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达108.2万,截至当年9月初,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高职高专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55.7%。  相似文献   

2.
一、2 0 0 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2 0 0 1年辽宁省普通高校 (含研究生培养单位 )毕业生 6 2 2 82人。其中博士毕业生 6 82人 ,硕士毕业生 2 5 2 7人 ,双学位毕业生 6 9人 ,本科毕业生35 40 0人 ,高专毕业生 190 74人 ,高职毕业生 4 5 30人。同 2 0 0 0年相比 ,毕业研究生人数基本持平 ,本科毕业生增加 4 717人 ,高专、高职毕业生增加16 5 3人。此外 ,接收安置省外高校本专科毕业生36 5 0人。截止到 7月 10日省级集中派遣工作结束时 ,毕业研究生和双学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 .7% ;本专科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为 6 1.84 %(…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找到相应的对策,以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北京联合大学坚持从第一届高职毕业生开始,连续4年对其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使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逐年好转。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今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构成潜在的压力,而处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首当其冲.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9月初,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为55.7%.这个数字,不仅低于83%的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低于中职毕业生90%的就业率.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性大问题.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因此,推进高职教育不断改革与创新,拓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对提高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不高,不仅远低于普通本科的就业率,而且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有高校毕业生212万名,就业率为70%,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仅为55%;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就业率达到73%,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4%,  相似文献   

6.
据广西教育厅2004年2月编发的<广西教育工作信息月报>(总第93、94期)公布的消息,截止2003年7月底,区内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3.3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64%,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0.81%,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40.24%.其中,我校就业率是属于较好的院校之一.从我校2003年716名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看,各专业就业率高低差异很大,低的只有26%,高的达到95.83,总体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学生提高素质,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其所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就会成为了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积极的职业指导无疑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职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区域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就业流向特征产生的原因,提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探讨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走低。英语这个曾经让无数考生热血沸腾、一心向往的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作者试图对重点院校及一般学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分析,从学校教学改革的角度提出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做法。旨在探索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特点"的英语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周应佳  邓辉 《职教论坛》2004,(7S):60-64
从当前情况看。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有保证。据湖北省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03年,湖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计53497人(含本科院校高职专科毕业生),比上年增加24820人,增幅为86.6%。截止到2003年12月上旬,全省高职高专毕业登记就业率为59.25%,比上年同期持平。在统计的22所高职中,就业率高于50%的16所,高于60%的12所,高于70%的9所,高于80%的6所,有2所学校就业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将增加至338万。2003年、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03年9月初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1日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3个百分点的增长,给我们的感觉似乎2004年就业率比2003年也只不过好一点点,但是究其基数之大,我们便不难发现,增长了3个百分点就说明50多万人已经成功就业。那么2005年呢?高校毕业生基数为338万,就业率要想与2004年的73%持平,就要再为40多万人解决就业问题。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年紧过一年的严峻局势,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相信,在总结前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关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工作能力等进行分析得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了明显的增长,2009届高职毕业生的能力满意度普遍下降,高职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服务是高校组织的招聘会等。要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现代高职课程体系和完善有效的高职毕业生求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2003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处于中间层次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偏低。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其中150万为高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是提高整体就业率的最大潜力所在,也可能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全局性大问  相似文献   

13.
2003-2005年大学生就业心理个案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2003年为201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46%,2004年为280万人,增幅为32%,2005年为338万人,增幅为20.7%,2006年预计将达到413万人,增幅约为22%,枯燥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念变化,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2003年—2005年我们坚持在毕业生离校前期对我校三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由25道单项选择题构成,包括就业趋向、就业区域、求职手段、求职期望值等多个方面。三年的数据统计基本可以说明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就业心理。(说明:1.对于回答问卷…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实现了不低于2002年同期水平的预定目标.到9月初,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4%,本科生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盘点200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更为的是,一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一、2003年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分析 1.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3年,上海市1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专和职业高中,下同)毕业生共计52342人.按教育部规定的统计口径,就业人数为50417人,就业率96.3%,这一比例高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90%多的就业率;待业192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7%.其中3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平均就业率为97.1%,高于全市水平.  相似文献   

16.
职教信息     
广东省中职毕业生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2004年2月,广东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对全省601所中等职业学校2003届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601所学校分布在全省21个地市,被调查的14757名毕业生中,就业的有103471人,占被调查毕业生总数的72.99%;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有31406人,占22.15%。其中,广东省化学工业学校、广州市交通运输中专、广东省供销学校等就业率在97%以上;广州市财政学校就业率高达99%;东莞理工学校的就业率连续4年高达100%。广东中职毕业生就业(升学)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调…  相似文献   

17.
从职业生涯选择理论角度看就业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日益严峻。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就业率,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2004年,全国将有280~j“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压力更大。以上数字充分发映了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8.
上海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2003年到2005年3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为背景,以调研和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从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层面和学校内部微观层面上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学校就业工作的建议策略,对上海地区的高职院校制定与调整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65859人,其中毕业研究生5902人,本科毕业生43707人,专科毕业生16250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2.21%,其中本科就业率为90.38%,专科为59.75%。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省内社会需求(见附表)来看,2001年我省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4年280万毕业生中有150万高职高专毕业生,虽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深受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关注,但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事实毋宁置疑。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高中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对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