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陕西师范大学瑜伽协会的新学员共52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期间对瑜伽练习者进行17周,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隔天练习。实验结果:瑜伽锻炼者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在习练瑜伽前后及与不练习者的各项指标呈显著差异(P〈0.05)或者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瑜伽锻炼对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瑜伽练习和健身跑对女大学生免疫力的影响,通过8周练习前后对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测试对比,得出结果:瑜伽练习和有氧健身跑均能提高IgG、IgM、IgA三者的水平,但两种练习方式对练习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瑜伽练习组IgG高于有氧健身跑组,且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瑜伽练习组IgM和IgA均高于有氧健身跑组,且两者差异显著(P〈0.05)。提示瑜珈练习较有氧健身跑提高免疫球蛋白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戏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社区居民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临安市区60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规律的练习6个月的健身气功,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中老年人(60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6个月锻炼后中老年人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身气功能够改善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瑜伽习练对女大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亚晶  朱妹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4):53-54,6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州科技学院2007级瑜伽选修班的40名女大学生分为普通组、对照组进行心血管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经过4个半月的锻炼,实验组心血管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瑜伽练习可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育舞蹈对绝经女性雌激素、血脂、免疫及骨密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8名身心健康的绝经女性进行6个月的体育舞蹈锻炼,测试锻炼前后受试对象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等激素指标;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等免疫指标和腰椎、股颈、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的变化,评价体育舞蹈运动对绝经女性的影响。结果:6个月的体育舞蹈锻炼后,绝经女性的E2较锻炼前提高(p〈0.01),T水平下降(p〈0.01);TG、TC、LDL-C较锻炼前降低(p〈0.05或p〈0.01)HDL-C较锻炼前提高(p〈0.01),IgA、IgM、IgG较锻炼前提高(p〈0.05或p〈0.01);腰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骨密度较锻炼前提高(p〈0.01)。结论:体育舞蹈锻炼对绝经女性雌激素、血脂及免疫机能有积极影响,能显著提高腰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骨密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瑜伽运动对慢性下腰痛中老年女性患者腰部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下腰痛中老年女性患者分为瑜伽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瑜伽组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12周的瑜伽练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右竖脊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直立位、俯卧位、前屈位、飞燕式的MF值(P<0.05),且瑜伽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直立位、俯卧位、前屈位、飞燕式的RMS值(P<0.05),且瑜伽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瑜伽练习的基础治疗和单纯基础治疗均能提高腰部肌肉功能状态,降低腰部肌肉的疲劳程度,但进行瑜伽练习的基础治疗比单纯基础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锻炼与针刺组合对退行性膝关节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针刺组(单纯针刺)和锻炼组(站桩与针刺组合),对其实验前后疼痛程度(VAS)、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及皮肤温度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组实验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锻炼组优于针刺组(P<0.05);MBPU降低(P<0.01),锻炼组优于针刺组(P<0.05);局部温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锻炼与针刺组合可以明显缓解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疼痛症状,降低局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提高皮肤温度;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段卉  韩尚洁  高明 《体育科技》2013,(6):69-71,76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影响.方法:运用太极拳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连续12周的实验干预,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测试实验前后对照组、实验组的情绪状态,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男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波动较大,较正常男性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5);(2)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女大学生情绪状态波动很大,较正常女性人群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实验后,实验组男大学生情绪状态近似于正常男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4)实验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状态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相比较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男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干预效果优于女大学生.经常练习太极拳,可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帮助其还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建议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周勇  吴兰 《福建体育科技》2009,28(4):15-17,20
目的:探讨太极柔力球锻炼配合药物治疗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对40例中轻度帕金森的患者根据病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单纯药物治疗和太极柔力球锻炼配合药物治疗观察实验,经6个月的治疗观察,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VA、P-选择素和vWF(%)值及帕金森病状的改变为评价指标。结果:经6个月治疗和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病症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血清HVA与对照组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vWF(%)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P-选择素有明显改善。对照组较实验组患者在机体康复功能评定中呈显著性提高。结论:太极柔力球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加强中轻度帕金森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步行锻炼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观察步行锻炼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和步行锻炼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41例更年期焦虑症患者每天进行30 min以上的匀速步行锻炼,持续2个月,同时给予药物治疗。40例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于开始步行锻炼和药物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水平评定分析,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定其生活质量。结果表明:两组HAMA评分均下降,但步行锻炼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步行锻炼组SF-36大部分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MH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BP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短期步行锻炼能显著改善更年期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1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样子(IGF-Ⅰ)和跑台运动对mTOR及其上游信号的影响,以深入探讨IGF-Ⅰ对运动骨骼肌蛋白合成信号的影响机理。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训练后分为4组:安静组(S)、IGF-Ⅰ组(SI)、运动组(E)、运动+IGF-Ⅰ组(EI),每组6只。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坡度为10%,跑速20m/min,60 min),每天1次,共7 d。外源性IGF-Ⅰ为小腿后侧肌肉隆起处的皮下注射。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腓肠肌MHC、PI3K蛋白、Akt(Ser473)和mTOR(Ser2448)磷酸化表达。结果 1周后,外源性IGF-Ⅰ显著促进骨骼肌湿重和MHC的表达,骨骼肌PI3K蛋白和Akt(Ser473)、mTOR(Ser2448)的磷酸化表达显著增加。运动显著促进Akt(Ser473)和mTOR(Ser 2448)磷酸化的表达。结论 (1)1周外源性IGF-Ⅰ注射明显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且明显强于运动的促合成效应;(2)1周外源性IGF-Ⅰ注射明显促进运动骨骼肌mTOR及其上游信号的活性,运动与IGF-Ⅰ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骨骼肌肥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3个月综合锻炼对社区老年人步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自愿参加本次测试的控江社区60~80岁老年女性16名.志愿者参加每周3次、每次1.5小时、为期3个月的针对性综合锻炼干预,步态指标由VICON系统与KISTLER测力台进行数据同步采集,并使用VISUAL3D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运动干预后,志愿者步态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步长增加(0.54 ±0.07m VS 0.60±0.06 m,P<0.01)、步速加快(1.10±0.18 VS1.29±0.22 m/s,P<0.01)、双支撑时相缩短(24.10%±5.10% VS 21.08%±3.99%,P<0.01)、步态各周期中髋、膝、踝关节活动幅显著加大.结论:简易的综合性锻炼计划对老年人步态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建议可作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运动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1周跑台运动对整个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深入探讨运动训练中蛋白合成信号的变化特点。方法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训练后随机分为安静组(S组)和运动组(E组),每组6只。运动方式为跑台(20 m/min,坡度10%,1 h/天,共7天)。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PI3K、Akt、mTOR、p70S6K和4EBP1蛋白表达,及Akt(Ser473)、mTOR(Ser2448)、p70S6K(Thr389)和4E-BP1(Thr37/46)磷酸化表达。结果大鼠在1周跑台运动后,E组的mTOR信号通路表达均高于S组。运动显著促进了Akt(Ser473)(P<0.01)、mTOR(Ser2448)(P<0.05)、p70S6K(Thr389)(P<0.01)和4EBP1(Thr37/46)(P<0.01)的磷酸化表达及4EBP1(P<0.05)的蛋白表达,分别是S组的127%、113%、122%、134%和116%。结论适量抗阻运动增强mTOR通路的表达,且下游信号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上游信号;运动对mTOR通路的影响中,各信号分子生物活性的增强表现得更为明显;mTOR通路中一些信号分子的磷酸化状态对运动训练的反应更为敏感,可以用来作为运动对mTOR通路影响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究太极拳锻炼对警察血脂和血管壁弹性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在哈尔滨市区内招募在职警察105名,随机分为太极组、快走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实验前、实验24周后,分别采用Gp O-p Ap法、化学发光法、酶法和浊度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科林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进行踝肱指数(ABI)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测量。研究结果:实验24周后,太极组T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TC/HDL)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快走组(P<0.05);快走组TC/HD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太极组两侧bapWV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快走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太极拳锻炼在降低在职警察的总胆固醇含量、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以及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快走运动,能够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不同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TGFβ/BMP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及骨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生长期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游泳组(S)、跑台组(R)和下跳组(D),进行6周的不同方式的运动,利用RT-PCR、west-bloting检测生长板TGFβ/BMP信号通路的m RNA和蛋白表达,利用染色技术对生长板不同层的软骨细胞进行测量和计数。结果:胫骨、股骨长度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生长板的肥大层宽度只有D组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静息层占生长板总宽度百分比R组和D组的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生长板的肥大层占生长板总宽度百分比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生长板的肥大软骨细胞数量R组的显著性增加(P<0.05),D组的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BMP2 mRNA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上调(P<0.01),D组与R组相比,也显著性上调(P<0.05);Smad1 mRNA的表达水平只有D组显著性上调(P<0.05);Smad5 mRNA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显著性上调(P<0.05);Smad8 m RNA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上调(P<0.01);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Smad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只有D组显著性下降(P<0.05)。蛋白检测发现,BMP2蛋白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都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Smad1蛋白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显著性增加(P<0.05),与S组相比,R组和D组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R组和D组的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跑台运动和跳跃运动通过TGFβ/BMP信号通路促进生长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肥大,促进胫骨和股骨的增长,且效果优于游泳运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冠状动脉CGRP、ET- 1 和NOS 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冠状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3月龄大鼠24只,分为安静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运动组采用大鼠跑台运动方式,建立大鼠不同强度运动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冠状动脉CGRP、ET-1、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安静对照组比较,小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CGRP、nNOS、iNOS和eNOS均显著性升高,小强度运动组ET-1显著降低,大强度运动组ET-1显著性升高.与小强度运动组比较,大强度运动组CGRP、ET-1、nNOS、iNOS和eNOS的表达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小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ET-1/CGRP和ET-1/NOS比值均低于安静对照组.结论:运动可引起大鼠冠状动脉CGRP、ET-1及NOS的表达变化,且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因此认为,不同强度运动引起ET-1/CGRP和ET-1/NOS比值的变化可能是运动引起心血管生物功能改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探讨适宜运动方式对中老年妇女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已被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绝经后妇女患者36名先与同年龄段健康妇女进行比较血液等指标,对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慢跑组和舞蹈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慢跑和舞蹈运动干预,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再对血液指标检测,评价运动处方的效果。结果:经6个月运动锻炼后两组实验前后相比较,慢跑组试验后体重、BMI、PLT、TCH、TG、GLURBC及HCG均明显下降(P〈0.01),WBC、MCHC无明显变化(P&gt;0.05),MCV、MCH明显升高(P〈0.01),HCT升高(P〈0.05);舞蹈组试验后体重、BMI、PLT、TCH、TG、GLU、WBC、RBC及HCG均明显下降(P〈0.01),HCT、MCH无明显变化(P&gt;0.05),MCV下降(P〈0.05),MCHC有所升高(P〈0.05)。经6个月试验后,慢跑组HGB明显高于舞蹈组(P〈0.01),慢跑组MCH高于舞蹈组(P〈0.05),慢跑组TCH低于舞蹈组(P〈0.01)。结论:有氧运动具有减肥、降糖、降脂和防治脂肪肝的良好作用,长期健身运动时慢跑的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舞蹈的血红蛋白值,长期慢跑降低血液总胆固醇效果要优于舞蹈健身。  相似文献   

18.
赵刚  刘晓莉  乔德才 《体育科学》2020,(1):59-66,78
目的:通过研究运动及多巴胺II型受体(dopamine type II receptor,D2R)激动剂干预对PD模型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的影响,揭示运动在改善PD小鼠基底神经节信息输出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4周龄雄性D2-Cre小鼠,右侧纹状体注射兴奋性光敏感蛋白病毒(rAAV-Ef1α-DIO-ChR2-EYFP-WPRE-pA),通过光遗传技术精准操控D2MS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2-Cre)和模型组,纹状体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hydrobromide,6-OHDA),经鉴定符合PD标准的模型组小鼠再分为PD组(PDD2-Cre)和PD运动组(PD+Ex D2-Cre)。采用4周匀速跑台运动(18 m/min,40 min/天,连续5天/周)和D2R激动剂分别对各组小鼠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制备离体脑片,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结合光遗传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及黑质网状部的信息输出,并验证侧抑制效应的变化是否由D2R介导。结果:光刺激D2-MSN后,D1-MSN动作电位发放个数PDD2-Cre组显著低于D2-Cre组(P<0.05);PD+ExD2-Cre组显著高于PDD2-Cre组,但仍低于D2-Cre组(P<0.05)。光刺激D2-MSN诱发D1-MSN抑制性突触后电流(Optogenetic stimulation evoked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oIPSC)的幅值与基线比值,PDD2-Cre组显著高于D2-Cre组(P<0.05),PD+ExD2-Cre组显著低于PDD2-Cre组,但高于D2-Cre组(P<0.05);光刺激D2-MSN诱发黑质网状部(SNr)抑制性突触后场电位(field inhibitory post synaptic potential,fIPSP)最大幅值,PDD2-Cre组显著低于D2-Cre组(P<0.05),PD+ExD2-Cre组显著高于PDD2-Cre组,但低于D2-Cre组(P<0.05)。结论:PD模型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异常,并影响了SNr的信息输出,这可能是导致PD基底神经节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4周运动干预通过改善PD模型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调节了SNr的信息输出。D2R在运动改善PD小鼠纹状体D2MSN-D1MSN侧抑制效应和调节基底神经节信息输出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冷水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24名男性二级短跑运动员随机分为冷水浴干预组(n=12)和静坐对照组(n=12)。经离心运动诱发下肢肌群出现DOMS,静坐休息5min后进行冷水干预或静坐。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24h、48h、72h、96h测量受试者的左大腿围度、自觉疼痛程度、左腿股四头肌最大等长肌力以及左腿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肌肉力觉)。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0min)、5min、10min、15min分别测量血乳酸值。结果:(1)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大腿围度均显著性增加(P<0.05),运动后24h、48h、72h,CWI组的左大腿围度显著低于CON组(P<0.01);(2)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自觉疼痛程度均显著性增加,运动后24h、72h,CWI组的疼痛程度显著性低于CON组(P<0.01);(3)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血乳酸值均出现显著性上升(P<0.05),运动后0min~15min,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的左腿MVIC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运动后24h~96h,CWI组MVIC显著高于CON组(P<0.01),(5)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左腿的本体感觉(主、被动位置觉、肌肉力觉)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运动后24h~96h,CWI组的主动位置觉显著高于CON组(P<0.01),运动后72h,CWI组的被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ON组(P<0.01),其他时间点(24h、48h、96h)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24h~96h,CWI组的肌肉力觉显著高于CON组(P<0.01)。结论:冷水浴是运动训练或比赛后快速减轻DOMS症状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肌肉肿胀的恢复、减轻疼痛感、促进工作肌肉最大等长肌力及该肌肉所附着关节的本体感觉的恢复,总体有利于减轻DOMS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建立wistar大鼠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Ⅱ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经游泳训练后肠系膜动脉舒张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内在影响机制。方法:实验材料wistar大鼠60只,造模完成后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CON),Diabetes模型组(DI),游泳运动组(SEX),每组15只。进行游泳训练共计8周。结果:T2DM可造成肠系膜动脉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且存在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降低与eNOS-NO系统活性降低直接相关。游泳训练可有效维持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P<0.05),其上调eNOS-NO系统。另外,T2DM造成的eNOS-NO系统活性降低与该系统上游蛋白PI-3K,Akt降低有关,且在加入上游蛋白抑制剂(PI-3K)LY294002及eNOS阻断剂L-NAME后保护效应消失。结论:游泳训练能改善T2DM wistar大鼠肠系膜舒动脉舒张功。其内在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部分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