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是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建立学科平台实验室、教学平台实验室、科研平台实验室为主要方向的专项资金投入新机制,构建仪器设备数量、质量、品类、更新率4个方面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优化原则及配置标准。经过"十二五"期间的研究与实践,及时有效地改善了教学科研实验条件、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有力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构建以任务为驱动优化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机制,促进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和实验室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提升了仪器设备效能。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等院校对陈旧过时仪器设备报废问题的处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为提高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水平与质量,为促进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健康快速的发展,以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对各专业学科人才的需求,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其中大部分用于实验教学中各类仪器设备的购置。各类技术性能先进的仪器设备将逐渐取代一批使  相似文献   

3.
以学科优势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论述了如何从科研、人才、成果转化及仪器设备条件等方面发掘和利用学科优势,探讨了将学科发展优势与示范实验室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地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的迅速增加,原有的繁琐粗放的手工仪器设备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GNSS实验室管理的发展需求。为实现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改变现有的繁琐的手工记录和统计工作,针对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作业模式和设备管理的发展需求,提出了GNSS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化建设的方案,详细设计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如设备基本信息管理、静态设备管理、单基站RTK设备管理、CORS RTK设备管理,以Foxtable软件为平台,实现了GNSS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了GNSS实验室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5.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是高校众多实验室中一个具有特色的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和管理不仅要考虑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综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需要,同时还要为全民健康服务,为竞技体育服务。建设特色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加强实验室的开放性管理是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搭建实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的关键,从而真正体现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价值,达到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6.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物质保证,是高校实验室的主要技术装备,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如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是多年来困扰各高校的一个难题。以我校为例,目前10万元以上用于教学科研的大型仪器设备共计60台,价值1887万元,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促进了重点学科建设和实验室的发展,保障了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水平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技术精湛、高效务实、充满活力"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提高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实验室空间与管理的相对不足是制约一流实验平台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基于实验室利用情况的分析,将由固定人员使用的座位转变为流动式座位,并将仪器设备的扁平化分布向纵深扩展,以增加实验室在时间跨度和立体空间的容纳力。同时,采用科教中心顶层规划审核、学科团队细化实施、实验中心质量控制的实验平台建设流程,以及智能化实验管理系统、教师责任规章、实验室运行制度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来优化学科间的资源配比,提升实验室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通过以上理念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实验室的空间与功能,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并打造了自助使用模式的柔性管理环境,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搞好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科研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必须建好、管好实验室 ,以适应学校教学和科研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实验室的建设 ,要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方针 ,确定目标 ,统筹规划 ,合理配置 ,逐步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装备实验室 ,并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 ,提高投资效益。一、实验室的任务实验室工作必须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要根据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的…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是学校办学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是高校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科研开发能力的高低,而设备管理水平却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学科发展及实验室建设。目前,许多教学实验室普遍存在以下现象:1.仪器设备放置地点分散;2.使用面广的常规仪器设备在实验室内流动性大;3.仪器设备增减变动大;4.经费科目繁多;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232-234
南开大学生物实验中心针对自身实验室设置及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制度,以课堂讲解、专题讲座及逃生演练等多种形式,从试剂安全、仪器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应急策略6个方面进行普及式的、拉网式的、扫盲式的安全知识教育。为了切实保障安全教育的效果,还将安全教育纳入实验课成绩评定系统,并通过实验室安全网络学习准入制度,建立了安全教育效果保障机制,为保障实验室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室诸项建设中最关键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实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政策制订、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实验队伍建设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加强实验室资质建设,提高实验室开放服务水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北京科技大学在分析检验服务平台资质建设过程中的宝贵经验,阐述了高校实验室资质建设内涵以及相关措施,总结了平台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合理规划检测体系、加强资质建设,提升了平台的对外共享服务水平,提高了学校仪器设备对社会的开放度,初步摸索出了较成熟的共享模式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探讨实验室安全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实践,提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机工程是研究人、机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交叉学科,是工业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结合学科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引出建立人机工程实验室的必要性,并重点介绍了人机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大学实验室管理及实验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国外大学已有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国大学实验室建设、规划及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合实际访问及资料调研,介绍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研实验平台和本科教学实验室及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对于提高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和实验队伍建设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外大学实验室管理及其对国内开放实验室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针对开放实验室的时间、内容、对象"三开放"功能,总结开放实验室构建要素,从管理机构和措施、实验课程体系、创新性项目、经费与仪器4个方面对比国外大学实验室和国内实验室管理上的异同,总结了国外大学实验室管理的一些特征,以及国内大学开放式实验室的优点,最后给出了对于国内大学实验室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欧洲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方法对我国实验室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的5个方面与欧洲同类实验室进行对比,总结欧洲实验室管理的一些优势以及国内大学研究型实验室的弊端,提出提高我国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综合应用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功能化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特征、管理与实效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几方面,阐述将课程化实验室转变为功能化实验室必要性.结合天津商业大学的具体情况,对课程化实验室转变为功能化实验室后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逐渐改变实验室使用率偏低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In the favourable circumstances of highly 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thanks to the latest results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the 60-years old teachers' reform movement has achieved a major break-through.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cal instrument of this success is the ‘greatest invention since the invention of the alphabet’, the tape recorder, and its extension in the language laboratory.

Fortified by the new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and the teaching/learning situation, progress after the initial skirmishes has been so rapid that long-term planning, including training and research, has not kept pace with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s.

If one were to hazard a forecast at the future, one might say that within the next 2 years we shall see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riterion of the quality and suit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its life expectancy. This will impose new problems on manufacturers and may lead to the elimination of some types of equipm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others on considerations of quality/cost ratio. As teachers and manufacturers gain experience, and as publishers of course material are drawn more closely into active participation, improved design and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s will ensure the vitality of the language laboratory into the seventie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market or its extension. In line with technical progress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 traditional equipment will be supplanted thereafter by new audio-visual aids, capable of a greater measure of control, which already announce themselves.

For all that, the continued domin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by the reform methods cannot be regarded as guaranteed as the challenge of new bottles for old wine is gaining momentum. At a time when language teaching is spreading into the primary school it seems worth recording that according to the movement's concepts the acquisition of the aural/oral skills by his students is the teacher's first task, and that it is the teacher who produces the teaching material or, through teaching method, puts it to use in the teaching a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