发挥党报广告自身的传统优势,坚持把先进的“广告文化”融入广告经营实践,积极探索党报广告经营可持续发展规律。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恶搞”的作者们似乎非常热衷将矛头指向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日本网络游戏《红楼馆奴隶》中,林黛玉被描述成“娼妇与外国人的私生女”;著名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被用作某饭店开业宣传,并加上了广告语“同志们,大锅饭成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了《潘冬子参赛记》。恶搞者们大呼“恶搞有理,娱乐无罪”,打着“恶搞是一种文化创意”的旗号,颠覆一部部传统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那么,这些恶搞真如所说的是文化创意吗?  相似文献   

13.
广告跨国传播中的文化对话与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性洋广告引起轩然大波一名篮球运动员进入一个五层高的建筑,逐层挑战中国对手,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在国内各电视台播放的名为《恐惧斗室》的最新耐克篮球鞋广告片。由于在这个广告片中,涉及到身穿长袍的中国老者和飞天的妇女以及龙等众多中国文化元素被广告片男主角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打败的画面,2004年12月3日被国家广电总局叫  相似文献   

14.
广告传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内容。广告中巧妙地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引起受众的认同。央视马年春晚的公益广告《筷子篇》的成功传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以《筷子篇》为例,从中分析出其蕴含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希望能对广告人在今后的广告创作中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申报》的女性广告无论是在创意表现还是内容选取上,在生动诠释当时代女性观念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女性形象的塑造、社会物质和精神潮流的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申报》女性广告文化之魅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广告文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先红 《现代传播》2003,(2):131-132
广告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 ,而是一种现代文明的标志。有广告的地方就有文明 ,有广告的地方就有文化。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深入探讨广告文化的基本理论。一、广告与文化的关系所谓广告文化 ,即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 ,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 ,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两个方面 :一是公众接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失败的案例很多,成功的也不少,央视招商广告《水墨篇》便是一则创意新颖的成功作品。本文以《水墨篇》为例从中国文化元素在《水墨篇》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中国文化元素应用于电视广告创意表现上的成功与不足,并对在电视广告创意表现上运用中国文化元素提出了一些总结性的建议,对广告创作者在电视广告上正确使用中国文化元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洋 《声屏世界》2013,(6):114-115
日前,由天津日报传媒集团、市工商局、市广告协会、《广告人》杂志社共同主办,"津英荟"优秀企业家俱乐部、天津日报经济新闻中心、天津日报广告有限公司协办的"天津广告力量,经济文化脊梁"广告行业专场沙龙在盈月梧桐都市会客厅举行。会上,市工商局、《广告人》杂志社、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及来自天津世纪座标广告有限公司、天津宏浩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津中尚传媒  相似文献   

19.
解析现代广告中的文化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兰秋 《新闻界》2005,(4):91-93
广告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伴随着广告传播,广告文化产生了.所谓广告文化,即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广告文化是广告传播参与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它使得广告传播具有社会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广告与消费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广告是否起作用”,美国传播学研究学者尤恩和沙德森对此有着对立的观点。广告可以影响人的观念、行为,甚至活动方式,在这种意义上,两人的见解又趋于一致,并与法国社会学者易路的《宣传》一书的一些论点形成共识。本文虽是读书札记,作者并没有停留于观点、理论的比较与介绍,而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商业广告与消费文化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任何一面既是另一面的原因也是另一面的结果。”广告的作用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层次,一是文化层次。商业广告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鲜明特征。作为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广告及其质量与数量,已经变成衡量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尺。随着广告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广告的学术研究也日渐发达。在美国众多的广告研究著作中斯塔特·尤恩的《意识的引导者》和马歇尔·沙德森的《广告,并非容易的说服》,是最具代表性的这两本书。两本书不但反映了广告研究中的基本分歧,也表达了广告理论上的相似见解。对两书做一番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对广告的性质和社会作用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