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女书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还是一种内容丰富的女书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女书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论文对女书亚文化结构进行解剖,女书语言文字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单位即文化元素,是女书亚文化的核心符号;使用女书语言文字的活动而形成的文化丛,是女书亚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由女书群体互动模式、风俗习惯等构建了独特而系统的女书文化模式,包含了女书亚文化的全部内容。这三个层次对于一个完整的文化来说,缺一不可。当代社会脱离女书整体文化模式从功利的角度来保护和传承女书,显然是忽视了文化丛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网络热词"女汉子"现象引发人们对现代女性性别角色的新关注和新思考。基于"女汉子"一词的历史缘由和社会内涵,分析了传统男权社会束缚和新时代男权观念等对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女汉子"人格建构的影响。然后从家庭和社会职场伦理引导入手,就实现女性主体的自主构建,扬弃传统伦理的禁锢;消除传统男权意识的束缚,重构家庭美德伦理;建立社会伦理的支持系统等三个方面为新时代女性人格特质建构获得突破口和新视角,为两性平等提供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赵婧 《教师》2013,(14):125-126
广告传播中体现的亚文化氛围与目标受众亚文化特质的吻合,可以引导和强化特定人群的社会时尚和亚文化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促成并放大特定亚文化现象的发展,形成一种广告传播对亚文化现象的放大效应。因此,如何体现大众传媒在广告传播中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有意识和选择性地助推某些健康、有益的亚文化现象不断成长,抑制和弱化某些不良文化倾向的扩大蔓延,避免广告传播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必将成为广告业乃至整个传媒业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刘寒冰 《文教资料》2007,(35):61-62
伊莱恩·肖瓦尔特指出,英国女性文学在整个英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处于一种亚文化的地位,即始终处于男权文化领域之外的,不被接受的地位。她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从19世纪女性作家的不断出现,女性文学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即女性(femi-nine)阶段,女权(feminist)阶段和女人(female)阶段。本文将结合三个阶段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简要分析肖瓦尔特的女性亚文化理论,加深对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讯号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快乐和重要性,并乐于通过努力去实现它.这些为梦想拼搏的女性,被这个时代划为女汉子,女汉子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身边有许多女汉子,她们不分年龄、职业,出现在家庭、学校、职场等各个领域.社会上属于女性的舞台越来越大,以致女性在进行自我审视的同时,男性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身边的女性.那么,男性和女性各自怎样看待女汉子?女汉子会不会给身边的男性带来困扰?为此,我们制作了一份题为“你怎么看女汉子”的多选调查问卷,投放在网易新闻客户端《每日轻松一刻》栏目,吸引了79800多名网友投票参与.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森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观察对象,讨论了青年亚文化传播的路径和趋势,以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为基础,结合符号学、时尚传播理论为依据,对"森女"这一青年时尚亚文化的发生、传播、接受、发展过程进行研究,部分证实了伯明翰学派对于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所接纳、改造、收编的观点。以"森女"为代表的亚文化并非以直接对抗主流文化的形式出现和发展的,她内生于主流文化并丰富提升了主流文化。作为一种风格符号的象征,"森女"传播的是一种女性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森女"文化所引领的时尚潮流实际上是人们对回归生活本质的理想呈现。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生成和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亚文化是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亚文化源于一定社会背景下人的个性化生存方式和多样化文化选择,它包括积极亚文化和消极亚文化。在人类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亚文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消极亚文化是文化选择中不可多得的反面教员,它从反面促使人们得到反省和启迪;积极亚文化预示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人的思想解放、追求自由的价值取向,它既是对既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挑战与超越,又是孕育新文化的土壤和驱动因素,值得高度重视、包容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亚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高校学术组织当中,辩证地看待学术组织中的亚文化有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代表着一种组织活动方式的分化,其背后还隐含着种种复杂的社会权力关系,是社会政治结构深层矛盾的体现。这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经济体制、高校政策、高校规模、资源分配等要素的改变所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学术组织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一种本能性的适应。  相似文献   

9.
校园曾经是一方净土,校园文化曾经是一种简明的、清纯的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全面同化的加剧,校园不再那么干净,校园文化也参杂进形形色色、花花绿绿的各种元素,包括一些复杂和浑浊的东西,甚至不健康的、丑陋阴暗的东西,有人称之为校园亚文化。亚文化也是文化,虽然它并不代表校园文化的主流,但是它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对全体学生的影响显然不容低估。我们把校园亚文化的一些典型现象罗列在这里,目的就是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希望有更多的人士来研究和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使用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汉子"是新时期女性主义凸显的一种表现形式,"女汉子"在话语修辞方面颇具特色。一般而言,"女汉子"在话语修辞方面喜欢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格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体风格是得体优雅与粗犷豪放并重,历史词语以及詈骂语的大量使用也是"女汉子"话语修辞的一大特色。"女汉子"话语修辞特色是新时期女性话语权的不断增强和个性意识不断觉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亚文化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种文化,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亚文化对我国社会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在承认亚文化存在一定消极作用的前提下,主要论述亚文化存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淼根 《时代教育》2010,(3):146-147
中职学生犯罪是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一种类型,从亚文化的角度来看,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弱势群体地位及其所面临的社会犯罪亚文化环境是导致其产生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而“地位挫折论”和“社会转型期的犯罪亚文化”是亚文化理论中导致中职学生产生犯罪行为的两个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亚文化与后亚文化相互碰撞呈现出二元对立的情形下,我国青年亚文化属于哪个范畴,亦或属于哪个新的文化形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清晰的结论。本文通过相关调研所得数据分析,探讨微媒体的使用对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影响,总结我国青年亚文化的特殊性,对不完善的后亚文化体系进行初步诠释。我国青年从亚文化进入后亚文化时代后,所展现出独特的意识形态,已经从"亚文化现象"逐步延伸到"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不良亚文化是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与校园主文化相矛盾和冲突,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并可能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现象。目前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不良亚文化有消费攀比等享乐亚文化;暴力亚文化;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诱发的虚幻亚文化;思想颓废、抑郁悲观、信仰迷失等心理疾患亚文化和课桌、墙壁或厕所涂鸦、手机短信等不雅信息亚文化。就其产生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部分。要使青少年群体中的不良亚文化问题得到有效矫治,可以采取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净化社会环境;正确引导、加强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动漫文化流行的时代,动漫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令人关注的亚文化现象。中国当前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动漫产业,在受众早已因为各种渠道进入的欧美日本动漫产品和动漫文化的影响下,结合当代中国青少年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动漫亚文化圈。如何看待和分析,从而进一步引导这种动漫亚文化,是我们当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族在信息化浪潮的簇拥下逐渐壮大,最终演化为一种新颖且充满活力的文化现象.从亚文化的视角来考察,这一以"玩游戏"为共同属性的特殊群体,一方面通过解读和重构游戏文本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意义,从而颠覆传统主流文化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他们也无法摆脱被主流文化收编的命运.游戏族和其他亚文化族群一样,在完成其文化使命之后,最终会被吸纳到主流文化中.  相似文献   

17.
论亚文化及其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亚文化与大学生亚文化现实社会中的文化形态是纷繁复杂的,其中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我们习惯上将支流文化称为亚文化。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是指由特定社会群体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亚文化群体内形成的共识氛围,为个体个性和自尊心的增强提供了象征性的解释,为个人和群体提供了生存、发展需要的象征性形式。以相同的年龄、身份、阶层、职业、党派,甚至兴趣、爱好、信仰为标志性特征,可以构成形形色色的亚文化群体。大学生亚文化是指高校大学生所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大学生价值观念、伦…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亚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日益盛行,并对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影响愈来愈大。基于当前实践与理论环境对青少年亚文化过于的消极解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文化冲突视野解读青少年亚文化的生成原因,分析其与主流文化在价值观、社会观、个性追求、娱乐精神等方面的冲突,指出对待青少年亚文化现象不应过于偏激,而应采取包容的态度,实现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应然观照。  相似文献   

19.
所谓亚文化往往是一种矛盾综合体,以亚文化跟社会主体文化的"认同-对立-疏离"为轴向,对中国大陆互联网32个时政论坛网民取名进行了一个类型属性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论坛上最活跃和最有影响力的网民是在网名取向上认同于社会主体文化的,对立型网名的网民活跃度和影响力次之,而以疏离作为网名取向的网民是活跃度和影响力最低的。我们认为,对互联网的亚文化分析要防止将它过分"反抗"化和问题化的偏向。  相似文献   

20.
正热点 "微博美女纷纷自毁形象,‘女汉子’囧图雷翻网友!‘女汉子’们爆发吧,不能再低调了,属于你们的时代就要来了!发送‘女汉子’图片或视频,优胜者可获得千元大奖。"前不久,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女汉子大赛"的活动。活动发起后,网友们纷纷响应,该活动也成了热门话题,排行榜上名列第7位。不知何时,"女汉子"已成热词。"女汉子",是指行为和性格都向男性靠拢的一类女性。这类女性可能言行粗鲁、个性豪爽,有男子气概。她们有着女性的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