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文章的方法很多,解答问题的思路也有很多,但就高考而言,若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就能较好地突破大阅读这一瓶颈,取得满意成绩。那么,何谓"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呢?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把握文章思路就是把握文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表达主旨的路径、脉络。  相似文献   

2.
文章学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前沿课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学是语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以写实为主的文章即普通文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和专业文章(新闻文、史志文、应用文、学术文等)、变体文章(文学报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文等)的读写听说规律的一门科学。语文教育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使文章学成为语文教育领域的前沿课题,即文章学研究的文章应用是语文应用的主潮、文章学研究的文章教材是语文教材的主体、文章学研究的文章课程是语文课程的龙头、文章学研究的文章素养是语文素养的支柱。  相似文献   

3.
好文章是练出来的,好文章是悟出来的。好文章是智慧者的灵感闪现,好文章是钟情人的汗水回馈。好文章在你我心中,好文章在我你手上!  相似文献   

4.
推进文章学事业科学发展初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进文章学事业科学发展,值得文章学者倾心研究。推进文章学事业科学发展,须要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推进文章学事业科学发展,应当在文章研究、文章教育、文章生产、文章流通、文章管理五个基本环节上狠下功夫,坚持五环并举、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5.
曾祥芹作为当代著名的实用文章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中国阅读学研究专家、中国语文教育学研究专家,于文章本体研究、文章阅读研究、文章教育研究、文章写作研究、文章学学科建设、文章学史研究、文章学方法论研究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于文章教育方面,曾先生由文章学入手更新了语文教学理念,同时又提倡在教学实践中以文章学为指导,扭转了脱离文章学的误区;而在文章学学科建设上,他不仅为文章学的独立提出了理论体系,还为文章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文章学教育观念也是曾先生学术上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内核"之一。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应把握四大环节,主要包括:文章的主题,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思想;文章运用到的材料,即用来表现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即文章的骨架;文章的语言,即用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材料和结构。本文对这四大环节在写作中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宋代文章评点中蕴涵着丰富的文章学内容,是中国文章学的宝贵的学术资源。但迄今为止,学界少有专门、系统梳理宋代文章评点本的成果,本文对宋代文章评点本进行力求系统的梳理、考录,以期呈现宋代文章评点文献全貌。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练或是文章主旨的艺术再现,透过文章的标题,能够领略到文章的神韵。因此,文章标题往往是解读文章的关键。著名特级教师高万同也曾经就课文题目写过一篇文章———《充分发挥课文标题的导读功能》,他强调:标题是课文传神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基础写作,要讲的是立意。意,在写作前是文章确立的内容,是文章写作方向,写作中的行文的指导,写完文章后是文章中心思想,是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文章思路的外现。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那么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文章结构体现文章的风骨气质,所以一篇好的记叙文,美的结构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文章体裁对文章主题信息和文章总命题信息的保持效果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文章体裁影响文章标记的效应,在有标记条件下,文章体裁对文章主题通达数及命题回忆总数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晓菲 《考试周刊》2008,(18):37-38
中国是文章的泱泱大国,文章从先秦发展到现代经历了不同的变迁.本文从文章的始于年代开始,按朝代对文章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对各朝代文章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状态及特征作了简要的整理,以期有助于对文章、文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寿康先生是现代文章学的倡导者。他的《文章学古今谈》一文,揭开了现代文章学研究的序幕。在这篇文章及专著《文章学导论》中,展示了他对文章学学科体系的大部分构想。他不仅进行大量微观研究,而且还亲身从事文章学的教学工作。在他的多方努力下,建立了文章学学术团体——中国文章学研究会。他为现代文章学学科的创立和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倡导的文章学事业,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4.
理清文章思路,对于阅读理解极有用处:它有助于理解文章中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识别文章的偏误;也大有利于文章的背诵  相似文献   

15.
有道是"题好一半文",它说明了一个好题目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能让明眼人窥视出文章的优劣。好的题目,或是体现文章的内容,或是体现行文的思路,或是蕴涵文章的题旨,或是体现文章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6.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文章结构安排的巧拙、锤炼的整散程度视为一项作文定等评分的依据,是因为结构是铸就文章的四大要素之一。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思路是文章的脉络,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  相似文献   

17.
王纯 《语文天地》2013,(16):50-52
文章的标题,就像文章的"眼睛",通常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文章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好的标题往往能折射出文章的内容概要,能够使人从这双"眼睛"中窥视到整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因此,巧妙地解读文章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就好像是一把打开文本阅读之门的钥  相似文献   

18.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双眼睛要能够生动、贴切地揭示文章的主题或思想,准确地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吸引读者的注意。标题是文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篇好文章,如果没有一个精彩的标题,也会使文章显得逊色。笔者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发现来稿中文章的标题问题很多.现将自己对文章标题的一点感受总结如下。以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界无一例外地把萧纲所谓"文章且须放荡"之"文章"理解为写文章,这似乎并不完全符合原文本意."文章且须放荡"还应从阅读的角度理解为不拘一格、广泛阅读.学界从创作角度理解"文章且须放荡"时,又多把"文章"的外延限定在"宫体诗"或诗歌,这既不完全符合萧纲视野中的"文章"含义,更不符合萧纲"文章"创作的实际.从创作角度讲,萧纲"文章且须放荡"应理解为突破传统,不拘泥于创作阐发儒家经义的文章,还可创作其他学术文章、应用文章及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0.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重要部分。透过它,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内容和实质,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的精髓所在。既然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和把握如此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从小小的课文题目入手进行阅读教学无疑是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