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乳品厂生产乳制品中,在加工、贮藏、食用过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为了防止乳品腐败变质,市售乳品均采用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的增殖。本文通过比较2株产黏乳酸球菌的发酵特性,研究乳品保鲜方法,提升乳品产品风味。以下对此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所谓断奶是婴儿由单纯的母乳喂养,通过添加代乳品、相宜的辅食,逐步过渡到安全食用食物。可以说,科学地断奶和让婴儿出生半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08,(12):14-15
雀巢毫不妥协地严格管理"从奶牛到消费者"的乳品供应链,为您的宝宝提供世界水平的高质、营养的雀巢成长奶粉。  相似文献   

4.
【热点综述】国家发改委2008年12月1日宣布,根据《价格法》第32条规定,自12月1日起解除年初对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乳品、鸡蛋等食品类商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停止对相关商品的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工作,由经营者自主定价。国家发改委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继续加强价格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5.
乳品微生物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静 《培训与研究》2010,(8):115-117
本文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乳品原料微生物含量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显微镜和图像采集仪器,获得乳品的样本图像,然后依据乳品微生物的图像特征,识别出每帧图像中的微生物个数,从而快速、准确、实时地统计出单位体积乳品原料中的细菌数量,并以此作为衡量乳品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当中国补钙运动风起云涌时,中国政府提倡民众喝牛奶时,一些乳品企业敏锐地预测到乳品行业发展浪潮即将来临,果断地全方位大力度地发展液态奶产品,这就是伊利成长为中国著名企业的关键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对乳品文化十分重视,以乳为食的历史源远流长。乳品的种类与功能丰富,注重饮、食一体的饮食观。注重乳品饮食礼仪,在进餐顺序中一定要以"白食"为先。也注重通过乳品传达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民俗内涵。蒙古族丰富多姿的乳品文化,在中华饮食文化圈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问:目前代替母乳的喂养品很多,在产妇没有母乳之前,特别是在产后初期,应该怎样喂养出生不久的婴儿呢。答:如果是刚出生的新生儿,可以喂一些糖水或是调剂一些乳汁过剩的新妈妈的奶水,等母乳分秘时吃母乳即可。如果母乳分泌少,婴儿吃不饱,要长期食用代乳品,可以喝婴幼儿配方奶粉。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当中国补钙运动风起云涌时,中国政府提倡民众喝牛奶时,一些乳品企业敏锐地预测到乳品行业发展浪潮即将来临,果断地全方位大力度地发展液态奶产品,这就是伊利成长为中国著名企业的关键战略决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交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契约类型角度,通过对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生产特征及其市场地位的分析,探讨乳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协调机制对整个产业链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乳业产业特征和政府保护决定的乳品加工企业具有地域垄断特征,农户在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目前采用的合同收购方式,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双方市场风险依然很高,都具有机会主义倾向,而且随市场波动,这种倾向加剧,专用性投资不足。在乳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乳品企业不会通过后向一体化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当前最重要的是规范乳品产业链两端的市场,促进有序的市场竞争,奶农的利益最终要通过生产规模扩张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来保护。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两大乳品企业横向合作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消费者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和国际、国内其他乳品巨头的强大竞争压力下,处于同一产业生态圈内的内蒙古伊利、蒙牛两大乳品企业目前正共同面临着原料奶和乳制品的品质需要整体提升的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的巨大挑战。而内蒙古两大乳品企业横向合作关系的促成是内蒙古乳品产业实现整体升级的突破口和前提。因此,两大乳品企业在政府的强力牵引和撮合下,必须在原奶收购、技术创新与应用、产品差异化以及“共同品牌”的维护与宣传等非竞争性领域实现横向合作,以打破目前二者这种不利于内蒙古乳品产业整体提升的过度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学术界的一些观点 ,重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救亡”与“振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 ,救亡为振兴扫除障碍 ;而振兴则是救亡最终追求的目的。辛亥革命既为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也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必要前提。救亡与振兴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首次交汇 ,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之一。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辛亥云南起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救亡与振兴的交汇 ,先救亡后振兴 ,救亡与振兴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南通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过渡地带文化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它的方言中得到反映。在审视以往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南通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探索南通地区各方言小片的形成及分异规律,提出了普通话推广与方言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习语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地域环境、饮食文化、宗教信仰、历史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最密切相关,中英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对汉英习语的形成影响很大。本文探讨了汉英习语中受地域环境影响的部分,旨在帮助学习者更深层地理解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及其文化,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接收、吸纳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想具有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在20世纪初叶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潮中,“天义”派知识分子以国粹幸断正无政府主义的论证思维,充分注意到了作为深层国情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并最终归结为“中国式”无政府主义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6.
软实力卓见实由中华道学始祖老子奠基,振兴中华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中国软实力,提升中国软实力又必须振兴中华国学。具体可从研易、通儒、明道、弘法入手,从佛学中国化的历史发展和援易入佛、化西为中的经验中获得深刻启示,通过提升中国软实力,为人类理想的伟大实践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传播与推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实事求是地对待,认真地加以研究。纵观近三年有关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对外汉语教学界已从语言作为国家文化资源竞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汉语走向世界不仅要有物质资源的支持,更要有学科的支撑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中式菜谱的文化和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民族的传统饮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中式菜谱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式菜谱的翻译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交际。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式菜谱的文化内涵,探讨了中式菜谱翻译的四种方法及文化差异对中式菜谱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饮食已由一种生理需要升华成为一种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中,面条以其悠久的历史、多变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令人津津乐道的食物。探究面条渊源、了解加工生产、分析现状、窥探饮食风俗,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平凡而又不普通的食物,并促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上演,地理环境在本质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类在适应地理环境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着改造和利用,人地互动共同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以往的中国历史教材和教学中地理环境严重缺失,制约着学生对中国历史全貌的正确认识。而将人地互动观念渗透进历史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