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西瓜     
①五个小伙伴做了好事,牛伯伯送给每人一个西瓜。②小熊的西瓜最大,他很高兴。我不跟你们合在一起吃。我们把西瓜合在一起,每天吃一个,好吗?③回家后,小熊把瓜切成八块,美美地吃了一块。④第二天,小熊又捧起一块瓜来吃。没有昨天那么好吃了。⑥第四天,小熊吃不下去了。⑦小熊把剩下的西瓜扔进垃圾桶。⑧路过小猪家,看见四个小伙伴围着一个西瓜。⑨小熊吃着又鲜又甜的西瓜,心里好惭愧。馊了,都不能吃。坐下和我们一起吃吧。⑤第三天,小熊吃得直皱眉头。这块西瓜有酸味。吃西瓜@王旗 @唐娴~~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录一、情境引入师:小明与小强是好朋友,他请小强到家里做客,请小强吃西瓜。他先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然后两人各吃了剩下西瓜的一半。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生:两人都吃了这个西瓜的14。生:两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12,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12×12=41。师:他用了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板书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生:这个算式是分数乘分数,以前我们学的是整数乘分数。师:你也能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吗?(生写,然后汇报,师板书)13×1314×2435×3423×5623×3215×1637×5632×32二、探…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法。2.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等于“1”,从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逐步发展数学的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合作交往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5页例1、例2。2.教学重点: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3.教学难点: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几分之…  相似文献   

4.
分数应用题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突破的关键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关于“几分之几”的含意为了说得清楚,还得从分数的定义入手。形如 m/n(n 为大于1的自然数,m 为自然数)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n 叫做分数的分母,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m/n 读作“n 分之 m”。(见中师课本《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和教法》)其具体含义如下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性质把分数化成指定的分母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为以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基础。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学生动手分火柴棒。①把12根火柴棒子均分成2份,并说明其中的一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数有几根? ②再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数数有几根? ③把12根火柴棒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  相似文献   

6.
“已知甲数比乙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乙数比甲数少(或多)几分之几?”这是小学生较难掌握的一类分数文字题。难就难在甲乙两数都没有一个给定的值。这类分数文字题,我是这样教的。 第一步:通过习题,提出问题。 ①5比3多几?3比5少几? ②5比3多几分之几?3比5少几分之几? ③甲数比乙数多(或少)3/5,乙数比甲数少(或多)几分之几? ①②题不难解答,第③题部分学生束手无策,部分学生的答案是:甲数比乙数多(或少)3/5,乙数就比甲数少(或多)3/5。错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7.
小熊和木马     
1小熊见到这只躺在马路边的木马的时候,他正在寻找着大熊。大熊是小熊的邻居,每天都一起看书,一起出去放风筝,一起玩游戏,一起做很多很多事情。小熊喜欢大熊。可是,一天早上起来,小熊发现大熊不见了。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他。小熊背着背包出去寻找大熊。在快到小镇上的路边,他发现了这个躺着的木马。“你好,你看见一只大熊吗?比我胖()一点,比我高一点,嗯,还有啊,比我聪明一点。”小熊一边想一边慢慢地说。可是木马好像在很认真地想着心事,没搭理小熊。“你好,木马!”小熊更有礼貌地打招呼。木马还是没有看小熊。小熊看了看正在想心事的木马,然…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分数。有个关于分数的问题,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帮忙,同学们愿意吗?(生表示愿意。)(电脑出示:山羊妈妈有两张同样大小的饼,小白羊吃了其中的15,小黑羊吃了其中的25,它们俩共吃了几分之几?)师:谁愿意解决这个问题?生:要想求它们俩共吃了几分之几,就是把15和25加起来,列式为15+25。师:这个算式是什么数相加?生:是两个分数相加。师: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简单的分数加法”(板书课题)。那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猜测一下,小白羊和小黑羊到底吃了多少,也就是这个算式的得数可能是多少?生:我猜可能得…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刚刚学习“认识分数”,认识了“分子”、“分母”、“分数线”这些新朋友,一定觉得很新鲜吧?不过分数可不能随便写,用分数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时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仔细观察,判断是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如果不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描述案例A:1.教师讲述“猴王分饼”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2.小组讨论,得出:14=28=312 34=68=9123.出示如下思考题,让学生带着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①从左往右看,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么变化的?②从右往左看,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么变化的?4.逐层讨论,发现规律。①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②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  相似文献   

11.
小熊吃瓜     
熊爸爸买回了三个大西瓜。甜甜的大西瓜,小熊最爱吃。熊爸爸切开了大西瓜,小熊张开大嘴巴,啊呜,啊呜,吃了一块又一块。爸爸也吃,妈妈也吃,可小熊吃得最快。爸爸说:“小熊,吃慢点,吃慢点,吃西瓜可要吐瓜籽的!”小熊说:“不吐,不吐,吃下西瓜籽,长出西瓜苗,结出大西  相似文献   

12.
《湖南教育》今年第三期发表了曾庆萱、龙自范两位老师“两道小学数学习题的解析”一文,其中冰水互变一题,在图示法的基础上,可以引伸和抽象出如下两个公式: 1.若甲比乙增加几分之几是q/p(p、q∈N,且互质).则乙比甲减少q/(p+q)。也就是说,减少几分之几的分数之分母是原分数(q/p)的分子与分母之和,分子仍是原分数的分子。  相似文献   

13.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整、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解题方法难以确定,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新课前,必须加强以下基础训练,以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一、说的训练“分数的意义”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起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4.
学完了“分数、小数应用题”以后,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上遇到这样一道列式计算题目:“5/6比3/4多几分之几?”学生出现了两种算法,有的这样计算: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小陈建林老师来稿说 ,在填写分母是5的真分数时 ,学生写出了 ,有些教师认为符合真分数中“分子比分母小”这一要求 ,从而认可了学生的答案。果真是真分数吗 ?陈老师认为———由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谷超豪教授主编的《数学词典》一书中 ,对真分数是这样定义的 :“若分数 (m、n为非零整数 )的分子的绝对值小于分母的绝对值 ,即|m|<|n| ,则称其为真分数。”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 ,真分数的分子、分母必须都是非零整数 ,因而不是真分数。那么 ,是分数吗 ?《数学词典》中关于分数是这样定义的 :“把一个单位分…  相似文献   

16.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应通过教具演示,实物操作等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具体意义(但不给分数下定义),学会读、写分数以及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初步掌握分母是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不归纳计算法则),为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有些问题看起来好象“是”,而实际上却是“非”。为了否定“是”,必须要讲清“非”。请看下面几例: (一)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12页,给真分数下的定义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问题:0/7是真分数。这里,忽视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首先应该是分数,然后才能确定是否真分数。0/7是分数吗?教材第53页给分数下的定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据此,0/7不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  相似文献   

18.
问题二十九:怎样进行“比的认识”的教学?关于比,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是比较两个数相差多少。如,白兔比黑兔多3只,也就是黑兔比白兔少3只。我们这里研究的比,是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除法和分数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何把它们沟通起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认识比的意义呢?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比的认识”这个单元的编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教材第一小节的标题为“生活中的比”,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提供了“比赛成绩”“速度”“水果价格…  相似文献   

19.
小狗吃鸡蛋     
一天上午,小狗到数学城去。中午小狗饿了正巧路过一个饭店。它走进饭店。饭店的主人小熊问小狗:“你要吃点什么呀?”“我要吃炒鸡蛋。”小狗回答。“你要吃几个?小熊问。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司题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妈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IO块,小明吃了其中的4块小明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_。,_._4。。_学生很快答出是H,学生回”——”——”——”一IO”一『一答后,我接着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剩下的蛋糕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和妈妈分别可以吃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学生对老师提的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大家纷纷议论,争相回答出爸爸和妈妈都__.__、、。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