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与选书     
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1328种,平均每10天有一项发明。他少年时记忆的一段故事,对我们很有启迪:爱迪生少年时,开初他凡书必读,12岁时已读了15英尺厚的书。有位热心人问他:“你是怎么阅读的呢?”爱迪生说:“是按照书架上图书的次序去读的,我想把图书馆的书全部读完。”那位热心人告诉他说:“你的志向真伟大!不过,如果没有目的,不会选择书籍,学习效果不会很好,希望你选定一个目标,然后朝这个目标去努力。”这些话给少年爱迪生很大启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成才,就要善于读书,善于选书。当今世界一年出版的书相当于我国近三千年来出…  相似文献   

2.
闻君 《教师博览》2005,(6):39-39
我要送给你的不是一朵花,而是一本书,一本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写的名叫《金蔷薇》的书。十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文章,是著名诗人蔡其娇写给女诗人舒婷的。他告诉舒婷,读一读《金蔷薇》这本书,它告诉你什么叫文学,什么叫生活。于是我也买了一本,读了。这是一本用散文笔法写的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书。书不厚,只有约17万字。全书由20个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但又浑然一个整体。当时我才不到20岁,对文学只是爱好而已。我把这本书连续读了两遍,就着魔似的喜欢上了那个叫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苏联人,喜欢上了这本《金蔷薇》。我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语…  相似文献   

3.
一天晚饭时,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问他哪里不舒服,他没吭声,我又问他是否睡得不够,他还是没吭声,过了半天却吞吞吐吐地问我:“妈妈,能不能把你和爸爸分手的原因告诉我?”我心里一颤,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装出生气的样子道:“好好读你的书,小孩子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告诉我,前几天那次测验,你三科总分是多少?在班上排多少名?”可是这次,他没有像以往那样乖乖地回答我,只顾低头吃饭,显然不服气我的回避。  相似文献   

4.
《瓦尔登湖》和《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两本优美纯净的小书,都是美国的文学作品,也许你在阅读原著时能觉察到作者气质、追求、思想的异同……译者徐迟说:“这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  相似文献   

5.
好心的教师 ,天真的中学生 ,确有求知欲的大学生 ,误以为我一辈子读过很多的书 ,因此都希望于课堂之外 ,我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读书目”。其实错了 ,我倒认为绝对的“必读书”只有课本 ;而课外去读的书固然很多 ,但“必读书”则很弹性 ,没有权威性的规定。特别是眼下 ,书多如海 ,且又“更新度”极大。谁要认为某书是必读书 ,不读就等于无知 ,我看这个看法本身就是无知。远不如读者有心 ,自己去挑选、去确定。实在要问我读什么书为好 ,最有益 ,我倒愿意反其道而行之 ,强调一下什么书不必读 ,读了反倒累人 ,甚而误人、害人。以我自己为例 ,有…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朋友     
假如命运必须把你置入这样一个境地:独自一人幽囚于黑暗的洞穴,没有说话的友人,没有温暖的阳光,没有音乐,没有花草,没有任何可以交流的生命……只有一支昏暗的蜡烛,可供你欣赏自己在烛光中晃动的影子。在这样的绝境中,如果允许你选择一件东西作为陪伴,你会选择什么呢?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书.选择一箱我所喜欢的好书。前些日子,读一位老朋友的文章,说的是一个被世人遗忘冷落的女作家的故事,在她的晚年,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离她而去,唯一能给她带来一点安慰的,是几本她爱读的书。她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却死得很平静,直到临…  相似文献   

7.
回顾近年来的教学,平时和学生交谈时,很多学生吐露说不喜欢课标推荐的那十几本名著,读不进去,也读不出感觉.那些名著要么是外国作品,要么内容老旧远离学生的生活.的确,初中学生经典作品的阅读现状确实不容乐观.要么是面临升学压力,课业繁重,没有时间阅读;要么是把卡通书籍、动漫杂志、网络小说等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进行无序低效的阅读.尤其是后者,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使一些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世界观.朱光潜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流的作品,就会逐渐变得浅薄,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没有鉴赏一流作品的能力.初中生阅读品位的低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消极阅读把学生的头脑掏空了.  相似文献   

8.
我不爱逛书店。走进那个用书堆成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我就有种迷失、烦躁和不知所措的感觉,就会生出对这个世界、哪怕一个角落都无法穷尽的悲观情绪。小时候没有书读,也没有人告诉我可以去书店,懵懂的成长之中,得到什么读什么,而且反复地读。因为这样匮乏的成长经历,也没有培养起对书的鉴别和选择的能力,所以走进书店对每本书都怀着莫名的敬意,买了这  相似文献   

9.
据《重庆晨报》消息:"每年新书20多万(种),有一半是不必读的垃圾,读了也是浪费时间!""我不相信抱着手机就能把大部头读了!"  相似文献   

10.
多棱视点     
爱,是不能强迫的,也是不能代替的。在真爱 面前,任何说教和指点都是荒唐。所以,真正的读 书人将拒绝一切自以为是的“谆谆教导”。他们宁 肯像游牧民族那样,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漫游,碰 到什么是什么,逮住一本读一本。如果不喜欢,就 扔到一边,全然不管那些书是不是属于“必读”范  相似文献   

11.
我常会读文章,一篇接一篇地读,直到嗓子哑了发出细涩的声音,抑或是泪流满面。我品尝眼泪,咸或者涩,但我最怕,最怕它没有味道,要么是没有感情,要么是没了知觉。看着图书城里那些打折的廉价书,不知道作者会不会心疼。是自身价值被否定,还是它存在本就是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12.
语录     
《中国德育》2014,(2):5-5
正@周国平:有人问:读经典应有一定的基础,怎么打这个基础?我的回答是,通过读经典来打。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有很高的含金量。如果你总是读平庸的书,即那些没有含金量的书,就永远学不会识别和欣赏金子,永远不可能具备读经典的基础,只会离经典越来越远。@葛红兵:【曼德拉告诉你三句话】1.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2.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3.怨恨如同牢狱,原谅别人,等于升华自己。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宝葫芦     
小时候,大人问我:"你长大了做什么?"我的回答是:"看画书!"这就是我小时候的理想。现在有人问我,你的理想实现了没有?我可以开心地告诉你:超额实现了!哈哈!我家里到处都是画书,成千上万本呢!你一定要问,这么  相似文献   

14.
正我读书实在是少,但是我读过的书告诉我:你知道的非常少,你还有非常多的东西不知道。所有的书教给我的就是一件事情——你不要自以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个人的房间》中说:"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确实,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会让我有内心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应酬、谋生、作  相似文献   

15.
漫长的假期不知如何充实地度过?读书是最好的选择,抛开课业考分,读些课外书既能让自己放松又能开阔眼界。但市场上的书五花八门,如果你还在为怎样才能挑到一本有阅读价值的书而烦恼,那么我们向你推荐《论语》。  相似文献   

16.
愉快地读书     
读了大半辈子的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咎:愉快是墓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我的课余爱好是什么吗?不知道吧,让我悄悄地告诉你,那就是——读书!我可喜欢读书了,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捧起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到精彩动人的片段,我不由自主地拍掌叫好;读到幽默诙谐的片段,我会情不自禁地咯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读高三的男孩,从我出版第一本小说开始,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我。后来,他终于决定告诉我这份深沉的感情。他给我写邮件,对我说:“知道吗?我常觉得你书中写的那个站在梧桐树下,踩着满地紫色桐花,与你说着悄悄话,将一封蓝色信笺递给你的男孩,应该是我。”  相似文献   

19.
刘关军 《师道》2012,(2):50-51
我大抵至多只能算是个购买者。我是说,坐拥书城,但每晚安静下来之后.我却往往找不到一本可看的书。不是说我购买的书不值得读,而是说,很多书没有碰到合适的机缘,可以成为“我的书”。  相似文献   

20.
<正>我读书实在是少,但是我读过的书,实在地告诉我:你知道的非常少,你还有非常多不知道的。所有书教给我的就是一件事情——不要自以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个人的房间》中写道:"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确实,一本好书会让我安静下来,会让我有内心生活。我每天出去都是应酬、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