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燕子专列》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课文写了一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气温骤降,饥寒交迫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寻找燕子,决定用火  相似文献   

2.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主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一系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而本文则讲述了一个和燕子有关的感人故事: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燕子,人们纷纷响应,最终用空调列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背景《燕子专列》描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1990年春天,北飞的燕子路过瑞士时,瑞士境内气温骤降,成千上万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开设专列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瑞士人也纷纷投入到救助燕子的行动中。课文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背景《燕子专列》描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1990年春天,北飞的燕子路过瑞士时,瑞士境内气温骤降,成千上万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开设专列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瑞士人也纷纷投入到救助燕子的行动中。课文题目很抢眼,“专列”作为一个专用词语,三年级的孩子对它的  相似文献   

5.
[初读——整体感知]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饥寒交迫的燕子濒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后,呼吁人们寻找被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很感人,表现了人类对动物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保护动物. [再读——理清层次]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归纳起来,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的.一、人们为燕子专列送行;二、瑞士政府决定将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三、瑞士政府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寻找燕子;四、燕子专列驶向远方.  相似文献   

6.
学习《燕子专列》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了一次课堂小练笔: 结合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贝蒂是怎么救护小燕子的,写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背景 《燕子专列》描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1990年春天,北飞的燕子路过瑞士时,瑞士境内气温骤降,成千上万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开设专列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瑞士人也纷纷投入到救助燕子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是一篇以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课文,真实感人。课题中的“专列”是一个专用名词,三年级孩子对它相当陌生,让孩子感受“燕子专列”背后蕴含着的浓郁而博大的“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课文中新词语比较多,这些词语在帮助学生理解燕子处境的艰难,体会人们对动物的关怀起着关键作用。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如何优化词语教学,让它成为一扇门,引领孩子走进语言文字的缤纷天地感受词语背后的人文情怀。下面举两个课堂教学片段来讨论。  相似文献   

9.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课文。这一课教学时可采用“角色式”的独特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通过“接触角色…‘融入角色”进而“感受角色”“对话角色”“升华角色”的方式,让学生从燕子的角度切身体会到燕子的艰难处境,在感悟中产生问题,让学生以燕子的视角走进文本、探究文本、对话文本、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10.
熊倩 《南昌教育》2006,(1):32-34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笫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燕子专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表现了人、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主题。通过燕子的特殊经历,表现了人类对鸟儿的博大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课文采用倒序的方式来讲述事件的整个经过,在选材视角上也较为独特,并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为了使学生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本设计转换一个角度,不以作者的第三者身份进入课文,而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小燕子,设身处地地自主阅读、想象,从而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人们的浓浓爱心。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简析《燕子专列》(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欧洲国家瑞士的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设想《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为了使学生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本设计转换一个角度,不以作者的第三者身份进入课文,而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小燕子,设身处地地自主阅读、想象,从而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人们的浓浓爱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多媒体出示:站台上人群熙熙攘攘,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随着汽笛一声长鸣)师: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  相似文献   

15.
今天,学校全体语文教师走进了吕梅老师的课堂,她执教的是《燕子专列》第一课时。以往所听的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无非是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词语,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而吕老师所执教的《燕子专列》一课却与以往的教学流程截然不同。她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生字、词语的教学分散开来,学生学得扎实,学得透彻。在吕老师的课堂上,学习词语与理解课文融为一体,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一个和燕子有关的感人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饥寒交迫而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空调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人与动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评《燕子妈妈笑了》的投影教学申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燕子妈妈笑了》是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叙述了小燕子学习观察的故事,着重写了小燕子在妈妈的指点下,三次飞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最后燕子妈妈终于“满意地笑了”。课文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8.
一、案例背景 <燕子专列>描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1990年春天,北飞的燕子路过瑞士时,瑞士境内气温骤降,成千上万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开设专列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瑞士人也纷纷投入到救助燕子的行动中.课文题目很抢眼,"专列"作为一个专用词语,三年级的孩子对它的理解是模糊的,而以"燕子专列"背后蕴含着的浓郁而博大的"爱"去感动孩子,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专"表示火车特别的用途,它是个非常活跃的词素,在生活中会不经意地从孩子们的口中流露出来.比如:专车、专家、专座……;"专"也是个非常多情的语言因素,在"专"的背后隐藏着"爱"的深意,比如"专家"是对技术人才的敬爱,车上的"专座"是对老弱病幼的关爱……如果能从孩子的已知为基点引导孩子去读懂"专列",进而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孩子对"专列"的认识就会深刻而明白,也就能从专列中读懂瑞士人的爱鸟行为.于是,我在执教<燕子专列>时,在开课环节中设计了以下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燕子专列》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感人至深,表现了人类对鸟儿的博大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本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浅显、内容平实,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教学本课,主要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爱心。为此,我以读为主线,把读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通过"尝试读(感知课文内容)—变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环境保护”,吴天的作品《燕子专列》和根据苏霍姆林斯基作品改编的《路旁的橡树》都被列入这一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