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周威 《兰台世界》2014,(5):94-95
本文将对古时美女西施善舞的事实进行一个探究。首先对西施和她与舞蹈的不解之缘进行概述;其次讲西施利用其善舞的这一利器与吴国所进行的政治斗争;最后叙述西施与善舞有关的“两笑半”故事。  相似文献   

2.
肖君 《山西档案》2004,(3):54-55
钱多善贾,袖长善舞。这是老话,说得对极了。  相似文献   

3.
南宋画家马一角在画风上的最大特点便是"善藏"。而本文首先对他及其"善藏"画风作个概述;其次讲他在画中的"善藏"艺术;再次论述他在画作构图上的"善藏"之风;最后讲他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善藏"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4.
梁修德 《图书馆》2015,(2):7-9,22
信息伦理学首先是对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进行善恶选择的系统性探究,它系统研究人类普遍的"善"是如何在信息活动中体现的,也就是说信息活动是否符合普遍的"善"或"应当"的要求,它研究信息活动主体在信息活动中如何认识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如何做出决择等问题;其次,信息伦理学以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为指向,界定或建构那些与信息活动实践相关的,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再次,信息伦理学必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困境等问题及形而上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2010,(3):147-151,159-160
"舞火狗"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特有的一种文化遗产,是一种融祭祀、仪式、节庆和歌舞为一体的民族民俗活动,具有祭祀性、仪式性、节庆性和歌舞性等特征。"舞火狗"对蓝田瑶族人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既是蓝田瑶族人自我认同、自我传承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基因,又是蓝田瑶族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自我发展的特色资源。认识蓝田瑶族"舞火狗"文化类征与保护价值,是科学保护蓝田瑶族"舞火狗"的基本前提。蓝田瑶族"舞火狗"的保护,必须在蓝田瑶族人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6.
流行于广东省吴川市梅菉镇梅麓头村的"舞貔貅"是一种颇具艺术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表演中最大的特点是"貔貅上牌山"和"牌山顶上采青"。据此特点切入展开考证可以发现,这种舞蹈渊源于南宋时期杭州一带的舞队"狮豹蛮牌","牌山"的设置即源于宋金流行的"蛮牌舞"。另外,自西汉至两宋一直有"貔为豹属"的说法;而且从传承年代推算,该舞亦大致能追溯到南宋;这些均可证明,该舞与宋代的"狮豹蛮牌"之间存在联系。因此,舞貔貅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样式,也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此文新证之义有二,一是北宋"龟头舞亭"碑刻证据的新发现;二是对宋金元"舞亭"类建筑形制演进形态及功能的重新厘定。宋金元时期神庙"舞亭类"建筑主要有"初始型舞亭"形制演进和"露台型舞亭"形制演进两种模式。其中"露台型舞亭"形制演进模式变化略小;"初始型舞亭"形制演进模式经历了"初始型舞亭""发展型舞亭""标准型舞亭"三种演进形态。各形态舞亭之功能亦各有侧重,"露台型舞亭""标准型舞亭",演出乐舞和戏曲是其主要功能;"初始型舞亭""发展型舞亭",其主要功能当为雩祭时进行舞雩的场所,展演杂剧的功能退居其次。且基本判定阳城县马寨村长兴岭汤王行庙中北宋"龟头舞亭"当为"初始型舞亭"形制布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至中央电视台,下至地级电视台,大型电视系列片的拍摄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一部接着一部。而县级电视台由于在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相对欠缺,往往很少在这一领域涉足。其实,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也可以尝试拍摄大型电视系列片。诸暨是2500多年前的西施的故里,为了弘扬西施文化,打响西施品牌,  相似文献   

9.
横看成岭侧成峰──采写《雅姐善舞“老来俏”》的体会牟祚涵我的拙作《雅姐善舞“老来俏”》在《四川日报》、《四川人日报》、《雅安报》等报刊发表后,有位同仁问:“你是如何把雅姐跳迪斯科写得来有声有色的?”这是写作时我力求选择最佳角度和立意新而不落俗套。跨入...  相似文献   

10.
"长袖细腰"与"翘袖折腰"是历代文人雅士对汉代舞蹈的综观之评,对此,大部分的舞论是"谈腰必论袖,论袖必言腰"。而本文试图将此类舞的腰部形态及其动律特征抽离出来,将观照点聚焦于腰部,从生理及美学层面对其进行微观剖析。  相似文献   

11.
<镜花缘>的笔墨带有鲜明的游戏特点.李汝珍认为,儒家复古主义的善,是建构合理社会最重要的基石.然而,李汝珍以这种"善"去构筑的社会,是一个纯空想的、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社会;李汝珍对这种"善"的顶礼膜拜,恰恰说明了他内心世界的矛盾,或者说是他思想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对著名舞蹈家安叱奴对促进中乌两国舞蹈交流及深刻影响进行探析。首先,论述隋唐《九部乐》和《十部乐》里的"胡舞"元素,引出安叱奴的促进作用与影响;其次,进一步就安叱奴对促进中乌两国舞蹈交流及深刻影响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队舞"是宋代宫廷歌舞形式之一,属于一种表演性的群舞。宋代队舞是在唐代宫廷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队舞有别于唐代宫廷舞。本文主要谈论宋代时期宫廷食飨歌舞形式"队舞"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古戏台的创建年代对其价值的判断有重要影响。山西翼城四圣宫元代舞楼的断代一直未能精准判定。本文基于文献考证,辅以纪年法的规律分析,最终得出该舞楼精确的创建时间。研究表明,该舞楼东北角角柱柱础石铭文中的"石鼎"为石匠之笔误,应为"石碇",其意为柱础石,此铭文中的纪年是舞台断代之关键依据;铭文中"至正十一年(1351),岁次辛卯孟秋中旬七日"兼用了年号、干支纪年法,可说明舞楼创建于元至正十一年(辛卯年)农历七月十七日。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参考旧有文献及实地调查之基础上,对广东省增城市石滩镇麻车村一带及广东省龙门县蓝田乡一带流行之舞火狗活动的基本情况作出了描述;并对增城舞火狗活动之起源及其与龙门舞火狗活动之关系作出了考释。文章进而指出:其一、增城舞火狗的驱疫功能与古代傩仪是一致的。其二、增城舞火狗在许多具体表现形式上与古代傩仪也是相近的。其三、增城舞火狗最初应起源于古代汉族的傩仪。其四、增城舞火狗在其艺术化的过程中吸收了龙门舞火狗的若干特点,但二者具有不同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开学 1958年夏,正值"大跃进"时代,浦江两岸喧朗鼎沸,人们都舞舞扎扎、表情冲动.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谬妄与真理胶结难分.其中,多由"家庭妇女"组建起来的"民办小学",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7.
赖黎捷  卫彦瑾 《视听》2016,(1):9-12
在以互联网为主体的赛博空间里,人的主体性意义被赋予了虚拟化色彩。真实交往与虚拟世界的身份边界被打破和消解。本文以江西省鹰潭铁路医院33岁女护士方某自杀,引发的关于"云舞事件"的探讨为着力点,分析了"云舞"在经历现实生活坍塌与虚拟化身的重建过程中,呈现出的行为动机与心理轨迹。"云舞"在沉溺虚拟/拟态/仿像世界完美形象的建构中,僭越了触手可及的现实生活的种种边界,理想与现实的对峙与冲突加剧了主体迷失与身份错位,最后走向精神断裂。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最具颠覆性和革命性意义的,在于它创造了人类传播史上从未有过的草根媒体和无限自由的传播世界,其公共性和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的传播走向,更承载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但是由于自媒体使用者传播个人主义的迷失,也给传播与社会制造出诸多恐惧与焦虑,造成对公共善与个体善的双重伤害。本文主张建立起自媒体传播以"毋伤害"为核心原则的普遍善准则,并通过组织自媒体传播垂范与引导,以及普遍的社会公众媒介素养与自媒体素养教育,唤醒社会公众自媒体使用的自律意识,普及自媒体使用规范,以实现自媒体传播的普遍善。  相似文献   

19.
一 晋商作为清代最大的商帮,其历史声望主要来自金融业,即票号.但票号是商业资本发育和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绝大多数商人而言,他们一辈子从事的都是货物贸易,根本不可能涉足"袖长善舞、钱多善贾"的金融业.即便是以经营票号著称的晋商巨贾,他们的发迹无一例外是以货贸起家的.就是说,尽管票号已经成了晋商的历史标签,但晋商的真正商业常态,是异地货贸.  相似文献   

20.
布依族的藤甲舞起源于三国时期藤甲兵的防身装备,距今有两千年之久。藤甲舞表演形式独特,舞蹈与历史、生活相结合,是最具民族性的舞蹈之一,因其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被誉为舞蹈世界中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