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作者认为古诗教学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对诗意情感艺术的理解;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强其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通过古典诗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能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笔者试着从感受韵律美、欣赏意境美和实践创造美三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3.
古诗教学应创设美的情境,引领学生在入情入境中体悟出诗歌美的意蕴。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美、赏析美、表达美的过程中,会唤醒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欣赏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鉴赏主动性;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捕捉形象进行练笔;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江苏教育》2013,(10):10-11
语文教学中是包含着"美育"的,语文的"美育"往往离不开诗歌。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意蕴,通过品析诗歌语言的内涵美,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力,体验诗歌诵读的音律美,激发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胡记霞 《快乐阅读》2011,(1):125-125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浓缩。诗歌特有的音韵之美,确定了其特别适合朗读的特点。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真正地贯彻"读"这一环节,采用各种读法让学生去体会诗歌婉曲精练、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让学生在"读"中去想象、去联想、去享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阳光的灿烂,雪山的美丽,沼泽的诱人,才能真正实现诗意的飞翔。  相似文献   

7.
刘丽  龚旎 《中学文科》2006,(6):43-44
作为文明古国的礼仪之邦,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诗教传统。 诗歌教学本能地蕴蓄学生的生活情思和理性思维。诗歌的思想美、音韵美、意象美的特点需要我们以诗话的形式传达诗意之美,让学生能长期浸润于诗歌的氛围中,让青春的心灵接受充满诗意的学习,享受智慧的沐浴,从而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诗歌最开始是用来吟唱的,其节奏和韵律都十分优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诗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对美的价值判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去感受美、创造美。小学作为诗歌教学的启蒙阶段,出彩的诗歌教学方式越发显得重要。如今,许多诗歌教学方式还不够完善,方法显得陈旧而落入俗套,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诗意天赋,压制了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和想象能力。笔者以苏教版的相关诗歌为例,提出如何让诗歌教学出彩的几点建议,希望对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胡记霞 《教师》2008,(12):93-94
如果在诗歌教学中,能够真正地贯彻“读”这一环节,采用各种读法让学生去体会诗歌婉曲精炼、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让学生在“读”中去想象,去联想,去享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真正感受阳光的灿烂、雪山的美丽、沼泽的诱人……真正实现诗意地飞翔。  相似文献   

10.
正诗歌不仅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题材,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如何让诗歌鉴赏教学更为有效,是值得教师探究的议题。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一、有效整体感知的过程——美读诗歌是一种经典的文学体裁,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占有重要作用。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层面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感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作品的领会离不开美读,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会,也能加强学生对作品含义的感知。高中课本中精选了部分现代诗作,如《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表达爱国情怀的诗作,诗中流露的情感,学生只有在美读  相似文献   

11.
古诗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创造了深邃的寓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为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弥漫在古诗中浓郁的美,让古诗教学成为学生美的享受,让古诗真正进入同学们的心灵里。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真谛是传递生活的美,语文教学更应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语文教师就要用"心"去传递诗歌的美,用自身的魅力去呵护诗歌的美,用诵读去点燃诗歌的美,用信息技术去激发诗歌的美。试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探索教师该如何"以美释美"。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重在剖析诗歌的内容,学生并不能感悟到其中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努力以诗化的形式传达诗意之美,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同时摈弃程式化教学,注重点拨诗篇的精彩之处,重视诗歌对道德情操的陶冶.  相似文献   

14.
杨敏 《学子》2015,(3):50-51
一、美,在单一的教学现实中遁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诗歌集音乐美、绘画美、意蕴美于一身,自然要承担起美育功能。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如下:1.以讲代读,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依然走传统教学的老路,根据教学参考书,把诗歌  相似文献   

15.
诗歌艺术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艺术主要体现于语言的凝练,意象的丰富,主题的含蓄,形式的独特,等等。在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诗歌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某种程度上讲,诗歌教学凝聚了所有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内容,集形式之美、内涵之美、语言之美等众多美育因素于一体;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语文诗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让学生领会这种诗歌之美,并将这种诗歌  相似文献   

16.
钟灿权 《文教资料》2006,(15):85-86
诗歌教学应当让学生把握诗歌可感性、多义性、音乐性的特点,体悟诗情,感受诗美。学生倾心融情赏美的过程,也就是乐意入境受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诗歌教学必须强调它的整体性。教师要懂诗,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去体会诗歌的美,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教育,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做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现不揣谫陋,略作陈说,就正于方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精心优化"美读诗歌"的环节,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情感美;精心优化"悟"的环节,鼓励学生有独特的感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语言,从写作技巧、修辞方法、重点字词方面品析其中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20.
刘兴松 《文教资料》2012,(12):125-126
美术教师每一节课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应用美术教学中的"美",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美,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学生在美的教学中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在美感中扩大思维的空间,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境美、教师形象美、上课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